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在久不在速
2021-05-17姚东伯
姚东伯
十多年前第一次遇见张老师完全是一次偶然,我去琴房找一位朋友,匆忙路过每间琴房,有学生自己练唱,也有老师在示范教学,唯独路过她的琴房的时候,气氛很凝重,有位学生站在走廊里,脸色很不好看,我有点好奇,所以停下来站在不显眼的位置准备“看热闹”,学生终于开口了:“老师你再示范一次吧。”里面有位女老师说话了:“问题不在于你学我的声音,关键是要让你知道,怎么去巩固住自己还没有掌握住的最好状态。”我觉得这话很在理,见到我那位朋友之后我便打听那位女老师是谁,朋友告诉我,她是张艳川老师。
张艳川
ZHANG YANCHUAN
青年歌唱家,音乐博士,四川音乐学院歌剧合唱系青年教师,中国音乐学院高级访问学者,四川省直机关青联委员,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研究会会员。本科、硕士期间师从张莉娟教授,博士期间师从著名声乐教育家马秋华教授。
曾获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四川赛区金奖、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职业组)团体决赛荧屏奖、中国音乐金钟奖半决赛入围奖等,多次参加国家级、省级重大演出,赴多国访问交流演出,多次应邀中央电视台《天天把歌唱》栏目录制,2016年出版发行个人专辑《用一生去爱你》。
一
一点也不过分地说,我挺佩服她这句话,觉得很有几分道理,于是,我很想请教她的教学方法。有一次她刚结束课程,我就冲进那间小琴房,谈起上次她的那句话。张老师很客气地让我走进琴房,跟我说了一些她的想法:“我教她的最终目的是期待她不需要我再教她,但是目前我所能告诉她的,是如何把我的东西化在她自己身上,要唱出属于自己的声音。”接着,她拿起一摞歌谱,说接下来还要去导师张莉娟老师的琴房上课,一定要提前进琴房,所以匆匆一面,谈话也就结束了。
“她对导师的感情是很深的。”一一学生们都这样说,甚至还有学生传言:出必面,返必告,上课回答导师提问始终都是起身回答问题,从不敢跷二郎腿……
身教重于言传,我真正感受到张老师把“尊师”的作风传承下来,则是后来一次次走进她的教学班。同学们起身迎接老师,说话有分寸、办事有规矩,从不议论他人是非短长,互帮互学没有勾心斗角……我记得有一次来到她的班上,因为有一位同学背对着我坐着,正在抄写刚刚上课的课堂笔记,没看到我走进来,所以她没有起立。张老师对那位学生讲:“良好的习惯、规范的教养本来就是一种道德资本,而那些恶习、不拘小节、玩世不恭必定就是道德上无法偿还的债务。”
良好的修为、规矩的做派可能会成为成功的开始吧。
二
为张艳川教学班指导民族歌剧片段舞台表演那段时间里,我总是提早走进她的课堂,其实还是想学习她的教学方法、了解她的艺术表达。
《草原之歌》第五场“兄妹相认”片段,第一次排练的时候,我去得很早,在楼道里听到了她给学生说“莫非你就是”这几个字之后不要着急去唱接下来的“才达哥”,而是要停一下,这里要给表演留时间。我马上翻看手中的乐谱,上面标注这一段是散板,而“才达哥”之前只空半拍——显然,十年没见到哥哥的侬错加这时候需要对眼前的这位“客人”有一个思考判断的过程,更要留出一个观众接受的过程,这么看来,半拍还真应该延长为一拍!
《野火春风斗古城》金环有一句唱词“古有易水寒,今有狼牙山”,她告诉学生,“寒”的声母稍加强调,“寒”的意味就出来了;“今有”的那个“有”要有一个小甩腔,这样会突出一下人物性格。结果没想到,这一个唱段学生很自然地找到了得体的体态语表达,动作很连贯,看起来还真有点“金环”的样子。
她很懂得歌剧表演,按戏班子的说法那就是,她知道“戏眼”在哪里,排练唱段的时候为接下来的舞台呈现打下了非常扎实的基础,留出了表演的空间和时间,我们合作相得益彰,同时,我也学到了很多民族唱法当中很重要的东西。
业务上对学生要求精益求精,民族歌剧片段不只在于完美声音的传达,更在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和走进声乐作品中对词曲作者创作的再度挖掘、消化,从而让唱段“长”在自己身上,从歌声中“流淌”出来,这是她不懈的努力和追求。
精進的钻研、不断的练习可能就是成功的雏形吧。
三
张老师的音乐会我看过几次,总觉得她的舞台感很不错,这次学生民族歌剧片段业务汇报她也决定登台演出:《江姐》第六场“沈养斋与江姐”片段。演出前一天晚饭时分,她的搭档生病不能登台,眼看次日演出,节目单已经付梓,救场如救火,我毛遂自荐演沈养斋。她不断和我进行排练,反复琢磨每一个调度、每一个交流、甚至是每一个动作的细节所带来的情绪和态度上的变化都精雕细琢。她为我搭戏,那位“伤病员”搭档帮我练唱,不断练习力求达到男中音和女高音声音上的和谐与完美,我走出琴房,已经是十二点过了,她匆匆把我送出琴房,说次日上午还要把博士生论文进行一些调整,她太辛苦了……但是,仍然没有解决一个问题,那就是:沈养斋站着,江姐坐着,感觉《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贡献》之前,戏都不在江姐身上了,这怎么解决?
第二天下午碰面之后,她提出:沈养斋围着江姐的座椅讲话的时候,她设计了一些手上的动作以表达对于沈养斋说话的态度和反应,这样既不会抢戏,又可以帮助促成接下来她情绪上的爆发力的出现,而我也把自己的调度减缩了很多,力求简洁,最后从一个角落里演完自己的唱段,不断判断着江姐的情绪、揣测着她的内心……这样一来,我们既没有相互抢戏,又把主要人物突显了出来,珠联璧合的一次合作就这样完成了。
在我看来,张艳川老师是最具江姐气质的演员,排练的时间虽然短暂,但我觉得“这就是江姐”,因而看到她顽固不化、坚定如山的时候,才从心底想去“帮助她…‘劝慰她”以达到改造她的目的。
她的歌剧人物形象塑造能力是可以带动对手的,她的民族歌剧声乐演唱是赢得肯定的,她的教学成绩又是硕果累累的。我在一次次的交往中真正感受到了“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师形象,与其说“捧着一颗心”是面对学生,不如说是将一片丹心付给了民族歌剧教育事业。智者不轻言成功,那我就祝愿张艳川老师在成功的道路上不断进取,不断努力!
这样一位具有舞台实践和教学经验的老师一一我为她感动,更为她而骄傲一一她,一个在品德上端正、教学上倾心、演出中忘我、生活中与人为善的张艳川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