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党的历史中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
2021-05-17本刊编辑部
本刊编辑部
编者按:4月22日,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艾平同志、中华魂杂志社社长龚海燕、主编王素莉、编辑部主任孔繁玲等一行采访了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咨询委员会委员、原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逄先知同志,并与逄老一起畅谈建党百年,共忆重走长征路。
白雪根据采访录音整理、蔡子祎录音摄影。
艾平:今年是建党百年,中央提出要在两个百年交汇节点,以建党百年为契机,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王晨会长特别指示,要请老同志结合他们亲身的经历讲一讲党的历史,作为建党百年庆祝活动的一部分,我觉得这个建议非常好。今天我就是按照王晨同志的指示精神,既是来看望您,也想请您谈谈如何从党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让延安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发扬光大,更好地服务于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
逄先知: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是1990年成立的,它的成立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当时1989年的动乱刚刚平息。关于这次动乱的性质,邓小平同志指出:“他们是要颠覆我们国家,颠覆我们的党,这是问题的实质。”又说:“这场风波迟早要来,这是国际的大气候和中国自己的小气候决定了的。”所谓国际大气候,我的理解,就是帝国主义长期以来对我国实行的和平演变政策。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西方的价值观以及一些腐朽思想大量渗透,特别是在大学生里面。所谓中国自己的小气候,我的理解就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削弱了,就是邓小平同志指出的:“十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这里我主要讲思想政治教育。”当然,也有我們工作中的失误,以及一些腐败现象蔓延滋生,引起群众的不满。
为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发扬我党的优良传统作风,教育党员,教育群众,占领思想阵地,保证党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在老一代革命家彭真、马文瑞等同志倡议下,成立了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马文瑞任第一任会长。
我一直坚持必须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宣传党的优良作风,优良传统,特别是延安精神。这里有一个争夺思想阵地的问题,这是一个长期的任务。
延安精神是从红船精神到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发展而来的,是我们党的精神谱系发展的结晶。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一直到习近平,他们对延安精神都有过精辟概括,成为我们的精神财富。我们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把延安精神研究会办好,而且一定会越办越好。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要把延安精神研究与现在的实际结合起来。延安精神研究会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好、宣传好,这既是党的需要,也是人民的需要。
中国共产党从艰苦奋斗中形成了延安精神,反过来延安精神又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延安精神现在仍然是我们的看家本领。在我们革命精神谱系中的每一个精神,都有各自的特点及时代烙印,但本质上是一个,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其中延安精神是集大成,承前而启后,后者都是它的继承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在延安的13年,是一段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毛泽东思想全面展开而达到成熟,全党也是从那个时期成熟起来。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标志着党中央成熟了。而就全党来说,是通过整风运动成熟起来的,其主要标志,是全党掌握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正确方向。
艾平:特别是中共七大以后。
逄先知:是的。中共七大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它最大的历史贡献,就是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同志在七大上提出许多重要理论问题。七大的召开,为取得抗日战争最后胜利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艾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直是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实际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伟大飞跃,在延安时期已经形成了,包括三大作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
逄先知:是的,党的三大作风,不论现在,还是将来,永远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我们党的独特优势。在这里,我想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民至上”这一理念,发表一点感想。 “人民至上”是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提炼,是我们共产党的价值观。我国这次全民抗疫,就是在“人民至上”“人民生命至上”思想指导下取得成功的。为了人民的生命,国家不惜付出很大代价。我们的这个价值观是资本主义的价值观不可比拟的。美国大讲人权,而当严重疫情来临,他们连老百姓的命都不管,有什么资格讲人权!讲人权,最有资格讲的是中国,是中国共产党。我们中国共产党的“人民至上”的价值观,是最高尚的,最有道德的,真正体现延安精神的。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已经走过三十多年历程。在历届会长领导下,为研究和宣传延安精神做了大量工作,出版许多研究和宣传延安精神和党中央在延安13年的历史著作,在社会上产生广泛的影响。我坚信,在王晨会长领导下,研究会一定会越办越好!
