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2021-05-17赵客
赵客
《苏东坡新传》
作者: 李一冰
出版社: 后浪丨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20年7月
简介:苏东坡,天赋异禀的大文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他的标签很多,却难以被标签定义。居高处为翰林学士,落低谷为狱中囚犯,一生波澜曲折都在诗里见。本书即以东坡诗词为主线,兼及东坡文集、后人笔记等百余种资料,以坚实的考订和热情的笔触,呈现出一个立体的东坡形象。
为东坡居士做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早从语文课本上了解到“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豪迈苏轼,从历史课本上知道了著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我们吃着东坡肉,吟着“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笑千年前的大文豪是这样的吃货。苏东坡在普通人眼里不是一个一千年前的陌生人,人们的心中眼中已经有了他大概的轮廓。
另一难题则是史料的选择。北宋虽然迄今已经千年,但苏东坡毕竟一时豪杰,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中,都留下了关于他的史料。如何梳理这浩瀚的史料,将其称为自己的写作工具?如何在这些史料中筛选出“正确”的内容?这些史料是否为真?还只是后人牵强附会,用名人效应来讲的小故事?
再者,林语堂的《苏东坡传》珠玉在前,影响范围直达海内外。如何不重复林氏之路,写出更精彩的东坡传记?
这3个难题,在李一冰先生笔下似乎完全不是问题。
在这部《苏东坡新传》1983年付梓之前,李一冰先生早已读过林氏文章,觉得林著不够严谨,并发现了其中的若干错误。林氏的原著用英文写就,目标读者群是外国人,本意是宣扬中国的文化。林语堂的这本《苏东坡传》文学性远大于史学性,一如既往地保持着林氏特有的小品文特色,轻松而幽默,阅读时令人心情舒畅,但距离苏轼本人则有些遥远。
李一冰先生的这部皇皇70万的传记,更加深沉厚重,让读者更加贴近大苏的心境。这种颇有代入感的写作方式,大约和李一冰先生的个人经历无法分开——他曾经因为政治原因入狱数年,在狱中只能以阅读书籍的方式来排遣苦闷的心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如果没有这数年的囹圄之日,我们或者也不会见到这部佳作。
写作本书所选择的史料,最重要的一项莫过于苏东坡的诗文。苏轼22岁进士及第,26岁参加制科考试,得三等,可谓“春风得意马蹄疾”。但苏轼接下来的路一直不顺畅,先是去任地方官,后几次被调入中枢,几次又被贬谪出京。出岭南已经算是严酷的惩罚,最终以老病之身竟然被赶到了南海。这样人生的变故,苏轼的心情在他的诗文中体现得最为明显。因此,李一冰先生先从苏诗研究入手,仔细挑选苏诗版本,反复推敲每一首诗的背景和语境,辅以正史和宋人笔记、墓志铭等,从碎片中还原成东坡居士坎坷一生的连续影像,让读者随着东坡的遭遇和心境浮沉。
东坡在中国的政治史和文学史上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苏东坡新传》几乎是无死角地将东坡的一生展开长卷:家世、父子、兄弟、夫妻、朋友、政敌、政治主张、为官政绩,苏氏的诗、画、字,以及生活的种种细节,无一不为苏轼丰满的形象添加光彩——这是一个满怀豪情,充满浪漫主义和乐观主义的人。
苏东坡对于陶潜情有独钟,书中也不止一次地将两人进行了比较:虽然都有豪侠之气,但两人是不同的。陶渊明是出世者,是中国文化中推崇的一种文人身份——隐士,追求平淡安适;而东坡则更像儒家的完美形象,是入世者。李一冰先生写苏轼,并非仅写苏轼,他所追求和倾慕的,是中国传统意义上的知识分子形象,“有勇气为天下先,担起这份艰危的职责”。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诸多知识分子的美好想象,以国家安危为己任,“薄富贵,藐生死”。苏轼所处的时代,朝堂的风气不复仁宗朝之自由,他的文人气息注定在此种环境下无法实现他年轻时的梦想。“一生襟抱未曾開”,大约苏轼也会经常有这样的想法。但借用陶渊明咏荆轲的一句诗:“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这千年来的“余情”,成就了李一冰先生的《苏东坡新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