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动三思维”打好疫情防控宣传攻坚战
2021-05-17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如何通过一系列举措打赢舆论战线上的宣传攻坚战?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既有一线战场上的阻击战,也有舆论战线上的宣传攻坚战。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宣传报道组和全院员工共同努力,打赢了这场宣传攻坚战,达到了宣传典型、弘扬精神、展示风采、光大品牌、凝聚人心、英勇战“疫”的目标,为实现疫情防控和复工复诊“两战双赢”提供了有力的舆论支撑和思想保障,为提升医疗湘军影响力和百年湘雅美誉度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宣传工作的重要性
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指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突发性、公共性、紧迫性、严重性等特点,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更是具有起因不明晰、后果不可测、影响范围广、处置更艰巨复杂等特点,舆情态势更为复杂,对相关信息传播的及时性、大众性、互动性等也有较高的要求。
因此,在此类事件中,宣传工作需要通过创造良好舆论环境,发挥消除社会恐慌、增强社会信心、凝聚社会共识的重要作用,从而筑起群防群治的钢铁长城。医院作为抗疫一线和患者救治的“主战场”,更有责任发挥自身优势,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一是消除社会恐慌情绪,组织权威专家开展健康科普、疫情形势及防控措施的解读,回应社会关切,让公众能理性客观地看待疫情带来的各类风险,并增强防范意识;二是提振社会抗疫信心,聚焦疫情防控、患者救治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和进展,大力开展正面宣传,增强广大人民群众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坚定信心;三是科学引导正面舆论,通过与主流媒体强强联手,牢牢把握舆论引导主动权,全力拓宽主流、疏导支流,形成正面舆论强势,凝聚全社会的抗疫合力。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注重将医务人员职业精神、医院的硬核实力和文化潜移默化地融入宣传报道中。
“四动”打好疫情防控宣传攻坚战
闻疫先动,吹响“冲锋号”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突然暴发、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等特点,容易迅速引起社会各界关注,并且公众急需获取真实、正确的信息,否则极容易衍生出“信息舆情”,甚至引发社会动荡不安。因而,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应急宣传工作迅速反应、正确引导,就显得格外重要。
早在湖南省启动一级响应之前,湘雅医院就已启动宣传应急响应,先声夺人,迅速占领舆论主阵地。
一是成立组织机构。第一时间成立宣传报道组,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敏锐的新闻敏感性,按照医院党委部署、宣传部门推进、全体员工参与的原则,迅速启动宣传应急响应。
二是保障人员到位。自2020年1月24日起,宣传部门全员取消休假坚守岗位,自觉倡导每人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保证新闻宣传的时效性和质量。
1 中央广播电视 总 台《 新闻联播》采访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吴安华教授。
2 湘雅医院宣传工作组部分成员。
3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支援湖北国家医疗队凯旋。
4 大年三十,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院长雷光华亲临隔离病房指导防控工作。
三是科学引导舆论。在省委宣传部《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宣传工作的紧急通知》精神的指导下,医院召开疫情宣传及舆论引导专题会议,迅速制定相关制度,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开展24小时专项舆情监测,做到言论有自由、宣传有纪律、发声有要求,做到忙而有序,审稿严谨出精品。
四是占领舆论阵地。医院官方“一报一网两端三微多号”全媒体平台聚焦发声,党委宣传部于1月27日出台宣传工作方案、开辟“众志成城战疫情”专栏,为宣传攻坚战制定了全面、科学、清晰的作战线路图,此举在全国医疗机构当属最早,也是湘雅战“疫”宣传攻坚战的制胜法宝。
谋定后动,举好“指挥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宣传工作而言,充分的顶层设计和准备无疑非常重要。湘雅医院制定了主题突出、各有侧重、操作性强的宣传方案,做到点面结合、重点突出、亮点纷呈。
