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生关怀能力与组织关怀氛围的相关性研究

2021-05-17杨欢吴琼肖琛嫦

智慧健康 2021年7期
关键词:勇气关怀人文

杨欢,吴琼,肖琛嫦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湖北 武汉 430038)

0 引言

人文关怀已经成为护理学科的本质和核心,人文关怀能力是护理人员必须具备的职业能力[1]。研究表明,护士的人文关怀能力可通过长期特定的教育培养形成[2]。而人文关怀教育实施的关键是教师,教师对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可产生积极影响。面对护生的成长需要,教师就是关怀者[3]。教师对护生的关怀行为能够提升护生的学习和沟通能力,潜移默化培养护生的关怀能力;而护理教师对护生的非关怀行为则会明显降低护生对专业的兴趣,不利于护生关怀素养的形成[4]。在实习过程中,带教老师对护生的帮助、尊重等人性化的关怀支持行为,有助于护生将其外显为对患者护理过程中的关怀行为[5]。目前对于教师关怀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临床带教老师关怀行为对护生的影响,较少涉及高校教师的关怀行为对护生关怀能力的影响。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高校教师组织关怀行为与护生关怀能力之间的关系,为提高护生人文关怀能力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于2019年3月到5月进行,采取方便抽样的形式,抽取武汉地区某大学护理专业502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纳入标准:全日制护理专业在读学生;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排除标准:休学状态。

1.2 研究方法

1.2.1 调查工具

1.2.1.1 一般情况调查表

自行制定,包含调查对象的年龄、性别、年级、学历层次、生源性质以及是否参与社团。

1.2.1.2 关怀能力评价量表

本研究采用Nkongho[6]开发编制的关怀能力评价量表(Caring Ability Inventory,CAI),选取许娟修订的汉化版本[7]:包括认知、勇气和耐心3个维度;采用Likert7级评分制,“完全反对”为1分,“完全同意”为7分;CAI分值范围为37~259分,得分越高,表示学生的关怀能力越强。根据变量在常模缺乏的情况下,以M±SD为根据,将所测人群分为高、中、低3种类型观点[8]。预调查,选取50名在校护理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该量表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0.90。

1.2.1.3 教师关怀氛围问卷(Organizational Climate for Caring Questionnaire,OCCQ)

该量表由Hughes教授研制,旨在评价师生互动过程中护生感知到的教师关怀氛围[6],选用邱萍萍汉化版本[9]。根据研究需要,本次调查选取了30个条目,量表采用Likert6级评分,“非常不同意”为1分,“非常同意”为6分。本研究预调查测得该量表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0.97。

1.2.2 调查方法

本调查研究采用随机抽样调查,研究者组织各班级辅导员接受调查事项培训,调查前获得护生知情同意,由各班级辅导员组织学生完成问卷填写,通过问卷星发放问卷,回收有效问卷502份。

1.2.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计量资料;采用频数、构成比描述计数资料;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分析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相关因素;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法探究影响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主要因素。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结果

502名护理人员的年龄为19.25±1.33岁,男40名(7.78%),女462名(92.22%);理科生180名(35.93%),文科生322名(64.07%);护理本科生154名(30.70%),护理专科生348名(69.30%);大一170名(33.90%),大二224名(44.71%),大三102名(20.30%),大四6名(1.20%);有社团经历349名(69.46%),无社团经历153名(30.54%),见表1。

2.2 不同人口学背景特征护生人文关怀能力评价结果比较

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护生性别、所在年级、学历层次、生源性质,对于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社团经历对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不同人口学背景特征护生人文关怀能力评价结果比较

2.3 护生感知的教师关怀氛围与护生人文关怀能力比较

见表2。分析表2可以得到,护生感知到教师不同程度的关怀氛围,对其关怀能力、关怀认知、关怀勇气和实施关怀的耐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感受到教师的关怀氛围越浓,关怀能力、关怀认知、关怀勇气和实施关怀的耐心得分越高。