弘扬延安精神大有文章可做。希望要通过我们《中华魂》杂志和中华魂网站把延安精神研究好,宣传好。
王素莉:逄主任,您说得非常对,《中华魂》杂志的名字就蕴含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我们不辜负您的期望,一定要把延安精神发扬光大。
在我的记忆中,感受特别深的就是咱们曾一起重走长征路,去了遵义、娄山关、乌江、四渡赤水、叙永古蔺的红军街,还去了石厢子。我想您肯定会和我一样有特别深的感受。
逄先知:重走长征路,我有非常多的感受,印象特别深的就是红军过乌江。乌江两边都是万丈高的峭壁,根本就没有路。我简直不敢想象,当年100多米宽的江面,那么湍急的河流,红军一举突破,那真是壮举。后来我找当地老百姓了解了一下,红军突破乌江时,是老百姓把门板还有竹子做成小船、竹筏子,趁着黑夜就划过去了。当年这么简陋的工具能过乌江,在江界河渡口红1军团第4团两次强渡乌江,对岸还有国民党那么多军队把守着,竟然过去了,还是一支队伍,我觉得真是了不起。
站在乌江岸边我就在想,红军凭借什么力量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就是因为他们有着共同的理想、顽强的意志,没有那种精神,真是很难过去的。同时,我还想到,在这里真正体现了党、红军同老百姓的血肉联系,老百姓是冒着生命危险替红军造船的。这是一个让我记忆很深刻的地方,再一个让我感概万千的就是遵义。
在遵义我们看的地方很多,包括展览、革命旧址等。当时我感受特别深的是,中央苏维埃也好,党中央机关也好,各个部门都非常齐全,有政治部、宣传部,还有中央军委领导机构等等,都有非常完整的机构,甚至还有印刷厂,不时地印发报纸。
王素莉:当时您参观的时候,还特别跟我说了一句话:从这么完整的中央领导机关、军事指挥机构、宣传组织机构看,红军长征怎么能不胜利啊,一定能胜利!
逄先知:是啊!虽然红军到遵义的时候,去向还不是很清晰的,但是我们有毛主席重新回到中央领导层,有坚强的军事指挥核心,有完整的政治工作系统和宣传组织系统,红军队伍是完整的,看到这些,我的自信心特别强。我也思考了一个问题:红军能够渡过难关最后取得胜利的关键是什么啊?就是我们刚才说的共同理想。红军不是一群乌合之众,他们是有共同理想的人聚合起来的群体,红军中的领导人很多是大学生,是从富裕家庭走出来的,他们的共同理想就是穷人翻身、人民解放,当时叫“闹革命”,革命理想高于天么!革命成功,老百姓翻身过好日子。有了这个共同理想,才能从领袖到士兵都有那种忘我牺牲的精神。在遵义看展览时我跟你讲红军必胜,为什么啊?就是因为他们有一个不可动摇的共同理想和必胜的信心。
我们在遵义烈士陵园里参观,在红军坟的旁边有一座红军女卫生员的铜像,她正在给怀里搂着的儿童喂药。在瞻仰这个红军女卫生员铜像的时侯,我是流泪了。那就是当时红军为老百姓治病服务的一个典型。给老百姓治病的那个卫生员的原型是男的,而且有名有姓,叫龙思泉。这个铜像的象征意义就是红军为人民服务,我觉得这个寓意非常深刻。红军是为人民服务的,是为人民打仗的。听讲解员说,当地老百姓生病了,还有人去摸摸铜像,求得病愈。
我们在遵义还看了个展览,看到那些红军送给老百姓的东西都是破破烂烂的,但那些东西是红军节省出来给老百姓的,对老百姓来说是非常宝贵的,说明在那么贫困的状态下,我们军队也好,我们党员也好,我们这个革命队伍对老百姓的那种满腔热忱,那种真情实意。后来,我们打胜仗都是靠老百姓支持,没有人民的支持,是不可能打胜仗的。
王素莉:您说得非常对,我们党和红军怀着穷人翻身、人民解放的初心,依靠这个共同理想“闹革命”,才能够无往而不胜。
逄先知:红军长征开始的时候中央红军主力是8万多人,渡过湘江以后只剩下3万多人,而且军事装备非常差。在国民党和地方武装围追堵截的恶劣情况下战斗,在崇山峻岭之间迂回穿梭。有个材料说,红军一般有时行军120里,在特殊情况下一天要走240里。这已经超出了人的体能极限了,简直不可想象!特别是贵州那个喀斯特地形,山峦叠嶂起伏根本没办法走。红军还要打胜仗。这是需要什么样的精神支撑才能完成的人间奇迹啊!恰恰这120里、240里的日行军速度,争取了最可宝贵的时间,赢得了战胜敌人的先机。
