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承延安抗大精神,昂首跨入新的百年

2021-05-17张北英

中华魂 2021年5期
关键词:办学精神

张北英

2019年7月10日,我们抗大后代从北京、武汉、洛阳等地聚集到延安,重走80年前的这一天抗大总校从延安出发挺进敌后,到抗日烽火燃烧的最前线太行山办学的路。以我们的实际行动学习传承宏扬抗大精神。我们又在父辈学习生活战斗过的武乡,与老区人民一起纪念“抗大挺进敌后办学80周年”,继承抗大留给我们的伟大而又宝贵的精神遗产。

武乡是抗战时期八路军总部所在地,是朱德元帅、彭德怀元帅、左权将军战斗过的地方,也是抗大总校——我们父辈生活工作战斗过的地方。1939年7月10日抗大总校在罗瑞卿副校长的率领下离开延安挺进晋东南。1939年9月到达河北灵寿县陈庄,在陈庄总结休整3个月,研究深入敌后办学的方针。1940年2月26日到达山西武乡蟠龙镇。4月15日,抗大六期在武乡蟠龙镇正式开学,学员4900人,在武乡办学6个月。8月离开武鄉,转移到黎城。11月到达河北邢台桨水,在那里办学2年3个月。

抗大总校从1939年7月离开延安,到1943年1月返回陕北,在华北敌后办学3年6个月。抗战8年,抗大总校有近4年时间在抗日战争的前线办学。抗大总校挺进敌后办学有着重要的意义:第一,开创了军事院校在战争前线办学,在战争中学习战争的军事教育史。敌后办学三期,培养了8000名干部,为部队和根据地输送了大批领导力量。第二,增强了前线抗战力量,鼓舞了前线抗战将士们的士气,直接打击威慑了侵华日军。侵华日军岗村宁次叫嚣:消灭一个抗大学员等于消灭10个八路军战士,消灭一个抗大干部等于消灭20个八路军战士。第三,加强了对抗大分校、陆军中学的指导,加强了抗大的教材建设。编译、出版大批军事、政治、文化教材,促进了抗大军事院校正规化建设。第四,在1941年至1942年抗战最艰苦的战略相持阶段。八路军总部、129师师部和抗大总校校部,分驻在武乡、涉县、邢台浆水,形成了一个战略的铁三 角进攻队形。对于太行、太岳根据地的建设、晋冀根据地的发展,对晋冀鲁豫战略区的形成提供了干部支持保障。仅在抗大总校领导层,罗瑞卿副校长调任八路军野战政治部主任、藤代远副校长调任八路军参谋长、张际春调任北方局宣传部长。研究抗战史、研究八路军史、研究抗日根据地史,抗大总校挺进敌后办学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我父亲张启仁和我岳父邢亦民都是抗大的老战士,他俩分别随总校政治部和抗大分校在武乡生活工作过。我父亲张启仁是参加“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的北平华北大学艺术系美术专业的大学毕业生,是个画家。1937年底进入抗大三期,1938年2月在抗大入党,在四期四大队九队毕业前被抽调到政治工作训练班。结业后先被分到三大队任训育干事,12月调入总校政治部宣传科任宣传干事。抗战8年,父亲先后在总校政治部、陆军中学、抗大七分校政治部工作。在抗大担任干事、教员8 年。我岳父邢亦民是从八路军总部随营干部学校转入抗大五大队23队。1938年2月在抗大入党。政治工作训练班结业后,岳父先后在总校政治部组织科、抗大六分校、总校上干科工作,担任过六分校四营政委,总校上干科党总支书记。父亲和岳父是抗大培养锻炼成长起来的干部。两位父亲生前多次说:在抗大的经历,是他们人生中最重要、最宝贵、最难忘的经历,为他们在新中国成立后胜任党和领导分派给他们的重要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我来到武乡心情无比激动。此时此刻,更加怀念朱老总、彭老总、左权参谋长等八路军总部的领导,怀念罗瑞卿、腾代远、何长工、张际春等抗大总校的领导,怀念为战胜日本侵略者英勇牺牲的谢瀚文、史紫千等民族英雄、革命先烈。感恩根据地的人民为八路军、为抗大、为我们父辈在抗战最艰苦的时期自己节衣缩食、节省粮食和布匹供给人民军队。人民对我们父辈的恩情永记不 忘。

