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悬崖天路”到“三尺讲台”

2021-05-17王军

现代艺术 2021年3期
关键词:天路悬崖大山

王军

陈万

CHEN WAN

四川音乐学院教授、艺术处副处长、硕士生导师,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青联委员,四川省音乐家协会理事,四川省评论家协会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首批会员。

作品曾获得中国音乐金钟奖、文化部文华奖、巴蜀文艺奖、四川省“五个一工程”奖等,演唱曾经获得文化部第八届全国声乐比赛文华声乐节目表演奖、四川省第二届声乐大赛专业组民族唱法第一名、第十三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重庆赛区民族唱法第一名、首屆川渝情歌大赛金奖等。

重庆市开州区开县满月乡双坪村有一条特殊的农村公路——盘旋于海拔1500多米的高山,上方是岩石,外侧是绝壁深渊,云雾缭绕,险象环生,被称为“悬崖天路”。“天路”建成之前,村民想要出村,需要在山路间手脚并用花上4个小时,人员伤亡等意外时有发生。为了摆脱贫困的命运,当地村民自发集资造路。如今,该村已成为人们心向往之的“世外桃源…‘天然氧吧”。

“通往我家的‘天路上人民日报了,那是我儿时出山的必经之路,是我练就攀岩绝技的好场所哦。”看到了家乡的道路被媒体报道,四川音乐学院歌剧合唱系教授陈万在朋友圈发了这样一条微信。而凿这条天路的背后,也夹杂着陈万父亲的心血。20多年前,年富力强的陈万父亲和乡亲们一起用勤劳的双手开辟出了被称为“悬崖天路”的通乡公路。

20多年来,这条与外界唯一联系的通道让像陈万这样的大山儿女一批又一批的走出了高山,看到了外面的世界,也进一步改变着家乡的面貌。

从事大学音乐教育长达十余年之久,培养了无数优秀的音乐人才,参加了全国各种大大小小的音乐比赛,并获奖无数,川音最年轻的教授一一陈万在发出微信不久后,他的朋友纷纷留言感叹。他也被朋友们称为“大山里走出来的音乐才子”“没想到音乐家深藏不露,居然还是攀岩高手。”

这位从大山深处走出来的男高音歌唱家,用歌声真诚地回馈着大山给予他的爱。虽定居成都,但在陈万回老家所创作的MV里,曾多次拍摄了那条让他魂牵梦绕的“悬崖天路”。

作为从这样的悬崖天路走出来第一位大学生,陈万有怎样的成长经历,童年的他如何在悬崖峭壁上行走的,带着好奇,我们对陈万进行了独家专访。

背一百多斤肥料穿行悬崖峭壁练就一身攀岩本领

1978年,陈万出生在重庆市开州区满月乡双坪村4组,父母都是当地土生土长的村民,祖辈世世代代都在大山深处辛苦耕耘。

孩提时代,由于村里没有通公路,交通极为不便。年幼的陈万出过最远的远门就是跟着父母走三个小时的路到山脚底下,在河边集市上买一点家里的生活必需品。

从小与牛羊为伴的陈万,和放牛的小伙伴们漫山遍野奔跑,练就了他强健的体魄。

在陈万十一岁左右的时候,陈万就能够从山下的集市上,背一百斤的肥料,穿梭悬崖峭壁,用长达五小时左右的时间,背到家。“小时候穿梭在悬崖峭壁上,常常是背上背着重物,手就要紧紧抓住山上的树和植物,一步一步爬上山顶,往往不敢把头扭过去看身后,因为身后就是上千米的悬崖。”陈万回忆。

同时,每年玉米丰收后,陈万就会背一百斤的玉米到山下集市,换二十多斤米。

“吃的是三大坨(玉米、红薯、土豆),睡的是苞谷壳。”与外界的隔绝,匮乏的物资,封闭的交通环境,让陈万一家和其他的村民陷入了深深的贫困境地,自给自足的生活让村民的生活止步不前。

在村小仅有7名同学的班上,陈万发奋学习,在小学毕业那年,以全村第一名,全乡第三名的好成绩考入当地的重点中学大进中学读书。

而当时,没有出村的公路,陈万也只能攀爬过悬崖山谷,手脚并用花上4个小时,直下800米高的悬崖峭壁,沿着弯曲的山路外出求学。读初中的时候,为了节约几元钱,需要走两天一夜。就这样,陈万靠着自己顽强的毅力,在高中时候凭借自己过人的音乐天赋,考入了西华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陈万告诉我们,考入大学后,在1997年回到家乡,得知乡亲们正在打算凿山路,而父亲作为双坪村4组的生产队长,也是队里的带头人。

“古代有愚公移山,再苦再难,我们也要把这条路修起来。”陈万告诉我们,据父亲回忆,当时村中有400多位村民,其中300多位村民每人出资1500元左右,出不起钱的村民要么出让土地,要么以工抵资,就这么一点一滴地去实现“通路梦”。

“当时父亲把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花在修路上,即使冒着生命危险,也是咬紧牙关,带领生产队的老百姓齐心协力修路。”陈万告诉我们,由于在外地求学,也很遗憾没有见证家乡的悬崖天路是怎样修成的。据父亲回忆,当时每家每户积极性很高,都是男女老少全家出动,只为了早日实现“通路梦”。

直到大二的时候,从外地放假回来的陈万惊呆了,闭塞的村子真的通路了。“当时真不敢想象,村民们真的在陡峭的悬崖上活生生地凿出了这样一条山路来。”陈万说。

随着当地党委和政府的重视,两年后,家乡的山路变成了柏油马路,不久后,马路一旁又被安装了防护栏。陈万告诉我们,随着马路的修通,村民的粮食作物,中药材,各种家禽都可以很顺畅的到当地乡镇售卖,陈万的家庭和村里其他村民也逐渐改变了贫穷落户的生活,生活也越来越好。