王素莉:还记得咱们过乌蒙山的时候,您还说呢:“哎呀,这乌蒙山一个小山包一个小山包连绵不断的”,所以红军要在那里走120里、240里,难度非常大。我记得咱们过乌蒙山的时候是黄昏了。黄昏的太阳照过来,乌蒙山起伏的坡度更清晰了。“乌蒙磅礴走泥丸”,毛主席把红军的那种战胜困难大无畏的气概、那种英雄主义的情怀描绘得淋漓尽致。我觉得您概括得特别好,红军在这么困难的情况下,在武器装备这么差、国民党那么多军队围追堵截的情况下,取得长征胜利靠的是什么?第一靠的就是共同的革命理想,“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这是最根本的。
逄先知:对!第一个就是共同的革命理想。第二个就是共产党实行民主集中制,有严明的组织纪律,严密的制度,是有组织、有系统的。毛主席在三湾改编的时候决定把支部建在连队上,这就是从最高司令部一直到连队都有组织,党的组织就是胜利保障,保证我们的队伍是打不散的。一个党支部就是一个坚强堡垒,党员都起模范带头作用,所以我们党也好,红军也好,党的领导有我们的制度保证。
第三个很重要,就是毛主席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应该有个核心,党中央也应该有个核心。毛主席就是我们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就像邓小平同志说的:“回想在1927年革命失败以后,如果没有毛泽东同志的卓越领导,中国革命有极大的可能到现在还没有胜利,那样,中国各族人民就还处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之下,我们党就还在黑暗中苦斗。”像“四渡赤水出奇兵”,没有“四渡赤水”,就没有红军长征的胜利。所以,刘伯承说“毛泽东是用兵如神”,毛主席也很自豪亲自指挥的“四渡赤水”。
王素莉:是啊,咱们专门去参观了“四渡赤水”纪念馆,还实地参观了一渡赤水的渡口。您还记得参观古蔺二郎镇的红军街吗?我们走到当年红军的银行时,看到对面住着一位90多岁的老爷爷,当年红军长征住在这里时他才8岁,他还在这个银行里取钱买东西。
逄先知:后来我们聊天的时候,来了好多戴着红领巾的小朋友,他们刚刚放学,都围拢过来。看到这位老人和这些天真可爱的小朋友,我真是抚今追昔啊!听这个老人回忆当年红军经过古蔺时候的事情,再看看现在小朋友愉快的童年生活,这些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重走长征路上,印象最深的还有石厢子。
王素莉:叙永县的石厢子,当年红军在那儿住了三天,还赶上过春节,老百姓杀猪宰羊送给红军过年。
逄先知:石厢子那个驻地也是中央党政机关都很全,跟咱们在遵义会议看的差不多,有中央军委、政治部、宣传部、保卫部啊,都很齊全。我们那天特别看了一下毛主席跟王稼祥、张闻天他们住的一排小房子。
王素莉:您看,这就是那张参观的照片。您摸着毛主席留下的一枚铜元,这是当年毛主席住过三天之后留给房东的,交的房费,给了他铜元。房东舍不得花,又怕被土匪抢走,就把铜元钉进木头柱子里面藏起来,前些年修缮这间房子的时候发现了。当时您看到那个铜元的时候流泪了。
逄先知:是的,我当时特别激动,就说:毛主席您老人家在这里放着钱呢,我现在来摸一摸。
王素莉:我听到这儿的时候也落泪了,我们在那间屋子里滞留了很久。回想当年领袖和人民的关系,领袖爱人民,人民也爱自己的领袖,真是一种鱼和水的关系。
逄先知:共产党是靠着人民打天下的,这里面还有铁的纪律。毛主席住老百姓的房子,走的时候给你掏出3个铜元。这在当时来说是太金贵了,老百姓舍不得花,悄悄地藏了起来。当时我很激动地说:毛主席您老人家80多年前在这房子里住,把房租留在这里了,我今天来看看您了。当地那么多老百姓拥来,能看出他们对毛主席的热爱。
王素莉:我当时还说,真是切身体会到革命老区人民对毛主席的感情那么深。其实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我们共产党人从领袖到普通战士都有共同的革命理想,是为老百姓翻身求解放的,同时还有铁一般的组织纪律,这就是赢得人民群众对共产党、对红军支持的关键。
逄先知:其实中国革命胜利就是靠人民,没有老百姓支持,根本过不去那些坎儿。刚才说到突破乌江天险用的船都是老百姓造的,我们既没有材料也没人力,完全靠老百姓,如果没老百姓支持,乌江根本过不去。
王素莉:是的,如果没有当地老百姓支持连夜造竹筏子,突破乌江天险就不会有那么必胜的把握。今天在这里回忆我们重走长征路,重温红军长征精神,感受最深的还是在毛主席的英明指挥下,红军长征中创造出了史诗般的奇迹。您还记得我们爬娄山关的情景吗?