学习、传承、宏扬抗大精神,就要搞清楚什么是抗大精神?讲抗大精神,首先要讲抗大,讲抗大就要讲红大,即红军抗日大学,是抗大的前身。红大的第一期也是抗大的第一期。红大是在艰苦奋斗、枪林弹雨中诞生的。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精神是红大的精神,也是抗大的精神。1936年5月8日中共中央在陕北延长县交口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毛泽东出席会议,作了《目前形势与今后战略方针》的报告。毛泽东在报告中提出办一所红军大学来培养大批干部,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会议经过讨论,同意毛泽东报告,决定在瓦窑堡创办抗日红军大学。5月14日,毛泽东在延川县大相寺召开红军团以上干部会议,要求各部队党组织选送优秀干部到红军大学培养训练。毛泽东强调选送干部到抗日红军大学是一项战略任务。5月29日,毛泽东在给彭德怀《关于当前军情变化和基本任务等问题的通知》中指出:抗日红军大学6月1日正式开学。

6月1日,中国抗日红军大学第一期在瓦窑堡(现子长县城)米粮山上的旧庙前举行开学典礼。庙前的空地上,临时垒起一个土台,放上一张长桌,摆上几把条凳。主席台上方挂着“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开学典礼”的横幅。开学典礼简朴庄重。在开学典礼上,毛泽东对教职工和学员发表讲话:“我们党创办工农红军大学,是为了促进和迎接抗日民族革命战争的到来。第一次大革命时有一个黄埔(军校),它的学生成为当时革命的主导力量。我们的红大就是要继承黄埔精神,要完成黄埔未完成的任务,要在第二次国内革命中也成为主导的力量,即是要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毛泽东说:“我们创办红大、抗大的时候要教员,没有;要房子,没有;要经费,没有;怎么办?就是艰苦奋斗,要有这种精神。”开学20天后,6月21日国民党军86师高双成部乘红军主力西征之机,突袭瓦窑堡。鉴于瓦窑堡只有少量警卫部队,无法坚守,红大随党中央和军委各部撤出瓦窑堡,7月11日迁驻保安(今志丹县县城)校部和第一科在城外一座山上的山洞为校舍。最大的教室原是羊圈,学员们铲掉羊粪、杂草,用石灰水刷白墙壁,并在石壁上凿出一块大石板,石头砌成桌椅和讲台,茅草编成门帘,成了教室。学员宿舍也是石洞,晚上就睡在石床上。红军大学就是在艰苦奋斗中,在枪林弹雨中诞生的。红军大学林彪任校长,罗瑞卿任教育长,莫文骅任党总支书记。学员编为三个科,第一科科长陈光,政委罗荣桓;第二科科长周士第,第三科科长周昆,政委袁国平。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等中央领导同志出席大会并讲话。中国红军抗日大学从5月8日决定成立到6月1日开学只用了24天。这是世界军事院校史上筹办时间最短开学最快的军事学校。毛泽东、朱德等中央领导同志亲自为红军大学讲课。红大一期开学时,毛泽东为总结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经验,正在写《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毛泽东写好一章,就到红军大学讲一次。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10年内战宣告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形成。全国进入了全面抗战的新阶段。形势的发展急需大批干部去开展工作。12月底第一期学员毕业,分赴红军各主力部队。

