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区治理背景下的社区教育发展研究
——基于“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理念
2021-05-18谢刚
谢 刚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滁州分校, 安徽 滁州 239000)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1],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多次强调:“社会治理核心在人,重点在城乡社区”[2],城乡社区作为我国社会治理的最基层、最基本单元,是构建我国基层社会治理格局的关键,是实现城乡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目标的基础,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国之兴衰, 系于教育”,自古国家重大战略决策部署的实现,都要通过教育先行和引导,实现基层社区治理目标也应该要通过开展基于社区居民的社区教育来助推和转化,教育部等九部门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指出“统筹发展城乡社区教育是推进社区治理的重要内容”,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提出要“积极发展社区教育”。在我国城乡社区发展的历史脉络和工作实践中,日益凸显出社区教育在推进社区治理进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一、社区治理与社区教育的关系概述
社区教育自20 世纪80 年代中后期在我国上海开始探索,随之在全国范围内得以有效推动和渐进发展,教育部先后联合多个部门出台文件进行强调和推进,社区教育在探索、试点和实验过程中被赋予的功能在发展过程中得以不断的丰富和完善,逐渐发展成为我国建设学习型社会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抓手,并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寻求新定位、发挥新作用、找到新机遇、赋予新动能。从我国社区教育的发展脉络来看,其经历了从早期的学校教育的有机补充,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新兴的、独立的教育形式,再到作为我国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从仅仅被教育部门重视发展为受到十多个国家部、委、局、办的共同推崇,进而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社区教育逐渐发展成为推动社区建设、促进社区治理的有效实践。国家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体系中(见图1)提出了“党委领导是根本,政府负责是前提,民主协商是渠道,社会协同是依托,公众参与是基础,法治保障是条件,科技支撑是手段”的原则[3](P128),提出了“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的要求[4],提出了“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愿景[3](P123)。从“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社区)治理布局到实现“人人有责、尽责、享有”的社会治理愿景,社区教育在坚持“党委领导,政府统筹”的发展原则下,对社会(社区)治理体系的形成和“四化”要求的实现发挥着有力的助推作用。
图1 我国构建社会(社区)治理体系战略架构图
二、社区治理体系赋能社区教育发展
1. 社区教育要在社区治理“共建”中提前介入
社区治理“共建”即动员所有可能的社会力量来参与社区建设,这是社区治理的基础,也是当前加强基层社区建设的迫切需要,各级各地应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统筹谋划好社区的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社区基层组织建设、社区居民素质提升和社区经济发展能力建设等,统筹谋划好如何有效调动社区群众组织及各类社会组织力量充分发挥作用,统筹谋划好如何引领和推动社区居民个体及家庭充分参与社区治理。社区教育作为由党委领导,政府指导的以社区居民为主要对象的教育形式,在社区建设中发挥对社区管理人才的培养和社区居民素质的提升、社区创业与再就业人员的培训、社区文化活动组织和社区群团机构组建等作用,在社区共建中应该充分考虑到社区居民文化活动聚集地建设、社区教育讲堂和群众自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社区文化及教育广场建设,社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还应该考虑到社区教育在社区治理中地位与定位、健全社区教育在社区治理中应该承担的工作内容、采用的体制机制和服务的规程模式等,使得社区教育在社区建设初期就能够得到充分考虑,并与社区治理体系建设发展共同推进,以顺应社区居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变化需要。[5]
2. 社区教育能在社区治理“共治”中贡献力量
社区治理“共治”即所有具有管理性质的社会组织主体及成员都积极参与社区管理,这是社区治理的关键,是社会治理制度落实在基层社区的核心所在,基层社区治理强调社区的多元化主体要以协调的方式,寻求各方利益和社区居民需求的均衡,本着充分沟通和有效协商为原则,采取联合的、持续的治理行动[6],以发挥社区治理的多元化主体的积极作用来共同推动社区治理效能提升,要在政府的指导下吸引和调动区域内居民参与社区治理活动和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社区居民通过不同组织和不同方式对社区建设建言献策,有效发挥居民自治效能解决群众自身问题。社区教育能够通过吸引具有共同爱好的社区居民在一起集聚,同样也能够通过这一载体让居民形成共同话语,社区教育可以有计划地引导和组织来统一群众思想、加强教育宣传,发现社区先进人物和积极分子来帮助了解群众中思想动向和矛盾问题,及时有效加以解决,在社区治理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对社区教育团体引导来促进社区群众参与治理过程,如安排积极性高、主动性强的社区居民参与社区环境督查、安全排查、疫情防控等,通过开展社区教育专题来宣讲交通安全知识、生活安全常识,引导社区教育团队参与社区联防联控等社区自治活动,以增强居民参与社区自治活动的意识。
