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豫西沟域经济中的林下养殖

2021-05-17蔡海霞洛阳农林科学院

中国农村科技 2021年4期
关键词:土鸡养殖经济

文/蔡海霞 洛阳农林科学院

“沟域经济”以农业区域经济和流域经济为基础,结合山区的发展现状和特点,兼顾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沟域经济是破解丘陵山区发展难题,推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促进农业农村深度变革的一种经济新模式。

豫西地区以丘陵山区为主要地貌特色。以洛阳市为例,素有“五山四岭一分川”的地形地貌,沟域面积达到市域总面积的21.1%。洛阳市在2017年创造性地提出了“发展山区特色产业,建设豫西沟域经济示范区”的重大专项工程。通过近几年积极探索,集中培育了53个绿色生态、产业融合、特色鲜明的沟域经济示范区,闯出了豫西山区乡村振兴的新路子。现有沟域经济产业多以混营为主,产业分布数量从高到低分别是旅游服务业、林果种植业、餐饮住宿业、养殖业、工业。其中,林下养殖是沟域经济中林果业、养殖业、特色种养业等多行业有机融合的模式之一,也是沟域经济发展中的主力军。在发展沟域经济过程中,因地制宜开展林下养殖,既提高养殖效益,又发展了林、果业经济,实现多重经济效益,同时实现“以林养牧、以牧促林”的生态循环,促进沟域经济更好发展。

洛阳市沟域经济林下养殖现状

林下养殖是丰富和发展沟域经济的重要手段。林下养殖可以充分利用好草坡、林地、果园等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以散养、放牧、舍饲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林下畜禽养殖,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兼顾观赏、休闲、生产,促使沟域经济不同发展模式细化纵深。

洛阳市先后建成的市级沟域经济示范带和县级沟域经济示范区,促进了以林果业为主的特色产业快速发展,栽植果树以苹果、梨、樱桃、石榴、核桃等为主,原生态林木以刺槐、杨树为主,大面积的林果木为林下养殖提供了有利条件。

洛阳市现有的林下养殖模式主要是林禽模式,主要在刺槐林、核桃林地、苹果林地进行,以林下饲养土鸡为主,品种有芦花鸡、黑凤鸡、卢氏鸡、北京油鸡等土鸡品种,采用散养加补饲的饲养方式,经济收入依靠出售土鸡、土鸡蛋。个别兼具旅游休闲为主的区域会饲养少量鹅及珍禽(孔雀、鸵鸟、火鸡等)。

除此之外还有林畜模式,以林下饲养肉牛为主,品种主要是当地黄牛、西杂牛、夏杂牛等。其规模大小不一,60头~200头的规模占多数,饲养方式以放牧+舍饲为主。嵩县饭坡镇沙坡村的乾舜农业产业园,从青海引进西门塔尔公牛牛犊,经育肥后出售到广东,当前行情下,效益可观。引进300~400斤重的公牛犊,通过10个月的饲喂,可达1600~1700斤,根据目前牛肉价格行情,每头育成牛售价近3万元,从前期销售情况看,每头纯利润在5000~8000元。三门峡市林下养殖利用林地面积27万亩,主要养殖鸡、鸭、鹅、牛、羊、猪、蜂等,林下养牛、羊等牲畜以农户散养为主。

沟域经济中林下养殖存在的问题

对林下养殖认识不够,饲养管理随意、粗放。根据对洛阳部分林下养殖调查,相比于舍饲养殖,林木确实能为鸡只提供一个清凉舒适的饲养环境,但养殖户为了管理方便,将林下散养活动空间限制在较小的范围,缺乏林下草地管理计划、轮牧放牧计划、载养量规划等,导致部分林下杂草采食过度,出现裸露的土地,而圈养地周边杂草没有得到合理应用。此外,鸡只饲喂补饲精饲料数量不规范,饲料配方不科学,鸡只脱羽严重,部分成鸡秃尾巴,影响了土鸡的商品价值与鸡肉品质,收益大打折扣。林下牛羊养殖除常规放牧外,经调查发现养殖场存在青贮品种少、青贮原料质量差、饲料霉变和二次发酵等问题,严重影响养殖效益。

缺乏专业养殖技术,标准化、规模化程度低。林下养殖涉及饲养、疫病防控、种植、饲草饲料、环境控制等多门学科,对养殖从业人员的技术要求更高,但受客观条件的限制,从业人员学历低,文化程度不高,养殖水平上参差不齐,有的仍然靠自然饲养,养殖技术严重缺乏,更谈不上养殖专业化。畜产品产量低,生产周期长,饲养成本高。养殖设施不规范,随意性强,畜禽品种的选择、饲养管理技术、疫病防治等没有形成标准化。

流通销售不畅,缺乏品牌意识,市场占有率低。目前,各地林下养殖以饲养土鸡为主,生产土肉鸡和土鸡蛋,但多数企业品牌意识淡薄、缺乏品牌打造,养殖过程中往往偏重数量,忽视品牌的溢出效应,销售包装不规范,规模效应不佳、品牌营销水平低,缺乏市场流通、品牌营销、生物安全技术体系。

