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异常淋巴细胞检测时机及早期抗病毒治疗价值探讨
2021-05-18朱正玉徐红艳
朱正玉,徐红艳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儿科,江苏 常州,214000)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是由EB病毒(EBV)感染导致的儿童常见病,以发热、咽峡炎和颈部淋巴结肿大为主要临床表现[1-2]。IM实验室特征性改变是外周血淋巴细胞升高,血涂片可见异型淋巴细胞[3]。目前,研究较少报道IM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及异型淋巴细胞出现峰值的时间。该病病死率为1%~2%,患儿主要死于气道梗阻及脾破裂,治疗主要以抗病毒及对症支持治疗为主[4-5]。本研究回顾性分析IM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以及异型淋巴细胞出现峰值的时间,分析不同时期进行抗病毒治疗对本病转归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被本院诊断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女40例,男40例,患儿年龄10个月~10岁。纳入标准:① 具有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皮疹等多种临床表现者;② 外周血淋巴细胞增多(>0.50)、异型淋巴细胞增多(>0.10)者;③ 血清嗜异凝集反应阳性者;④ EBV抗体阳性者:⑤ EBV特异性抗体[EB病毒衣壳抗原抗体免疫球蛋白M(VCA-IgM)、EBV早期抗原抗体免疫球蛋白G (EA-IgG)、EBV核酸定量(EBV-DNA)]阳性者;⑥ EBV-DNA确诊者[6]。回归性统计分析淋巴细胞及异型淋巴细胞出现峰值的时间,取中位数进行分组,统计2组临床特征差异。
1.2 治疗方法
2组患儿均每次给予更昔洛韦5 mg/kg,每12 h给药1次,治疗疗程为7~14 d。出现气道梗阻症状时,每次给予地塞米松0.3 mg/kg,治疗2~3 d。2组均给予相同的对症治疗,高热予以退热治疗,肝功能损害予以保肝治疗,脾肿大患儿绝对卧床休息。
1.3 观察指标
记录患儿性别、年龄、临床特征、住院时间、住院费用、退热时间、扁桃体肿大渗出消退时间、颈部淋巴结肿大消退时间、肝脾1周内回缩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淋巴细胞及异型淋巴细胞高峰期
患儿淋巴细胞高峰期为病程的第3~8天,中位数为5 d;异型淋巴细胞高峰期出现在病程的第3~8天,中位数为5 d。淋巴细胞及异型淋巴细胞出现的高峰时间基本重叠。
2.2 临床特点
回顾性分析出现淋巴细胞及异常淋巴细胞峰值时间,取中间值(5 d)作为早期、晚期治疗的分界时间,将患儿分为早期治疗组(≤5 d,39例)和晚期治疗组(>5 d,41例)。
治疗前,2组患儿年龄、性别、发热、颈部淋巴结肿大、扁桃体肿大及渗出、肝肿大、脾肿大、肝功能损害、呼吸道症状(咽痛、鼻塞、咳嗽)、皮疹等临床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组气道梗阻症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2组临床资料比较[n(%)]
2.3 早晚期治疗疗效比较
早期治疗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抗病毒时间、退热时间、扁桃体肿大消退渗出、肝脾回缩方面与晚期治疗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皮疹消退及呼吸道症状消退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早期治疗组与晚期治疗组疗效比较
3 讨 论
资料[7-8]表明,全世界超过90%的人口感染过EBV,且将终身携带。相较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儿童发生EBV初次感染的概率更高,且感染EBV后更易出现IM[9]。本研究与MEDOVIC R等[10]研究中的好发年龄一致,该病多见于8岁以下小儿,然而与之不符的是本研究3.75%的婴儿患病。IM的临床表现多样,本研究患儿表现出的发热、颈部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与BALFOUR H H等[11]、EBELL M H[12]等研究一致,但是咽痛、疲劳等症状低于相关报道。这可能因患儿年龄偏小,本院医护人员认为患儿主观信息可靠程度低,不予以记录造成的,以后需进一步重视病史采集的准确性,客观记录患儿不适主诉。
研究表明,EBV在感染初期可进行DNA复制[13-14]。感染EBV后人体可产生异型淋巴细胞[15],研究人员同时发现,EBV的复制水平与异淋比值、疾病严重程度成正相关[16-17]。本研究的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儿童IM外周血淋巴细胞及异型淋巴细胞出现的高峰期为发病的第3~8天,两者高峰期基本重叠,与张晓敏等[18]异淋升高时间基本吻合。中国IM诊断标准均要求异型淋巴细胞比值大于10%,本研究结果提示,在发病第3~8天完善外周血涂片检查异型淋巴细胞能获取较大概率的峰值结果,从而协助早期诊断,此外可以有目的地在发病期1周左右完善该检查,可以有效节约医疗成本。
国内外对于儿童IM有较大的争议,国外认为,IM抗病毒治疗疗效不确定[19-21],而中国多项研究[4-5]发现,使用抗病毒药物可使IM临床症状得到缓解。更昔洛韦是在儿童IM抗病毒过程中应用较为广泛的药物,早期使用能抑制DNA聚合酶,终止DNA拷贝。本研究所有患儿均按照国家临床路径给予正规剂量及疗程的抗病毒治疗,结果发现,所有患者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为气道梗阻,未出现脾破裂、嗜血细胞增多症等严重并发症。WOHL D L等[22]报道的梗阻发生率为30.56%,而本研究80例患儿仅11例(13.75%)存在气道梗阻,且进一步观察可知,随着疾病自然病程的发展气道梗阻的发生率进行性增高,早期使用更昔洛韦抗病毒气道梗阻发生率为5.12%,而延后使用抗病毒药物患儿出现气道梗阻的发病率升高至22%,可充分表明抗病毒治疗可降低气道梗阻的发病率,而早期抗病毒可获得更大收益。
本研究未发生脾破裂,可能与研究对象过少且本身脾破裂发生率极低有关[23]。本研究发现,早期治疗组脾脏回缩结果优于HOSEY R G等[24]报道的每日回缩1%,因此出现脾破裂的风险大大降低。同时,早期抗病毒治疗可显著缩短平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减轻了家庭经济负担。早期治疗组在热退、咽峡部炎症消退、肝脾回缩等临床症状上有明显获益,提示一旦有充分理由怀疑本病的发生,尽早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可获得更大收益。2组皮疹消退及呼吸道症状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考虑与本研究对象过少、皮疹及呼吸道症状发病率较低有关,后期还需要进一步收集临床资料进行总结。
综上所述,早期抗病毒治疗可以迅速缓解患儿不适临床症状,降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和患儿病死率,减轻家长经济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