川音学府最年轻教授用歌声回报家乡

从“悬崖天路”走出来的陈万,曾经在心里暗暗发誓,作为村里第一个大学生,一定要为家乡争光,要通过歌声让更多的人了解在重庆边远的开县有一条如此惊险的天路,有一群如此伟大的村民。

陈万深知从大山走出来的不易,他在西华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扎实学好声乐理论知识,并以优异成绩保送研究生,后留校任教。2010年,他被调入四川音乐学院任教。

历经千辛万苦走出大山,离开家乡,可家乡的父母让他日夜思念,淳朴的乡亲们让他感到温暖。近年来,他创作了多首关于老百姓的歌曲,如《老百姓的歌》《我的家乡我的村》《成都好耍》《四川人的龙门阵》等耳熟能详的歌曲,也参加了近百场为老百姓义演的文艺活动。

“也许是从大山走出来的原因,我闻着泥土的芬芳长大,我对朴实的农民有着最天然的亲近。”陈万说道,每次去到甘孜、阿坝等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义演,他都会边唱歌边走下台去握着乡亲们的手,那长着厚厚老茧的手,就像是握着他自己父亲的手。

为了表达对母亲的眷恋和爱,有一年暑假,陈万驱车回到了家乡,为妈妈录制了一首歌曲。

“拉著妈妈的手,又是离家的时候,轻轻擦去妈妈的泪,把妈妈靠在胸口,妈妈抬起头,为我理一理衣袖,轻轻擦去我眼角的泪,叫我放心的走。”“走过一湾一湾,妈妈还在山头,一声呼唤一行泪,泪人小溪随我流,我向妈妈挥挥手,别样滋味在心头,默默地祈祷春和秋,不要白了妈妈的头。”

“这首歌的歌词是自己含泪写出来的,在悬崖天路的村里,是妈妈勤劳的双手将我送出大山。”陈万告诉我们,而自己学成归来,能够为母亲,为家乡做些什么呢,那就用艺术记录家乡的变化,记录家乡的亲人,唱最深情的歌给大山里的乡亲们听。

“每次离家出走,妈妈都会在山头向我不停的挥手。”在陈万拍摄的《妈妈还在山头》这首MV里,记者看到了悬崖天路多次出现在视频画面中。MV的男主角陈万在山顶上放声高歌,大山的美丽景色也一览眼底。

正如陈万所言,从山里走出来的读书人,一定要牢记乡亲们凿天路的毅力和勇气,这股干劲和闯劲也将一直鼓励着他在音乐道路上不怕困难,勇往直前。

为家乡写歌希望家乡早日脱贫致富

2017年春节,陈万一家回到了故乡。享受阖家团圆之际,他也看到了揪心的一幕。陈万老家村里有一位他认为曾经最美的姑娘刘梦翠,家里还有子女在读书,她身患尿毒症,与病魔抗争2年多了,一家人欠债了30多万元。为了帮助这一家人走出困境,陈万在朋友圈呼吁身边的朋友献爱心,帮助刘梦翠一家。

短短一天时间,得到了无数爱心人士的帮助,陈万一共筹集22408元善款,并将这笔爱心基金交给了刘梦翠本人。收到善款的刘梦翠看到了阔别多年的陈万,眼眶湿润了,没想到,正如刘梦翠所言。“虽然离开家乡那么多年,当上了大学老师,可路儿(陈万小名)没有变,他还是那么热心地帮助我们,让我们感觉到他永远都是属于我们双坪村的”。

如今的陈万,尽自己的努力,播撒着爱,传递着爱,帮助着像刘梦翠这样的老乡。正如陈万所言:“虽然离开了生养我的大山,但是,如果没有曾经父老乡亲们一元一元的凑钱给我交学费,我也不可能读上音乐学院,更不可能走上如今的艺术事业,因此,我要用我的歌声回报爱,回报家乡。”

看着家乡那条熟悉的悬崖天路上了人民日报,被各大媒体关注,陈万心里既惊喜又自豪。“我为我出生在这样的大山深处而自豪,让我在音乐事业上,更加的务实,学会了创作贴近老百姓真正生活的作品,我永远是大山的儿子,我也会用我一生为我的家乡歌唱。”

“小时候,我赤脚在海拔2000米的高山草甸,听着父亲的山歌,与牛羊为伍、骄阳为伴,过着快乐的童年生活。”在陈万新出的专辑里,他这样写道,“后来,我凭着大山赋予我的强健体魄、祖先们馈赠我的山歌走出了大山,走进了艺术的殿堂,走上了歌唱艺术的道路。”

目前,陈万已经在四川音乐学院教书育人数个年头,为祖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艺术人才。

“为了让更多人知道我的家乡,我将在近期写出一首关于满月乡的歌曲,为自己的家乡代言。”正如陈万所言,回望他走过的路,从悬崖天路走过的岁月,既满心欢喜,又泪眼朦胧。

“唯有把对家乡的眷恋和热爱,对淳朴勤劳乡亲们的歌颂和赞美化成最真挚的音符,变成最真诚的歌声,以歌声为媒介,用艺术搭桥梁,让外界更多的朋友了解在重庆开县有这样一个‘世外桃源,”陈万告诉我们,“让更多的人慕名而来,通过旅游、农产品等收入,让家乡的父老乡亲们早日过上幸福的美美的小日子。”

猜你喜欢

天路悬崖大山
春天的大山
神奇的天路
喜贺祝融车登上火星
长飘带
天路无惧觉者攀
对着大山喊话的少年
悬崖逃生记
悬崖上的小松树文
悬崖边的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