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养老的启示

2021-05-17刘军国金鑫雷妍

人民周刊 2021年8期
关键词:养老日本生活

刘军国 金鑫 雷妍

受访专家:

中国老年学学会科学养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朱高山

日本照护组织“葵照护”创办人  加藤忠相

日本是全球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2020年日本厚生劳动省发布的数据显示,65岁以上老人首次超过3610万人,占日本总人口的28.7%,创历史最高纪录。正因如此,日本在养老模式探索方面一直走在前列。2021年2月,记者来到日本神奈川县藤沢市,探访了日本老人照护企业“葵照护”旗下的一家老年照护机构,其照护理念或许能为我们带来一些借鉴。

每个老人都在发挥自己的专长,有滋有味地生活着

“葵照护”的认知症老人之家“结”开在一个居民社区里,是一栋木结构2层小楼,门口堆放着杂物,晾晒着衣物,像一幢普通民宅。楼内安装了电梯,浴室、洗衣机、厨房等日用设施一应俱全,还有食堂、客厅及和室(老人可以聚集娱乐、饮茶观景的空间)。屋子两层都有洗手间,里面配备适老设施,马桶旁有扶手,地面有防滑。楼内共有9个单间,每间约10平方米,放着一张床和一张小桌子。“9位老人入住时可携带自己用惯了的家具或用品,甚至可以带上宠物。”工作人员说,这里共有7名工作人员,包括1名负责人、4名正式护工和2名临时护工。每月收取约16万日元(约合9600元人民币)的基本费用,包含房租、伙食费、水电煤气费等,以及1万至2万日元的零花钱。在这里,记者看到,社区居民和老人的子女可以自由进出,老人、年轻人、孩子打成一片,工作人员也不穿工作服,不了解的根本看不出谁在照顾谁。

老人们平时会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有行动能力的打扫卫生;行动不便但手臂有力的,在厨房帮着切菜、削土豆皮。这里没有严格的食谱,饭菜都由老人和厨师一同完成。无论是邻居送的白菜,还是机构自己种的青菜,在保证安全营养的前提下,老人都可以自由发挥——拉面、炖菜、寿司,什么拿手就做什么。比如,80岁的丰子奶奶年轻时是一家羊羹店的店员,她喜欢给大家做羊羹。护工也会有意识地引导老人参与日常琐事,比如,请他们一起做手工,然后把成品放到网上销售。总之,泡茶、做饭、洗碗、晾衣、打扫院子、外出购物……无论多大年纪,老人们都努力发挥自己的特长,一起经营每天的生活。护工只充当陪伴、守护的角色。

“结”照护中心还关注老人的康复训练,每位老人的房间都配有拉绳、迷你保龄球、电动鞍马等锻炼器械。中心还鼓励老人每天出门,可以走动的老人会主动推着坐轮椅的老人去公园散步。逢年过节,中心会举办活动,由老人们做“东道主”,招待社区居民或外地来客。他们会提前好几天收拾院子里的杂草、制作点心、准备节目等。

“葵照护”的创办人加藤忠相告诉记者,一旦入住者有自残或伤害他人的情况,将被要求离开,但到目前为止没有发现类似情况。“结”里的老人,没有一位是定义中的“健康老人”,他们或有失能、或有失智,抑或两者兼有,但他们仍生活得有滋有味、有尊严。

在社区打造各种不同的“家”是养老的主要宗旨

在日本,与“结”照护相仿的养老机构还有很多,除了常住的,还有主营“日托”的,它们的共同点是都开在普通社区,为的是不让老人离开熟悉的生活环境,能在社区度过人生最后一程。

在“结”照护中心附近,就有一家多功能型居宅介护机构,名为“彼此”。这是一栋平房,屋内分为客厅、卧室、厨房、榻榻米休息区等,摆设与一般家庭别无两样,整洁又干净。这里专门提供日间照护,每周一至周五的上午10点至下午4点,机构可提供饮食、洗澡、接送、娱乐等服务。这里共有5名工作人员,每天最多可接纳29名老人。

