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这套原创科普书为何被出版社“疯抢”?

2021-05-18文|童

出版人 2021年5期
关键词:套书百科童书

文|童 心

被出版社“疯抢”的原创百科绘本,功力、观念、审美缺一不可。把大象装进冰箱需要几步?

第一步,把冰箱门打开;第二步,把大象塞进去;第三步,把冰箱门关上。

那么,原创一套大百科绘本需要几步呢?

第一步,定选题切口;第二步,查相关资料;第三步,编绘成画面。

说起来好像挺简单几步,但一旦做起来就是以“年”为时间单位的复杂而琐碎的浩大工程。

借用宫崎骏老爷子的口头禅来形容,那就是:“好麻烦啊,真的好麻烦。”

尤其是在头部产品强势、新品竞争激烈的“少儿百科”赛道,想要做出一套有差异化且让市场接受的原创大百科,那就是难上加难。

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就在狐狸家成立的第二个年头,已经靠《西游记绘本》、《哇!历史原来是这样》几套产品跻身童书畅销榜的我们,决定开启Hard 模式,挑战一下这类看上去“吃力不讨好”的产品项目。

毕竟,狐狸家的初衷是为孩子讲好每一个东方故事,而想要传承好母体文化,不应该只有虚构故事,非虚构的科普也必不可少。

《了不起的中国人》是我们挑战少儿百科赛道的第一套重磅产品,眼下它终于要面世了。

这是一套献给中国孩子的中华文明大百科,从小学生的第一堂语文课——金、木、水、火、土这五个汉字展开,乘上这趟时空旅行,孩子们会一路惊叹:我们的祖先如何从最原始的物质创造出五千年灿烂的华夏文明!

这五个汉字,既是中国小学生的第一堂语文课,也代表着我们祖先对世界的最初理解。他们认为,正是这五种基础物质的生生变变,才构成了我们这个丰富多元的物质世界。

一代代了不起的中国人,从发现陨石到金属冶炼(金)、从采撷植物到建屋制船(木)、从择水而居到引渠修坝(水)、从钻木取火到垦荒农耕(火)、从泥土制陶到修墙夯土(土)……直至发展到今天高度发达的中华文明。

纵观这一部中国人的“万物简史”,金木水火土缺一不可,书名也由此而来。

还记得最早我们带着这套书的样张在BIBF(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展出的时候,心情是兴奋且忐忑的。俗话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第一次涉足原创百科领域,到底品相如何?有没有竞争力?能不能像之前的故事绘本产品那样受欢迎?

这些问题,还得出版社、渠道、童书推广人以及读者们说了才算。

高出我们预期的是,那年书展的专业场上,这套仅有样张的作品版权受到了国内各大出版社的“疯抢”,这让当时的我们信心倍增。最终,“米小圈”系列的出版方——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用满满的诚意和实力打动了我们,拿下了这套书的简体中文版权。

敲定出版合作方后的一年多时间里,这套书的编辑工作经历了不断“修正策划、调整画面、推敲文字”的磨人过程,收尾的审定环节更是动用了狐狸家和川少双方的多名编辑和专家顾问。作为这套书的策划编辑之一,如今回想起来依然瑟瑟发抖。

可是“世界上重要的事,大多很麻烦啊”,试问市面上那些经久不衰的优质百科,哪一套没有走过“死去又活来”的创作之路呢。匠人精神是做书的基本素质,编辑应有的本分,因此这篇编辑手记并不打算赘述这些琐碎的打磨过程,只想讲好一个问题:

“做原创科普的不少,这套书在编辑处理上有什么差异化?”

这也是很多出版社、媒体和渠道老师最常见的发问。他们对这套书的第一评价往往是:吸睛、特别,而回答好这个问题,也就讲清楚了这套原创百科之所以吸睛的特别之处。

切口与取舍,考验的是编辑功力

首先是选题切口的特别。

我们的初衷是想像DK 百科那样,做一套给孩子看的中华文明大百科,为我们中国的孩子构建起自己母体文化的知识体系。

之所以选择金、木、水、火、土作为切入口,前面也提过,它既是中国小学生第一堂语文课要学的的五个汉字,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五行”概念。在漫长的岁月里,这五种基础元素相生相克、循环往复,被一代代中国人发现并利用,形成了五千年灿烂的中华文明史。

在策划每本书之初,我们的编辑部会以内部“头脑风暴”+“思维导图”的方式,尽可能多地发散出与这种基础物质有关的所有中华文明知识,然后大浪淘沙,从中做出取舍。

以《金》这本为例,我们从“金”的角度,会谈及青铜钱币、铁制兵器,从而延伸到统一钱币的君王、锻造铁器的铁匠这些了不起的中国人。

这种科普的角度看似清奇,其实相比“编年史”,反而更容易让小朋友接受和记忆,形成属于自己的中华文明知识体系。

其次是素材取舍的特别。

这套书在知识点的选取上,不只有王侯将相、历史名人,更是强化了每一个普通人,我们想由此告诉孩子:中华文明史由无数平凡的中国人创造。

了不起的中国人,当然包括下西洋的郑和、发明造纸术的蔡伦、大一统的秦始皇,但历代无数劳动人民的身影,不应该被今天的孩子和书本遗忘。

每一位历史洪流中的农民、渔民、铁匠、木工、烧窑工、医师、厨师、绣娘……是他们的双手创造出巧夺天工的小物件,建造成叹为观止的大工程,才有了泱泱华夏五千年中华文明。

书的呈现体量有限,素材取舍的过程,就是编辑功力和思想的体现。

既要考虑到家长想要的刚需——中华文明核心知识“四大文明”——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印刷术必不可少,《天工开物》里的著名发明创造——机械、砖瓦、陶瓷、兵器、纺织、染色、制盐、采煤等也很有了解的价值。