养殖基础设施简陋,无法达到生态养殖。林下养殖区域,多数地方偏僻,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多数鸡舍比较简陋,防暑保暖设施不全,严重影响到雏禽的成活率。林间乱放散养,消毒与防疫工作难度大,温度、湿度都难控制,极易诱发球虫病与鸡白痢等疾病,使先进的饲养技术无法推广,制约着林下养殖向生态高效发展。

沟域经济中林下养殖今后的发展建议

加大对沟域经济中林下养殖的扶持力度。林下养殖与传统养殖相比,是一种新型养殖模式,是丰富畜牧业内涵、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在沟域经济中发展林下养殖对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促进农业增效、实现农民增收、维护农村生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对林下养殖业的扶持力度。

扶持可通过财政补贴、政策宣传、技术指导等方式进行。财政部门通过制定养殖贷款、林下养殖补贴等政策来提升农户发展林下养殖的积极性;农、林、畜牧部门应大力宣传林下养殖对生态文明建设及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加强对农户林下养殖技术的指导和培训。尤其是近些年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以来,在沟域经济发展中活跃着大量的科技特派员,这些科技特派员有能力肩负起技术指导、技术培训、技术推广的任务,加强技术培训。科技特派员可通过现场指导、专题讲座等方式进行林下草地人工建植、科学放牧、散养土鸡优化防疫技术、土鸡高产养殖技术、肉牛饲草料青贮、肉牛育肥等技术培训,让林下养殖成为沟域经济发展中的新亮点。

科学规划林下养殖模式。沟域经济中现有的以林下养殖土鸡最常见。在沟域经济发展中,还要因地制宜,不断挖掘林下养殖新种类、新品种,积极引导农户发展具有特色、高效的林下养殖模式,力求多种林下养殖模式并存,改善模式单一的现状。例如位于渑池的河南尚华农业有限公司林下饲养的五黑鸡和鸡蛋,因品种独特,产品风味浓郁,具有较好的市场竞争力。

规范各类林下养殖技术。首先,场地选择要符合环保要求,养殖场所在的林果地,必须要离主要公路、河流及饮用水源地等达1千米以上,如放养场地为国家公益林地,在建设时不能随意砍伐林木,并且需要到林业部门咨询相关规定和备案;此外,养殖区地势应高燥平缓,避免山洪危害,可建造经济实用的大棚用作禽舍,用草帘或彩钢瓦覆顶,下垫草料,有条件的用木条做成漏板,更便于卫生管理。牛舍地面要建成中间高两边低,方便粪污的清理;最后,对不同林下养殖畜种选择、养殖数量、放养密度、轮换牧计划、科学补饲、疾病预防等方面要有可行制度与实施,平时注意观察畜禽的精神状态、采食、饮水、粪便等是否正常,禽类的产蛋情况、畜类的繁殖情况、防疫和治疗用药情况、消毒情况、病亡数量及无害化处理情况等要有详细的登记记录。

发展龙头带动,打造品牌特色。充分利用沟域经济发展机遇,突出特色,打造品牌。大力发展龙头企业,打造林下养殖示范基地,建立健全与农林利益联结机制,促进林下养殖适度规模化发展,实施品牌战略,打造林下养殖品牌,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建立区域化的林下养殖营销模式,完善销售体系。随着各地沟域经济的发展,在政府的正确引导和合理规划下,林下养殖将受到产业内部的高度重视。消费者绿色消费理念不断提升,对林下养殖的健康绿色产品消费比重将会逐步提升。但多数养殖户采取的还是“摆地摊式”和批发给经销商的传统销售方式,缺乏品牌效益,销售量与销售价格较难上去,养殖户常陷入“养殖容易销售难”的困境。要规划好销售渠道,建立区域化的林下养殖营销模式,尽量缩短中间环节,增加养殖利润。可以通过进小区宣传,采用试吃、参观农场、返利销售等方法赢得客户认同形成稳定客源。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平台,介绍当地的林下养殖产品,举办展示展销活动,吸引大众关注、扩大消费群体。同时,吸引批发商、电商企业、大型超市直接对接,多渠道拓宽林下养殖产品的销售渠道,建立区域化的林下养殖营销模式,逐步完善销售体系。

加强林下养殖对生态环境影响的防范。在沟域经济中发展林下养殖,一定要提高养殖管理人员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加强对养殖、管理人员环境保护意识的引导与培训,相关管理部门加强对养殖场的检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整改。发展一定要适度,要遵循轮牧轮休制度,让土地植被休养生息。同时,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利用生物技术、创新技术,有效解决畜禽排泄物过多堆积而造成的污染问题。

林下养殖是多种资源的再整合利用,是一种高效的生态农业模式,市场潜力巨大,发展空间广阔,具有周期短、门槛低等特点,受到养殖户的广泛认可。在沟域经济发展中,因地制宜、环保优先、特色鲜明地发展林下养殖,既可充分利用林木果园,又能增加养殖收入,提高土地利用率。因此,发展林下养殖对沟域经济的发展必将是一个有力推动,对巩固脱贫攻坚、繁荣农村经济、实现乡村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土鸡养殖经济
青山绿水 健康养殖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开发林下养殖吃上瓢鸡“产业饭”
红螯螯虾的养殖技术
黄颡鱼养殖,不变不通
张碧林养土鸡名堂多
哪些土鸡品种长得快来钱快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土鸡文化节”贺新春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