3. 社区教育应在社区治理“共享”中完善提升
社区治理“共享”即所有社区成员都能享有社区发展与建设成果,这是社区治理的目标,是社区治理的最终归属,是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国家发展理念的体现,通过共享来有效解决社会资源分配不均、分配不公等问题,使社区居民享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基层社区居民能够通过社区活动来获得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资源、利益和秩序“红利”,解决基层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当然共享社区治理成果不仅仅是物质的、显性的,一定程度上还应通过开展大众化的、普及化的社区教育,来塑造社区独特的文化特色品牌和公共精神标识,通过开展社区教育让居民了解国家政策法规及核心价值理念、掌握享用公共社会资源的能力、提高共享发展成果的水平等,在社区治理的共享机制中也应该通过各种手段了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要是什么,可以发挥社区教育的人力优势、资源优势和区域优势补齐短板、有效推进,社区教育还可以根据居民个性化和特殊化的学习需求,实施法治讲座、专题知识、生活技能与职业培训等方面教育供给,通过开展社区教育为社区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机制,提升社区工作人员的专业化能力和职业化素养,提高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和对社区治理效能的正确认识,建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目标。
三、社区治理理念下社区教育的推进策略
1.社区教育纳入社区治理体系顶层设计
随着学习型社会建设、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社会治理体系的国家发展战略要求的提出,社区教育和社区治理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党中央、国务院及部、委、局、办也纷纷出台文件推进社区教育和社区治理工作,在多份文件中提出社区教育与社区治理的相互作用和关系。但从制度内容层面分析看,两者之间融合发展的理论深度和战略高度还不够,出台的文件中多是在社区治理或社区教育为主体的政策文件中提及对方,几乎没有独立成段的表述或深度融合的意见,致使两者之间存在“两张皮”现象,常被认为社区教育是教育部门的事,社区治理是民政部门的事,社区治理与社区教育都在各自的“职能圈”内努力前行,但难免存在诸多事务和人员的相互交叉,给工作推进带来不畅,国家应审视社区教育在促进社区居民全面发展中的显著优势,从资源整合和理顺关系等多重角度考虑和评价社区教育的功能作用,推动社区教育深度融入社区治理,把搞好社区教育明确为社区治理的工作要求,明确在社区治理过程中社区教育应该承担哪些工作内容、实现哪些工作目标等,在社区治理的顶层设计中谋划社区教育发展[7],在社区治理的实施细则或标准化建设中列出社区教育的软硬件建设标准,统筹建立社区教育在社区治理中设施建设、资源建设、项目建设和人才建设要求[8],充分发挥社区教育在社区治理体系建设中的“助推器”作用,完善社区治理对推动社区教育发展的“加速器”作用,以实现社区教育的健康、快速、有序发展。
2.动员各方力量积极参与社区教育工作
充分发挥社区教育的潜在发展动能,通过政府引导和政策激励等多种方式推动主管部门、社区学校、社会组织、相关企业、培训机构、志愿者团队和社区居民个体等积极参与社区教育,充分考虑非政府主体在社区教育工作中的利益供给和权力保障,通过政策引导、经费补贴、物质与精神奖励等方式广泛吸引各方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教育工作,国家可通过培育和发展具有系统优势的学校,如开放大学(含广播电视大学),形成相对标准化的工作模式统筹指导和具体实施社区教育常态化工作,依托现有资源成立地市级社区大学和县级社区学院,吸引社区内具有教育和办学经验的机构或组织建立社区学校或学习中心,在机构健全的基础上广泛动员社区区域内的政府组织、企事业单位和社会机构发挥志愿者力量或通过政府采购及购买服务等方式,为社区教育提供人才和资源支持,鼓励社会各方力量尽己所能为社区教育办学提供教学场所、设施设备、技术支持和优秀人才等,通过多主体参与社区教育,进一步增加社区教育服务供给,在政府指导下,适度采用市场调节和供给平衡原理,提升社区教育的服务能力和社区治理的科学水平[9],形成全社会人人参与的社区教育良好氛围。
3.完善建立社区教育工作保障体制机制
社区教育要在“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必须进一步健全完善其工作保障的体制机制,各级要建立社区教育的工作领导机构、组织机构和办事机构,进一步明确社区教育的事由谁办、如何办的问题,明确社区教育的经费保障制度体系和量化标准,进一步完善社区教育在办学、经费、师资、课程和评价等方面的制度结构,提高社区教育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逐步细化社区治理背景下社区教育的主体、对象、模式、内容、资源及技术手段等[10],健全和完善社区教育领导制度体系、管理制度体系、积分兑换制度体系和市场运行制度体系等,与时俱进地推动社区教育的制度改革和创新发展,保持社区教育工作的永久生命力和持续新颖性,提升社区教育服务辖区居民和地方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