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边追梦者
2021-05-17王小邪
王小邪
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和海南自由贸易区的陆续建立,海口的发展日益受到瞩目。在这一背景之下,海口对标海南自贸港建设要求,由海口旅游文化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海口,海边的驿站”国际公共艺术项目应运而生。在32公里的绵长海岸线上,将陆续建立16个艺文主题驿站,联动形成迷人的海边带状地标建筑群。总策划人翁菱长期活跃在推动艺文发展和城市改造再生的前沿,颇具浪漫主义的她坚信,艺术是推动世界进步的一种重要力量。这一次,她以惊人的号召力,邀请数十位重量级嘉宾组成主创团队,建筑师包括Bjarke Ingels、隈研吾、Ong-ard Satrabhandhu、PatrikSchumacher、藤本壮介、Stefano Boeri、Thomas Hearherwick、Winy Maas、刘家琨、马岩松、朱小地、郑载潞、刘硕、栗若昕,艺术家包括Anish Kapoor、坂本龙一、沈伟、金守子、林天苗、雪松、杨福东、张培力、AHA组合,他们大多是与翁菱合作过的知交老友。
翁菱有一种强烈的社会使命感。外表温和柔软的她是一名积极、坚定的行动主义者。从很早开始,她就致力于推动跨界合作,将艺术引入城市改造之中。2002年,她首次将建筑与城市的主题引入“上海双年展”。2014年,她创立了“艺文中国联盟”和“玉河夜話”项目,打造了全球先锋人士跨学科交流的平台。“参与联盟的很多人后来都成了我的好朋友,我自己也因此得到了滋养。这一次在海口的合作既是友谊的延续,也开启了新的可能性。”
过去一年里,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这给很多国际项目都造成了影响,但乐观的翁菱将其视作一次转机。在此期间,她与每一位建筑师和艺术家通电话交流,发现大家都在进行同样的反思,这促使他们联结成更为紧密的合作体。“这些全球闻名的创作者都义无反顾地加入这个项目中,几乎不考虑经济回报就开始工作,我想这是因为大家更加坚信人与自然共生的未来生活。我从他们那里学到了很多,我对他们怀有尊敬和感恩。”
说起和这支“梦之队”的合作,翁菱依旧非常激动:“Winy Maas之前的Green Dream计划一直让我很感动,这次他会延续这个思路;Thomas Heatherwick给出了令人惊艳的方案,但他还在不断调整;马岩松和藤本壮介是最早参与到这个项目中的两位创作者,他们的方案也经过了一改再改,马岩松打造的宛如‘虫洞、兼具图书馆和滨海步道驿站功能的公共空间不久后将率先对外开放;坂本龙一在健康状况不好的情况下依然坚持第一时间回信,他将用自然音乐支持隈研吾的自然主义驿站方案;沈伟在冬奥会的高密度创作之余,一直在支持着我们的项目;张培力的提案与海洋生态和环境保护有关,让人们能够在现实与非现实的观看中思考人类的生存环境;林天苗花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构思方案,经常工作到深夜……我只有想方设法让大家的构想都实现,才对得起他们对我的支持……”
“海口,海边的驿站”是一系列风格迥异又彼此呼应的作品,统一在“自然,共生,未来”的主旨之下。“不同于传统的观看型公共艺术作品,这个项目融合了休闲、娱乐、交流、教育、公共服务等多重体验和实用性功能,邀请人们亲身融入,由此建立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情感连接。”在翁菱的设想中,建成后的“海口·海边的驿站”将是人们享受创造性理想生活的流动性艺文平台,也是一个启发人们在后疫情时代新思维的容器。“这个项目从体量上来说并不大,但是从文化意义上来说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尤其是在当下,“海口,海边的驿站”的发布展现出跨国界、跨学科的宽广维度和浪漫主义合作精神,仿佛刮起了一阵令人欣喜而振奋的清风,使人对未来之梦重拾信心。
1.在“海口·海边的驿站”国际公共艺术项目中,建筑师与艺术家纷纷在“自然共生·未来”的理念之下,对后疫情时代人类未来的建筑展开理想主义探讨。图中从左至右依次为受邀参与该项目的建筑师朱小地、刘家琨和马岩松。2.由马岩松带领的MAD建筑事务所设计的“云洞图书馆”以白色混凝土—体浇筑成形,内外台一,形成多个半室外空间和平台,富有想象力地连接起城市与海岸、现实与未来。3.“云洞图书馆”外部设有大大小小的孔洞,犹如有机的呼吸口,并将自然光线引入空间的深处。4.在海口绵长的海岸线上,未来将建成16个形态不一、功能多元、风格迥异的艺文主题服务性驿站,并联动形成一组海边带状地标建筑群。图中是“云澜图书馆”的建造现场,这是最早开始建设并已封顶的驿站,将于2021年春季投入使用。它将是一个具有复合性功能的驿站,人们可在这里休憩、阅读、放空、看海,周边还可以举行中型的户外演出和音乐会,为海口带来更深层次的人文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