一是主题突出。围绕“一个主题”集中传播,聚焦“六个湘雅”的硬实力和精神内核;传播“多线并行”不留死角,全方位持续深化核心技术开展、战能实力升级、精益人文护理、医患友好互助、受援院方评价、同盟战友合作、院内抗疫实力、后方援军支持等话题策划,产生了一系列有显示度的报道,如人民日报和中青报《四大天团会师武汉!网友:王炸来了,中国必胜!》、新华社《百年抗疫“老兵”,这家知名医院赴鄂支援有何绝招?》、央视新闻联播1分35秒专题报道吴安华教授《让党旗在疫情防控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等。
二是各有侧重。紧密结合防控形势,根据不同阶段的舆情特点和公众需求,通过不同话题设置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持续发挥“播种机”和“助推器”的作用。疫情初起阶段,聚焦防控科普宣教及措施,降低公众的恐惧感,如在全国率先推出防护科普视频,受到新华社等30余家媒体关注;疫情吃紧阶段,聚焦支援湖北逆行战士出征,展现百年湘雅的责任担当,如人民日报《莫名感动!这些“天团”会师武汉》登上当日微博热搜首位;攻坚克难阶段,聚焦重症救治成效,展现医疗湘军的硬核实力,提振战“疫”信心,如经济日报《“协和”里的“湘雅”,他们这样战“疫”!》;决战收官阶段,聚焦坚守一线的大爱精神和医患间的温情互动,如央视专题《“临时家属”:我就是你的亲人》。
三是可操作性强。分条线专人对接,确保无遗漏,涵盖了院内、湖北、省内专家等各个方面,院内官方平台共发布近千篇报道,实现宣传报道全面覆盖、多点开花。提前规划一系列主题产品,及时搜集相关素材,如推出“你的笑脸,坚守的誓言”创意拼图,以及“抗疫态度片”《坚信爱会赢》、“抗疫实力片”《力量》、“概念片”《定风波》、“抗疫总结片”《较量》等系列视频。抗疫后期结合医院12个抗疫工作组的阶段性总结推出湘雅战“疫”经验宣传产品等。
全员行动,奏响“集结号”
构建了联防联控“大宣传”工作格局,迅速建立一支“战地记者”队伍,充分调动一线人员报送线索和搜集素材的积极性。
一是建立“战地记者”队伍。选拔媒介素养高的一线医务人员作为通讯员,建立工作微信群,党委宣传部安排专人“一带多”分条线对接,指导实战,在选题策划、素材搜集、文字撰写、影像拍摄等方面进行专业指导。
二是发挥先锋模范引领作用。兼顾好“全面发声”与“重点聚焦”,注意塑造典型人物形象,发挥先锋模范引领作用。央视“新闻1+1”栏目15分钟直播连线吴安华教授、央视“战疫情”25分钟直播专访艾宇航教授、央视“今日关注”和中国教育电视台连线钱招昕主任,展现了湘雅医院专家在专业领域的权威性;中国纪检报头条推出《白衣在身 铁纪在心——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援鄂医疗队纪检委员群像》专题报道。
医媒联动,打好“组合拳”
疫情宣传中,主流媒体发挥的是中流砥柱和定海神针的作用,医媒联动,强强联合,发出了权威声音、扩大了传播效果。
一是加强与主流媒体协作。一方面,积极对接媒体报题,根据媒体需要主动提供“原材料”,并提前策划亮点,为报道增添“调味剂”。如出征前,提前向媒体“剧透”有新闻感的话题,如援塞抗疫队友、光头战士等,提前布置队员全程直播,提供全方位的报道素材。另一方面,主动向媒体报送亮点,如提出“临时ICU”“因地制宜小发明”“临时家属”等单凭标题即爆出亮点的主题,吸引媒体的报道注意力。
截至2020年5月24日,湘雅医院在主流媒体上共发布73520篇疫情相关报道,其中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广播电视总台等央级媒体1824篇。人民日报等报纸专题报道64次,新华社专题报道244次,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开展了13个专题55次报道,学习强国全国平台推送5次。新华社英文网站、中国国际电视台、凤凰网等向境外推出多篇英文报道。省级媒体4138篇,湖南卫视、红网等媒体开通专栏系列报道。
二是强化全媒体融合传播。借助主流媒体的新媒体平台,发出互联网湘雅“最强音”,如央视新闻客户端“战疫情”25分钟直播专访吴安华、艾宇航教授。医院官方“一报一网两端三微多号”全媒体平台,一方面齐发力共振,另一方面因平台而制宜,设专题而创优,实现个性化、精准化、全面化。医院官方新媒体平台单篇最高阅读量达1700万,其中官方微博话题两次登上微博热搜,官方抖音“95后最美情话”被央视新闻联播抖音转发。
“三大思维”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宣传能力
一是受众思维。要主动回应受众关切,根据舆情发展态势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舆论引导。在此基础上,应组织专家开展常态化的、有针对性的健康传播,有助于提升公众的健康素养,以及对相关信息的甄别能力,以便避免出现恐慌或被虚假信息误导。
二是品牌思维。将医务人员职业精神、医院的硬核实力和文化潜移默化地融入宣传报道中,既有助于展现医务人员形象、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又可以“化危为机”,发挥医院的品牌优势,展示医院的公益担当和实力,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医院品牌美誉度。
三是联动思维。进一步完善与媒体的联动机制,携手主流媒体“借船出海”扩大传播影响力;完善院内通讯员培训机制,充分发挥兴趣爱好者、自媒体的力量,引导其正确、有效发声,形成抗疫的强大精神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