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海情》:好看的扶贫剧

2021-05-17脏脏包

廉政瞭望·下半月 2021年1期
关键词:肩负山海乡土

脏脏包

一部《山海情》,点燃了荧屏内外。“山”代指宁夏,“海”代指福建,讲述了上世纪90年代以来,宁夏西海固人响应国家东西协作扶贫政策的号召,在福建的对口帮扶下,一路闯关、攻坚克难、不断探索,用劳动创造价值、靠奋斗获得幸福的故事。

相比其他同类作品,《山海情》少了些脸谱化的人物,悬浮感的剧情,多了些“毛边感”和“颗粒感”,评分日益走高。这部别具一格的主旋律影视作品“破壁”背后,让我们看到了当下政策红利中蓬勃发展的扶贫剧创作背后所传达的信念感,及其背负的时代使命。

乡土中国的缩影

“我这舍家抛业的,跑到几百公里以外去,还得在那边盖房子……不去不去就是不去!”在剧集的开篇,涌泉村的村民大多宁愿继续在这边的山沟里安于现状也不愿意移民吊庄开拓新的疆土。农村社会长期以来形成安土重迁的传统,大多数人“生于斯长于斯”,人、土地和村庄形成了一个密切相关的整体。

这样的故土情结还体现在福建打工的海吉女工麦苗想念“家里那口面的味道”、来闽宁镇帮扶的福建人聚在一起吃饭时延续了饭前先喝汤的习惯……家乡味道体现的故土热忱,这一永恒话题最为契合国人的口味,有温度、有味道、有归属。部分平台也将之用作宣传的标签,勾起观众的情感共鸣。

在乡村世代交流的过程中,人们在生产劳作、婚丧嫁娶等过程中相互合作、熟悉。同时,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形成了一套不言而喻的伦理规范与交往规则,使他们之间变得更亲密,从邻里延伸到整个村庄,乡土中国的熟人社会就此形成。基于此,同村人所构建的集体身份意识成为纽带,人人都是其中一分子的亲近感使之放下防备,形成了剧中呈现出的这种“敢怒敢言”的生活狀态。

但这种朴素却短视的乡土思维同时具备硬币的另一面,反而成为扶贫工作的一大阻碍,这也正是扶贫题材的剧集带给我们的别样思考:老支书作为曾经的老红军,拥有着更长远的视野和较好信息识别能力,像他一样能在当时的环境下拥有不破不立的精神、主动走出大山的胆识实属难得,更多的是像李大有一样受乡土社会根深蒂固的守成氛围影响而安于现状、撒泼打滚也不愿意离开这片“根”的老农民。

所以,这些台词实际上在接地气的搞笑氛围中传达了一种理念:不止于物质层面,乡土社会中,人们的精神生活和思维方式也正是扶贫工作需要去改变的重点。

扶贫题材的困局

如果说在2020年脱贫攻坚的时代使命已经基本完成,那么真实记录并生动演绎这段进程就是接下来扶贫剧及其创作者所肩负的责任。

然而,诸如《遍地书香》《花繁叶茂》《枫叶红了》等扶贫主题电视剧在荧幕上遍地开花,却未见真正激起水花。可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年轻主流观众的增加,有着鲜明的主旋律色彩的扶贫剧难“破圈”、观众“微老化”等问题持续存在,其文化产品的现实效果始终不温不火。

目前已播扶贫剧的收视成绩也多呈现出水平中等、四平八稳的状态,缺乏爆款剧、头部剧。诚然,大部分乡村主题作品尤其是扶贫剧的沉重的题材和粗粝的画风的确不符合当下人们的观剧口味,大家对于剧中展现的时代背景环境和个人理想情怀也难以带入。另外,肩负时代命题的扶贫剧往往容易陷入部分主旋律作品从全知视角进行宏大叙事、在说教中自我感动的怪圈。如何在肩负唱响主旋律任务的同时尽显其大众文化属性?作为电视荧屏艺术,鲜活的风格和能让观众感知的共鸣才是该类剧集获得市场认可的关键所在。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虽然扶贫剧普遍题材严肃,观照现实,却有扎根真实案例和鲜活生命的天然优势,以真实的历史背景和多样的地域特色加成,有着华夏大地上讲述不完的有血有肉、脚踏实地的乡土故事。可谓是既有艰难困苦的现实主义因素,又不乏孕育希望的浪漫主义幻想。

如何能够不为题材所局囿,用一气呵成又颇富张力的视听艺术真正体现“平民视角、国家叙事、国际表达”?《山海情》或许并不完美,但足够真诚。

猜你喜欢

肩负山海乡土
《山海涧》
观山海
如果《山海经》里的神兽被唤醒了?
肩负使命的奶奶
善用乡土历史资源 提高史料实证素养
学习课改理论,肩负小学语文教学责任
浅议当前能源企业党建工作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乡土分外妖娆
最后的炊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