也要照顾到孩子喜欢的童趣——比如一些甚至大人都不知道、但孩子会觉得特别有意思的冷知识——你知道故宫的宫门上,为什么正好是八十一颗门钉吗?为什么那时候的妇女要排队摸门钉呢?答案就在《金》里。你知道“陶”其实是人类创造出的第一件大自然里没有的东西吗?你知道我们的祖先是如何制作一个简单陶器的吗?答案就在《土》里。

板块排兵布阵,传达的是编辑观念

身为创作者,我们调研过全球优质的科普书,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好的科普,绝非零度科普。

编排节奏、板块设置、主次之分,传达的是创作的温度和思想。

我们的创作初心,是希望这套大百科所呈现的中国文明史,是真正从“人”出发的历史,有框架、有细节、有纵向联系、也有横向对比,充满人文关怀和思辨启蒙。

历史从不是高屋建瓴,而是以小见大。

小到一根细针、一捆棉麻、一盏烛火,这些不起眼的细节,都曾是推动历史的重要因素。

历史向来如此,今天也不例外。面临全球蔓延的疫情,中国所展现出的大国风范让我们每一位中国人甚至国外友人都由衷感叹一声:“了不起!”而这一声“了不起”,正是由无数平凡、微小却了不起的普通中国人撑起来的。

泱泱华夏五千年,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唯一文明没有中断的民族。是的,中国曾经被打败,但中华文明从未被摧毁。

当孩子问你,为什么我们的文明可以屹立东方五千年绵延不断?我们希望打开这套书,答案就呼之欲出,因为有这些《了不起的中国人》。

历史也并非单一的时间线,而是处于“时间纵向”和“空间横向”十字坐标轴上的历史。

纵向对比古今——在每本的开篇导读,我们都特意策划了一张古今相融的“穿越”画面,将我们中华民族远古的祖先和今天的小朋友巧妙相容,让人有种恍若隔世的历史纵深感。

横向关联世界——我们还策划了一张近代中国与世界接轨的横向对比知识页,告诉孩子中国历史从来不是割裂、独立的,而是和世界历史息息相关。有哪些技术是近代从国外传入中国的?我们中华文明又是如何影响世界的?

做这套书的漫长过程中,我们经常问自己:你想呈现给孩子怎样的中国史?你想传达怎样的史学观?

因此每一个板块的编排,都饱含我们的策划意图:

孩子,中国史并非只是朝代更迭,并非只是由王侯将相推动的单线型历史,而是由无数小人物接力传承、由无数生活碎片连接的结构型历史。

这与简单常见的断代史教育不同,我们希望它提供给孩子一种全局的、思辨的史学观角度,一种新的认识历史、认识中国、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高颜值、幽默感,讲究的是编辑审美

说完内核,最后说一说“皮相”。

皮相很重要,新的消费力量正在崛起,年轻父母对童书的颜值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书店货架、电商网站、直播带货、社群团购……每个平台每时每刻都在上架新品,想要从琳琅满目的产品中脱颖而出、让人眼前一亮,颜值即是第一道门槛。

为什么很多人提起传统文化,就觉得土里土气的?

为什么在很多消费者心中,原创童书要比引进童书low?

为什么一提到历史科普,很多孩子会觉得枯燥无味?

狐狸家给出的答案是,我们的母体文化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因循守旧的视觉风格,还有一板一眼的图文呈现。

这套书从策划的一开始,我们就决定采用当代感的逗趣画风、图鉴式的轻松版面,并且全书呈现的历代中国人是有血有肉的,是智慧、勤劳而快活的。

我们想传达给孩子的是,历史不是板着脸的,不是刀光剑影、苦大仇深,五千年来的每一位中国古人,就跟今天的我们一样可爱。

童书缺乏幽默,就不构成美,如果只有一味的高颜值,那只是成人自嗨的美。

滑稽,是美学的一种类型。滑稽美学能天然地引发笑声,让孩子感到没有任何负担,开怀大笑。这种幽默,正是我们一贯的童书美学观。

狐狸家专注于母体文化传承,执念于“为孩子讲好每一个东方故事”。但我们拒绝老调重弹,接纳当代审美,试图用国际视野向孩子们诠释古老文化图腾,不仅在美学趣味上,更在价值观塑造上增加时代质感。让中国孩子从东方出发,做未来世界的小公民。

高级,童趣,幽默感。

很潮很东方。

是我们对出品的一贯坚持。

总体而言,中国原创童书还是一个成长期的“小朋友”,水平有限,潜力无限。

作为入局三年的新人,狐狸家的创作过程也常常是“摸着石头过河”,但不着急,慢慢来。我们愿做时间的朋友,创作出真正能“留下来”的好童书,也期待看到更多优秀的同行者,一起为我们亲爱的小孩,讲好每一个东方故事。■

猜你喜欢

套书百科童书
二手童书交换会
《了不起的故宫》
我们学校是书的海洋
AR童书热的冷思考
英文原版童书推荐(0~2岁)
超有趣的互动百科
对读者丢失图书馆成套多卷书赔偿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