逄先知:当然记得,那是一段铭心刻骨的记忆。我们从早上就开始爬,爬到中间那个烈士纪念碑时你不让我上。我说,王素莉同志,我既然来了怎么能不上去呀?我这辈子可能就来这么一次,我一定要爬上娄山关,我一定要上去看看。
王素莉:后来您慢慢儿爬上去了,当时陪同的同志还说您是领导干部中最年长的登山者。我们爬上去以后,您站在上面就说:哎呀,在这里放眼望去,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及的难关啊!中央红军二战娄山关,把国民党打败,真的是太不容易了。
逄先知:我现在还能够回想起爬上娄山关的心情。娄山关战役打胜了,然后就是在遵义打了一个大胜仗。毛主席带领着红军凭借共同理想和大智大勇创造了人间奇迹。红军长征精神应该代代相传啊!
王素莉:所以,从娄山关下来以后更深切地体会到毛主席的博大胸怀和坚忍不拔的革命意志,就像毛主席诗词《忆秦娥 娄山关》中大气磅礴揭示的:“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逄老也一起吟诵)。毛主席指挥红军“四渡赤水”、南渡乌江、佯攻贵阳、直逼昆明、巧渡金沙江,摆脱了几十万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把敌人甩在后面,这么困难的情况下红军长征取得胜利。毛主席说:红军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这个胜利对我们今天来讲真的是有太大的启示意义了。在开启中国共产党“两个一百年”交汇的重要节点之际,我们面临着严峻的国际形势,这预示着还要有新的雪山草地要走,还有新的娄山关需要占领,还要“四渡赤水”,战胜各种各样预想不到的困难,所以我们必须要把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红军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继续发扬光大。我们今天采访您,跟您一起回忆我们重新走过的这段长征路,也是想请您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给我们说一说您的体会。
逄先知:我刚刚总结了长征最后取得胜利的四条经验:第一條是共同理想,最重要的是精神支柱,革命理想高于天,这是最根本的一点。第二条是严密的组织纪律,从上到下,从中央一直到最基层连队,我们党有一套完整的组织系统。第三条是毛主席英明正确的领导,就是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第四条是人民群众的支持。没这四条,长征走不下来,中国革命不可能取得胜利。所以为什么后来解放战争势如破竹呢?关键还是这几条。我们千万不要忘记当年长征精神啊。现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就想长征精神,咬咬牙就迈过去了。重走长征路,是我受教育最深的一次。
王素莉:您总结得这四条经验特别好。延安精神是从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这么发展而来的,今天仍然是我们用来凝聚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的精神源泉,是我们党、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您总结的四条经验,也是中国革命胜利的规律性经验,实际上都在延安精神中得到了继承和发扬。
逄先知:红军长征是举世无双的伟大壮举。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也是最壮烈、最惊心动魄、最有传奇色彩的一页。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政党都做不到,中国共产党,毛主席带领红军做到了。
王素莉: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开启新的100年的特殊年份,也是新时代的新长征,这个新的长征任务更艰巨,我们坚信在新长征途中,在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全国上下万众一心,凝聚力量,一定会把第二个100年的长征路走好。
逄先知:今年是我们党度过的第一个100年。这个100年确实很了不起。这个100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100年;是为了民族解放和复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100年;是依靠和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同心奋斗的100年;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与时俱进,不断开创新局面的100年;是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100年;是善于总结经验,发扬成绩,纠正错误,不断进步的100年;是在同强大的国内外敌人进行战争,同党内外各种错误思想斗争中锻炼和壮大起来的100年。这100年间,中国共产党从一个幼年的党发展成为拥有九千多万党员的成熟的党,把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成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新中国。这就是中国共产党100年的历史,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的主流和本质。
现在,我国已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迎接中国共产党的新的100年。
中国共产党永葆青春,中国共产党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