1937年1月19日中央军委决定抗日红军大学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校址设在延安。1月21日抗大二期开学,7个队共1362人。毛泽东任教育委员会主席、林彪任校长、罗瑞卿任教育长、傅钟任政治部主任。七八月间,为了提高抗大学员的哲学水平,毛泽东应林彪的请求为抗大第二期讲授唯物论和辩证法,授课110多个小时。经毛泽东同意,总政治部把毛泽东的讲课记录打印了若干份,列为抗大必读教材。毛泽东的这个讲课提纲的主要组成部分,经过整理成为两篇著名的哲学著作《实践论》和《矛盾论》。1937年上半年毛泽东对林彪指示,以“团结、紧张、严肃、活泼”这八个字作为校训。11月10日,吕骥谱曲、凯丰作词的《抗日军政大学校歌》完成创作,并开始在抗大传唱、在延安传唱。歌词中有“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我们的作风”“积极工作艰苦奋斗英勇牺牲我们的传统”。1938年3月5日毛泽东为抗大同学会题词:“坚定不移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加上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便一定能够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建立自由解放的新中国。”1939年5月26日,毛泽东在《抗大三周年纪念》一文中提出:“抗大的教育方针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 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后来抗大师生认为毛主席的三句话和校歌中的八个字,“这三者是造成一个抗日的革命军人所不可缺少的。抗大职员、教员、学生都是这三者进行教育与从事学习的。”抗大师生把三句话八个字称作“三八作风”。这三句话八个字即是抗大的教育方针、教育原则、教学方向、 教学内容,也是抗大师生体现的军事院校的校风校纪。

抗大是站在国防教育最前线,为适应抗战形势需要,为八路军新四军和抗日根据地培养军事政治人才。抗大的教育是军事理论与抗日战争实际紧密结合,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抗大在教学实践中教员与学员一致、休戚与共、团结友爱、互帮互学、共同探讨。抗大在9年的办学历程中,共办了8期,创建13所分校、6所陆军中学、3个独立大队和1所附属中学。总校和分校共培养军政干部10余萬人。在抗大工作和学习过的有后来的元帅7人、大将10人、上将29人、中将105人、少将366人。还有很多人成为新中国的部长、省长、省委书记、大学校长。在9年的办学实践中,在毛泽东制定的抗大教育方针指引下,把艰苦奋斗、不怕牺牲与崇高的革命理想、科学理论、自力更生结合起来成为民族解放的先锋。抗大师生所铸就的抗大精神,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精神推动作用,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从学习抗大历史,阅读抗大老前辈写的回忆录,研究有关论文和在与父亲的长期生活中,我认识体会的抗大精神是:勇当民族解放先锋的爱国主义精神,勇于夺取胜利的顽强战斗精神,勇于牺牲个人利益的无私奉献精神,不怕艰难险阻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抗大师生铸就的抗大精神,是按抗大教育方针办学而得到的教学结果。

抗大精神产生于抗日战争年代,抗大精神也是红军长征精神的传承和宏扬。抗大精神产生至今已有80多年,80年大约经历了4代人。在改革开放的和平年代,在当代中国,中华民族的优秀子孙,还需不需要抗大精神?学习传承抗大精神还有意义吗?为崇高理想英勇奋斗不怕牺牲的抗大精神还能为年青人所接受吗?我认为在改革开放的当代中国需要有抗大精神。抗大精神能够为年青的一代所接受。抗大精神也能为年青的一代所传承。为什么在和平年代、在经济建设年代、在改革开放年代、在学习科学技术的年代,还需要学习传承宏扬抗大精神呢?因为抗大精神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种高尚精神,就是为崇高理想英勇奋斗不怕牺牲的精神。这种高尚精神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体现了我们民族的先进的文化思想,这就是奉献精神、牺牲精神。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召开的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向全党提出了学习党史的要求,提出“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1921年中国共产党从50多人的小党开始凝聚无产阶级的力量,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28年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夺取政权,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到改革开放,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建党百年、建国70多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物质与精神遗产。抗大精神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遗产。今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即建党百年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建国百年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仍然需要我们坚守为崇高理想英勇奋斗不怕牺牲的抗大精神。在这个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人民不会忘记抗大精神,抗大精神会随着年青一代的成长传承下去,年青的一代一定会从抗大精神中吸取营养,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本文作者 中国国旅集团原副董事长、党委副书记)

猜你喜欢

办学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本科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项目(含内地与港台地区合作办学机构与项目)名单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都精神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拿出精神
精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