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1-05-17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乙肝患者乙型肝炎常规

郭 慧

(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河南 开封 475000)

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的一种肝胆系统疾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病变类型,具有传染性。慢性乙肝的发病率较高,治疗难度大,且有研究显示有20%左右的乙肝患者的可演变为肝硬化,5%左右的患者甚至会发展为肝癌[1],对人类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近年来有研究报道,对慢性乙肝患者予以优质的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疾病的临床进展,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2]。本研究对90例慢性乙肝患者进行了不同的护理模式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收治90例慢性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20年8月~2021年2月间收治患者作为常规护理组,2021年3月~2021年10月间收治患者作为综合护理组,每组各45例。常规护理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27~71(45.26±6.59)岁,病程3~13(5.71±3.24)年;综合护理组:男20例,女25例,年龄29~74(47.91.±7.13)岁,病程4~13(6.02±2.75)年。两组间基本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

1.2 方法

常规护理组予以患者生命体征检测,做好病房消毒,遵医嘱给予患者保肝及抗病毒药物治疗。综合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组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生活细节护理、健康宣教等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a)心理护理:倾听患者诉说,无条件支持患者,对患者的对于疾病的错误认知进行分析并积极引导患者,给予患者鼓励,告知良好心情对疾病康复的重要作用;每次诊疗检查和护理操作前,护士应向患者说明操作目的,提高患者对疾病及治疗的认知程度。b)饮食护理:根据营养师的饮食搭配,制定营养均衡的饮食手册,以低盐、低脂饮食为主,保证每日蛋白摄入量少于0.5 g/kg。进食前督促并协助患者漱口,每日了解患者的食量变化及营养情况。c)用药指导及健康宣教:每5 d开展健康宣教活动。①向患者讲解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日常自我管理及注意事项等,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②讲解用药安全,避免患者私自换药、停药,对治疗产生不利影响;③讲解慢性乙型肝炎最新治疗进展,缓解患者恐惧心理,增强治疗信心。d)生活细节护理:随时关注患者的身体情况。每日早晚2次对病房消毒,病房环境保持干净整洁,保证病房每日通风时间不少于20 min。

1.3 观察指标

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以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选择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I-74)评估,包括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四个方面。满分各以100分计,分值与患者的生活质量成正比。护理满意度分析包括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生活质量状况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分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例

3 讨论

慢性乙肝是发病率较高的一种传染病,现阶段主要以保肝及抗病毒治疗为主。该病治疗周期长,易反复发作,极易导致患者缺乏治疗耐心,产生负面心理,不利于疾病康复。因此,给予患者优质的护理干预对于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综合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实施的一种科学合理的临床护理模式[3]。本研究将予以常规护理与综合护理的两组患者比较发现,经不同模式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较护理前均有所改善,且综合护理组患者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达95.55%高于常规护理组的77.78%。罗立诗等[4]的研究也发现综合护理干预可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其选用的SF-36生活质量调查表不同,本研究选用GQOLI-74量表评估生活质量,虽然二者的评量维度存在一定差异,但都说明综合护理干预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意义。此外,唐佑春等[5]研究发现营养护理联合分层次同样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自护能力。

总之,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乙肝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明显改善,满足了患者的护理需求,值得进行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乙肝患者乙型肝炎常规
乙肝患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获益
常规之外
乙肝患者的中西药纠结
六个就诊误区 让乙肝患者“二次受伤”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与治疗
别受限于常规
常规培养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乙肝患者HBV载量与IgA,IgG,IgM及C3,C4相关性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6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