“蒲公英养老中心”位于日本爱知县西部一栋普通的灰白房子内,它的内部设计像个游乐园。整个空间宽敞明亮,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娱乐设施,花白头发的老人们,有的在游戏机前“厮杀”,有的聚精会神学习陶艺,还有的在KTV包间放声歌唱……这里每一项娱乐都需要付费,而这些钱来自老人们做事、锻炼的“报酬”,比如自己洗脸、刮胡子、散步100米能赚100日元,其他的康复训练也能收入几百到几千日元。这些有趣的活动激励老人全身心“动”起来,保持活力四射的状态。

让老人享有生活乐趣和尊严非常重要

“随着年龄增长,身体会衰弱,疾病会增多,但若为了所谓的‘安全限制老年人活动,结果只会适得其反。”中国老年学学会科学养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朱高山说,没有围墙隔绝、刻板作息时间、机械操作手册的生活环境,对患病老人来说不易得,但这种生活又恰恰能让老人享有生活乐趣和尊严,并带来诸多益处。

维持自理能力。自行吃饭、洗澡、穿衣、上下床、上厕所是五项基本生活能力,就算只丧失其中一种,也意味着老人可能需要他人照顾。日本照护机构鼓励老人尽量自己行动,多做生活琐事,使其协调能力、平衡能力、肌肉力量等得到锻炼,有助于保留自理能力、推迟功能丧失。

保持积极情绪。给老人最大程度的自由,让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或者协助他们完成想做的事,能让老人感觉被需要、被理解、被支持,有助于减少负面情绪。

提升自我价值。芝加哥拉什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有目标的老年人,不管目标远大或微小,都比没有目标的老人更长寿。老人们每天有“岗位”要坚守,对未来抱有期望,就有了实现自我价值的动力和精神。

日本最大规模的居家医疗社团悠翔会理事长佐佐木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不应把认知障碍症患者和失能老人当作只需要照护的对象,而应关注他们的个人经历和长处,将这些利用起来,帮老人再次建立人与人之间的联系,重新找回存在的价值,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立支援”,同时也是护理的核心目标。

我国的养老理念和模式要从三方面改进

朱高山说,日本在养老模式上有很多创新和探索,他们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就目前我国的情况而言,养老方面要做到如此,道阻且长,但养老理念和模式改进可从以下几点做起:

改变观念,互动而不是支配。照护者应尽可能多了解老人,倾听他们的心声,进而更好地与他们在日常生活里互动,而不是去“支配和管理”。朱高山说,人的一生充满风险,如果只为了杜绝跌倒风险,或仅仅是觉得老人行动慢,就把他们放在被支配的位置,等于剥夺了老人自理的權利,这不合理也不公平。

创造环境,温暖舒适安定情绪。让老人感觉环境舒适的前提,是充分的尊重和理解。朱高山举例说,房屋的“适老化”改造应在原有格局基础上进行,尽可能多保留老人熟悉的部分。加藤忠相强调,装修材料最好使用天然木材,能带来温暖感;充分考虑室内家具、物品的摆放位置,创造便于老人移动和照护者操作的环境;不要刻意配太多老人专用用具,尽可能留下他们用惯的东西,这对安定心理有益。

维护健康,不过度依赖医疗。加藤忠相说,解决年龄增长带来的健康问题不能全靠药物,“足量蛋白质+适度运动”才是减缓衰弱的最好搭档。朱高山说,蛋白质能增强人体免疫力,运动有助保存基本生活技能,建议视个人身体状态,寻找合适的锻炼方式,若确实锻炼困难,就多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生命时报》2021年4月9日)

猜你喜欢

养老日本生活
日本元旦是新年
《黄金时代》日本版
养生不是养老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养老之要在于“安”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去日本怎么玩?它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