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与MRI对隐匿性股骨颈骨折的诊断价值
2021-05-17刘贵超李帅星张荣曜贾少志
刘贵超,李帅星,张荣曜,贾少志
(南阳市骨科医院,河南 南阳 473000)
研究显示,2%~10%的股骨颈骨折无法在X线检查中得到清晰观察,需要进一步的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这些骨折被称为隐匿性股骨颈骨折[1]。股骨颈骨折主要表现为髋关节局部疼痛、活动受限,但由于常规X线检查无法有效及时发现,导致患者错失最佳治疗时机。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早期诊断得到显著提高,而早期诊断有助于及时制定治疗策略,控制疼痛并缩短住院时间[1,2]。目前指南指出,若骨盆前后位和髋部X线检查呈阴性,但临床医生如果怀疑髋部骨折,则患者应该进一步行多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和高场强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3,4]。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多层螺旋CT与MRI对隐匿性股骨颈骨折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南阳市骨科医院2015年6月~2020年3月共收治隐匿性股骨颈骨折患者95例。95例隐匿性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男55例、女40例,年龄25~71岁,平均(56.26±4.41)岁。95例隐匿性股骨颈骨折患者经关节镜或手术确诊66例股骨颈骨折(69.47%)。本研究患者及家属知晓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所有隐匿性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MSCT)和MRI检查。MSCT:GE 16排CT520Pro,德国西门子公司64排SOMATOM go.Top CT,患者取仰卧位,扫描仪管电压调整至100~120 kV,自动毫安秒,矩阵512×512,间距:2.5 mm,层厚:3~5 mm,螺间距调整:1~3 mm;
MRI:飞利浦ingenia 1.5 T超导磁共振成像仪,选用SE序列T1WI:TR 500~550 ms,TE 10 ms,FSE序列T2WI:TR 3 500~4 000 ms、TE 90 ms,短时间反转恢复序列(STIR):TR 1 600 ms,TE 30 ms,TI 100 ms,分别行冠状、矢状、横断位扫描,层厚4 mm,间隔4 mm,矩阵256×256。
1.3 观察指标
隐匿性股骨颈骨折诊断标准:存在明确外伤史,髋部疼痛且运动受限;X线检查未见明确骨折线,经CT扫描出现骨小梁或骨皮质断裂现象以及骨折片移位可以判断为隐匿性骨折;在MRI检查中,存在骨小梁或骨皮质中断,T1WI髓腔内条状低信号,边界不清,且T2WI为高信号情况,骨折处周围有水肿或有出血高信号,并且图形中出现无规则的杂乱的点状信号,则可以诊断为隐匿性骨折。所有图像均经2~3位诊断经验超过5年的放射科医师共同分析得出诊断意见,若诊断不一致再请高年资主任医师进一步核实。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见表1-3)
表1 MSCT诊断隐匿性股骨颈骨折情况 例
表2 MRI诊断隐匿性股骨颈骨折情况 例
表3 MSCT和MRI诊断隐匿性股骨颈骨折准确度比较
3 讨论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进步,以多层螺旋CT与MRI为代表的高分辨检查方法被应用于细微骨折的鉴别诊断。MRI被认为是诊断隐匿性股骨近端骨折的有效手段,MRI可以显示良好的组织分辨率,通过多序列、多平面成像观察骨小梁断裂造成的髓腔局限性出血、水肿等情况,能清晰显示断裂的骨折线,在诊断隐匿性股骨颈骨折方面具有显著优势[1,3]。然而,MRI并非在所有医院均可用,并且其价格昂贵,对于意识模糊和装有心脏起搏器的患者是禁忌使用的。多层螺旋CT具有分辨率高、扫描时间短、速度快等优势,结合多种后处理技术有效显示骨折线走行、骨折移位、嵌顿和周围组织受累情况。此外,多层螺旋CT扫描覆盖范围大,能够清晰显示骨、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病变情况,且无影像重叠[5]。本研究对隐匿性股骨近端骨折患者在48 h内接受了紧急MRI或CT检查。结果表明,95例隐匿性股骨颈骨折患者经关节镜或手术确诊66例股骨颈骨折(69.47%)。其中MRI诊断隐匿性股骨颈骨折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高于MSC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本研究中接受MRI或CT检查的患者均未在重复行扫描检查或进一步的其他检查。有研究比较CT与MRI在早期诊断隐匿性股骨颈骨折中的作用[2,3]。结果表明,CT扫描中66%的患者出现误诊,并认为MRI诊断价值更高,因为MRI检查还可以有效识别软组织损伤。其他研究也指出,由于体积效应和邻近关节积液及运动伪影,MRI可能存在漏诊可能,而这可以通过CT检查发现[4]。但由于CT扫描更适用于轴向平面,这可能导致无移位的部位隐匿性股骨颈骨折漏诊。本研究结果表明,CT和MRI均可以较好的诊断隐匿性髋部骨折,但MRI诊断隐匿性股骨颈骨折准确度最高。
综上所述,MRI对诊断隐匿性股骨颈骨折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高于多层螺旋CT,有时需要结合临床多种影像检查综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