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含金量 ,学历更多是一种信号
2021-05-17张军
张军
在我们传统认知中,教育的功能是增长能力和学识。但是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之一的迈克尔·斯宾塞教授有一个有趣的理论,他更倾向于把教育看成关于个人能力的“信号发送”机制。
在斯宾塞看来,大学文凭与其说代表了你学到的知识和获得的能力,不如说它释放了关于你个人能力的“信号”。这个信号可能包含你的学习能力、为人处世能力、自律能力,甚至智商,等等。你凭借自己的文凭,把这些信号传递给你的潜在雇主——这就是很简单地对信号传递理论的理解。
信号传递理论的基础,是我们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信息”这个概念,在经济学上是非常重要的基本概念。决策和选择是经济学的核心,而信息对于做决策和选择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前提。
什么叫作信息不对称?用大白话来说就是“买的不如卖的精”。这就是说,在商品买卖市场,通常来说,卖家比買家更了解商品。
在劳动力市场上更是如此。一个雇主和一个找工作的人,他们之间的信息当然是不对称的。一般来讲,对找工作的人来说,他的信息是一种个人信息,只有他自己才知道得最全面,而企业信息则是一种公开信息。企业想找到合适的人才,其实是很困难的,因为企业并不了解就业市场上每一个人的个人信息,比如你有多能干、多聪明,智商有多高,这些都是你的私人信息,或者说隐藏的信息。
如果企业老板不掌握这些信息,完全不能区分求职者的好坏,他会怎么做?他只能给每个求职者打同样的分,支付差不多的工资,这样老板就只会雇用到一般水平的人。同时,水平高、能力强的人,由于不能被老板识别,不能获得更高的收入,也就不愿意对自己进行教育投资——因为这种投资在劳动力市场上是没有回报的。所以说,这时候劳动力市场上就出现了所谓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这时,老板就需要一种能把求职者的个人能力传达给他的“信号”——学历。通常来讲,能力较高的求职者比能力较低的求职者更容易考上好大学、获得更高的教育,因此老板更愿意付出成本去聘请名校生和高学历者。
一般来讲,好学校为了保证自己的声誉,维持比较高的含金量,通常会有更高的准入门槛和更严格的淘汰制度。这无形之中增加了低能力者发送信号的成本,因此只有高能力者才有能力发送文凭的信号。所以凭借教育水平,老板就可以把他们区分开来。
据说斯宾塞提出信号理论就是因为他观察到,哈佛商学院的学员毕业之后,工资往往比读哈佛之前翻好几倍。到底是因为在哈佛商学院两年的学习使得他们增加了好几倍的能力,还是因为哈佛这块金字招牌筛选出了更优秀的人才呢?研究结论是,哈佛招牌发送的信号起到了更大的作用。这个信号传递理论,背后还有更深层的洞察。
因为劳动力市场上的活动,说到底不过是在进行供需的分类而已,也就是为潜在的雇主匹配潜在的、合适的劳动者。匹配得越好,市场也就越有效率。
一个粗糙的、初级的市场,其实就是不能很好地匹配供给方与需求方的市场。一旦不能做到很好的匹配,鱼龙混杂的现象就会出现,因为在这种市场上没有人能把一样东西跟另外一样东西很清晰地区别开来。这个时候假冒伪劣就会猖獗。而一个高级的、发达的市场,一定是能够区分得越来越细的市场,可以让供给方与需求方很好地匹配。
其实,除了教育,我们熟悉的品牌、商标、广告,也都具备传递信号的功能。我记得有两个法国人,把美国各种各样的品牌、广告,比如迪士尼、麦当劳等做了一个电影,叫《商标的世界》。虽然影片只是好玩,但仔细想来,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商标、品牌,会是怎样呢?
胡世民荐自《青年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