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播下劳动的种子
2021-05-17鹿永建钱红林
鹿永建 钱红林
掃地、做饭、擦洗、整理、美化居室环境、倒垃圾、洗衣服,这些不起眼的活儿,是生活最朴素的真理。
家务活,如果天天做,需要娴熟的料理能力,更需要耐心、甘为人仆的心志。尤其是甘为人仆的心志,那可是一个人品格中最宝贵的部分,是可以随时让家人和身边人受益的珍宝。
甘为人仆,是人性中可以拥有的最高贵的品质。
那么,今天,就引导孩子把这种品质种在操练家务的田野上吧。
1
很多父母舍不得让孩子干一点家务活,他们认为做家务是大人的事情,孩子好好读书就好了。可孩子不做家务只专心学习,就会更优秀吗?
哈佛大学一项长达20年的研究表明,爱做家务的孩子跟不爱做家务的相比,就业率为15:1,收入高20%,而且婚姻更幸福。
说得功利一些,善于做家务,其实也是一个人职场竞争力的里子和底子。
一个人是否受欢迎、是否被领导看中,可能从这里开始:朋友同事在一起,有人不经意动动手,桌椅、食品、杂物立即秩序井然。家务能手的本能反应,就像网球高手的漂亮挥拍,体现人的尊贵与价值,给人印象深刻。
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商务书上写人力资源经理招聘人才时,会观察应聘者一些本能的反应,比如离座后会不会将椅子放回原位,离开时会不会将房门关上,这些小细节往往能体现出一个人的真实素养。
这样的真实素养不是一本求职宝典就能解决的,它是长久以来培养的结果。从小引导孩子进行家务劳动,就能培养出这方面的素养。
2
下面,我们就敲黑板,画出教孩子做家务的必闯三关。
第一关,初步印象
先教后学,郑重其事专业范
杭州某中学举办了叠衣服、系鞋带这两项比赛。普通的家务变成比赛,却难倒了一众解题高手。有学生举着鞋带穿了一半就不知下一步怎么办了;叠衣服的学生努力回想妈妈的手法,自己叠出来却不像样子。看来,学家务,第一步还是得有人用心教。
教孩子做家务,最好精心设计一些能够吸引孩子的办法。五岁以下的孩子,可能因为新鲜有趣就跟着父母一起做点力所能及的家务了。对于六岁以上的孩子,学家务就是一种学习,越正式越规范化,就越能让孩子进入学家务的情境当中。父母就得像老师那样,先把手里的家务做得漂亮,然后把家务分解成不同的环节,手把手做给孩子看,让他一步一步地学。
就拿餐桌整理来说,父母应该将达成的效果、整理的步骤作出示范,并讲解给孩子听。这样,孩子就能感受到做家务的专业范与价值感,就有动力忍受初学时的勉强与枯燥。
失败的教法是这样的:父母一开始就大而化之地说,今天你把桌子擦一下,就简单擦一下,随便擦。孩子从中体会到这项劳动价值很低,并不值得认真对待。这样的开始,不可能造就家务高手。
学做家务的工具性资料在网上可以找到很多,但是对家务的第一印象,必须由父母精心打造。
第二关,养成习惯
善用奖励,做家务习惯成自然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这里面有两层意义,一是积极主动,二是量力而行。在实施中,可以从小到大,追求三类目标。
基础目标是自理,包括铺床,整理自己的衣物、房间。
中级目标是分担,就是分担家里公共空间的事务,培养孩子作为家庭成员的责任意识。
高级目标是帮助,就是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孩子为他人服务的习惯。
小刚今年十岁,他的自理能力挺不错,妈妈开始教他学习分担型、帮助型家务,并设立了一个规则,小刚每学会一种分担型或帮助型家务,可以得到一个奖励。
最初让小刚学习的分担型家务是扫地和拖地,一周两次。
周二,小刚干了一次后,感觉有点累,不想干了。他抱怨说:没有哪个同学干这么多家务。
妈妈耐心地对小刚说,扫一次地得两颗星,拖一次地得三颗星,你每周做两次,就可以得十颗星。只需要做四周,就可以得四十颗星。够了四十颗星,妈妈就给你买变形金刚里面最酷的擎天柱。
小刚想想,点点头,周四努力完成了本周第二次扫地和拖地。
做到第三周,小刚又有点想放弃了:妈妈,二十颗星了,你给我买别的玩具吧。妈妈打开网上商城中的玩具店,温柔地指给小刚:你已经有了二十颗星,已经是半个擎天柱了。只要再增加二十颗星,这个漂亮的擎天柱就是你的了。
小刚熬过了心理上最艰难的第三周,三十颗星到手,就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第四周,他几乎是迫不及待地完成任务。四十颗星到手的周四晚上,妈妈一回家就上网下单了。周五晚上,擎天柱到手啦,小刚迅速把它组装起来,爱不释手地把玩起来。
学做一项家务,坚持二十一天,就基本可以形成一种习惯了。
接下来的一周,小刚继续承担这项家务,已经进入习惯成自然的状态。妈妈经常夸奖,小刚扫地、拖地,像爸爸妈妈一样棒。
第三关,主动作为
适当授权,小神兽变成小当家
不少人有这种体会,当你对自己手里的工作有一定的自主权时,会加倍地投入其中,把它做好。从学做家务到学习管理家务事,就是这样一种变化。
不妨试试这样的办法:把分担类、帮助类家务做成各种家务卡片,每到分配家务时,可以让孩子从中选择。当然,这些都是孩子已经学会的家务。自理类的家务是不能挑选的,是孩子自己的义务。
有了这样的选择权,孩子会觉得很新鲜,他从中感受到主动选择的乐趣。
孩子年龄越大,就应当承担更多的分担类和帮助类的家务。所以,父母在设计选择家务卡这项家务游戏时,就要把规则设计好,比如,4-6岁的孩子,要选择一张卡片,7-9岁的孩子要选择两张卡片,10-12岁孩子选择三张,13岁以上孩子是四张。
孩子的潜力是惊人的,在做家务这件事上同样如此。经过一个月的操练之后,如果一项家务已经得心应手了,孩子突发奇想要做一些改变,父母要对孩子提出的创意大加赞赏,并放手让孩子尝试。
3
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都希望把最有价值的财富赠予子孙。
只可惜,世间的财富大多是越用越少,以致有的富二代从富甲天下,不知不觉就沦落为坐吃山空。此外,金钱、珠宝、房产、土地、证券,这一切有形的财富,还有虫子咬,贼惦记。
智慧与知识,信心与勇敢,这无形的财富,是宝贵的,是可以越用越多的,但是,这却不是所有父母都能赠予的。
唯独做家务的能力,却是父母可以赠予孩子的,而且这无形的财富会越用越多。
在做家务这个普普通通、不起眼的外包装之下,其实更重要的是服务意识和谦恭的态度,比家务能力更重要。
为人父母们,这么贵重的财富,为什么不把它赠给孩子们呢?
春天的日子,培植这种越用越多的财富吧。
编辑 王淑娟 62335841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