表2 护生感知不同教师关怀氛围下关怀能力的比较()

表2 护生感知不同教师关怀氛围下关怀能力的比较()

2.4 护生感知的关怀氛围与人文关怀能力的相关性

见表3。护生关怀能力与组织关怀氛围、教师关爱氛围、对关怀的熟悉度具有相关性(P<0.05)。

表3 护生感知的关怀氛围与其人文关怀能力的相关分析结果(r)

3 讨论

3.1 护生人文关怀能力整体较弱,实施人文关怀缺勇气

医院与病人关系的和谐发展除了医生的技术外,护理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系统评价发现:病人住院期间的满意度与护士关怀行为出现的频率和关怀程度有着直接的相关性[10]。调查显示,不同背景的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差异较小;护生对人文关怀的认知、实施人文关怀的勇气及耐心均低于国际常模。这与张慧琳[11]等对于医院新入职护士关怀能力的评价结果一致。护生实施人文关怀的勇气得分低于对关怀的认知和实施耐心维度,表明护生主动关心他人的勇气较弱。护生人文关怀勇气的不足,可能于当下护生培养计划中人文课程设置相对较少,学生对于人文关怀的认知熟悉程度不够有关;且缺乏人文理论实践转化的机会和场所,因此学生不能将学到的人文知识进行理解应用。如何让护生能够有勇气实施人文关怀,提高护生关怀自信,这是未来值得探讨的问题。

3.2 营造组织关怀气氛,熏陶护生关怀情愫

组织和谐友爱的氛围可影响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调查表明,护生在高组织关怀氛围下,关怀能力、关怀认知、关怀勇气和关怀耐心都高于中、低氛围组。但86.9%的护生现处于中、低组织关怀氛围状态中。组织关怀氛围能够对护生形成正向引导,帮助护生形成关怀病人的勇气。组织关怀气氛与护生关怀能力3个维度之间具有相关性,与护生对于人文关怀的认知能力关联性最为密切。本调查还显示,学校、教师、家庭、朋友的关怀,对于护生关怀能力的形成也具有相关性。金晓欢等[12]的研究结果也显示,学校的关怀氛围、实习护生对于医院的关怀感知都会对护生的关怀品质的形成有显著影响。关怀并不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品质,它是一种社会品质,是在教育和环境的影响下,通过学习和实践经验慢慢建立起来的。因此,各护理院校,各班级应当注重人文关怀氛围的建设,促成教师对学生关怀的典范作用,营造浓郁的组织关怀氛围,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情怀。

3.3 创新关怀学习形式,推崇关怀价值

多元线性回归结果发现,除了组织关怀氛围、学校关怀氛围对于护生的关怀能力有影响外,护生对于人文关怀的熟悉程度对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养成也有影响。孙海春[13]等研究表明,护理人文关怀教学使护生能够自主学习人文关怀知识,自觉为服务对象实施人文关怀。接受过人文关怀培训的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得到有效提高[14]。因此,护理院校除了增设人文课程外,还可通过邀请人文护理专家举办人文关怀讲座、开展人文关怀主题的志愿者活动等多种形式,让护生体会到人文关怀能够让护理变得有温度,给患者带去温暖。从而更好地领悟关怀精神,崇尚人文关怀,形成人文关怀的护理思维。

4 小结

本次研究发现,护生的整体关怀能力仍然较弱,学生缺乏实施关怀的勇气,浓郁的组织关爱环境有助于护生关怀能力的形成;学生对关怀内容的熟悉程度,有助于提高护生关怀能力。护生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时应形成系统的人文关怀教学计划,创新人文关怀的学习形式,让关怀教育贯穿于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始终,营造人文关怀大环境,让护生形成人文关怀的护理思维。

猜你喜欢

勇气关怀人文
人文
寻找勇气
勇气何来?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人文绍兴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人文社科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前行的勇气
“勇气”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