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剧脸谱

2021-05-17张晓云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2021年42期
关键词:脸谱京剧绘制

张晓云

脸谱是一种凝聚中国文化特色的特殊化妆方法。由于每个历史人物或某种类型的人物都有一个大概的谱式,就像唱歌、奏乐都要按照乐谱一样,所以称为“脸谱”。

京剧脸谱深受广大戏曲爱好者喜爱,已经被大家公认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标识之一。

追本溯源

脸谱是中国传统戏曲演员舞台演出时用到的一种妆容。不同角色的脸谱不一。扮演“生”“旦”的演员面部妆容较简单,略施脂粉,称“俊扮”“素面”“洁面”。而“净行”与“丑行”角色面部绘画比较复杂,特别是“净”,都是重施油彩的,图案复杂,称“花脸”。而“丑”,因其扮演戏中角色时在鼻梁处抹一小块白粉,故俗称“小花脸”。

在四川成都以北,古蜀“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文物中,有几十个青铜面具,是距今4000年前的古蜀王鱼凫主持祭祀礼仪时的用品;北齐兰陵王长恭,生性勇猛、武功高强,但相貌俊美,他打仗时总会带上面具,以助其威。据《旧唐书·音乐志》记载:“北齐兰陵王长恭,才武而面美,常着假面以对敌。尝击周师金墉城下,勇冠三军,齐人壮之,为此舞以效其指挥击刺之容,谓之《兰陵王入阵曲》。”这是齐人对表演兰陵王戴面具击敌乐舞的记载。后来,随着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戴面具演戏越来越不利于演员呈现面部表情,于是艺人们就用粉墨、油彩、锅烟子等直接在脸上勾画,脸谱这一艺术形式也由此诞生。

艺术表现

京剧脸谱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变形、传神、寓意三个方面。

脸谱的变形一般包括两层意思,一是离形,二是取形。离形,就是不拘泥于生活的自然形态,敢于夸张、装饰;取形,就是要讲究章法,把脸部一些重要部位的色彩、线条,巧妙地组织、归纳到有一定形态的图案中来。

传神是说脸谱要性格化。脸谱的性格化,就是要表现出符合角色性格的基本神气,是脸谱的色彩和纹路的综合效果。演员的面部表情虽然可以增添脸谱的神态,但不能完全突破这种局限性。这就是京剧脸谱不可能一个人物只有一种勾法的基本原因。如钱金福勾的张飞的笑脸,很适合于《芦花荡》;而演《战马超》,尚和玉强调张飞威猛的勾法就更合适些。

寓意往往離不开取形。脸谱中有许多取形,既是装饰手法,又是象征手法。脸谱的创作过程往往带有浓厚的民间想象成分。想象本身就有积极与消极之分,这些都会反映到脸谱的象征手法中来,这就需要我们加以鉴别。

所以,正确地区别脸谱中的精粗美恶,发扬其精华,剔除其糟粕,乃是提高戏曲表演艺术的重要环节之一。

历史沿革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提起这首歌,相信同学们都不会感到陌生。中国自古以来就崇拜五行五色,这里的五行指:金、木、水、火、土,相对应的五色分别是:白、黑、青、赤、黄。“青”就是我们常说的蓝色,“赤”就是红色。这一学说,在脸谱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京剧脸谱的勾绘是以生活为依据的,也是对生活的高度概括。如生活中常说的人的脸色,晒得漆黑、吓得煞白、臊得通红、病得焦黄等,既是剧中人物心理活动、精神状态的揭示和生理特征的表现,又是脸谱的色彩、线条、纹样与图案最终确定的依据。

脸谱虽然来源于生活,但又是对实际生活的放大、夸张。演义小说中对历史人物夸张、形象的描写,也是京剧脸谱的来源。如关羽的丹凤眼、卧蚕眉,张飞的豹头环眼等,所有这些描写,都被戏曲化妆所吸取,在京剧舞台上进一步呈现。

京剧脸谱在创作与发展的过程中来源众多,除上述外,还有以下几种——

1.借鉴生活中血统遗传的原理。如张飞之子张苞,孟良之子孟强,焦赞之子焦玉,尉迟敬德之子尉迟宝林等人物,皆袭用其父脸谱,约定俗成,渐成定例。

2.依据剧中人物姓名;附会色调,确定脸谱。如齐桓公因名“小白”而勾白脸;青面虎因“青”字而勾绿脸;浪里白条张顺因“白”字而勾白脸;黑风利、乌成黑等因“黑”字皆勾黑脸等。

3.以讹传讹,一些剧中人物的脸谱来源于“讹传”,加以附会。如文天祥之“文”因与闻太师之“闻”同音而勾红脸;钢属黑色,因循京剧旧例,凡性格猛烈刚强之人多勾黑脸,如《草桥关》中的姚刚、《庆阳图》中的李刚,均因名字中有“刚”字而勾黑脸(京剧界素有“三刚不见红”之说);《八蜡庙》中的关泰、《收关胜》中的关胜,仅因与关羽同姓而勾红脸。

匠人匠心

76岁老人朱建南坚持脸谱绘制

步入朱建南的画室,一整面的脸谱墙格外令人震撼,记者脑海中马上回想起《说唱脸谱》的旋律:“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

今年76岁的朱建南,与脸谱的缘分始于30多年前。当时,他家中有两位亲戚在湖南省京剧团任职。聊天时偶然提到,伴随着很多传统剧目的失传,大量脸谱也被人们淡忘,这话深深触动了他。“我为什么不把脸谱画下来保存呢?”在朱建南看来,脸谱不仅线条优美、颜色丰富,而且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这既是历代艺人的心血结晶,也是观众约定俗成的审美体现。为此,他投入到脸谱的搜集、整理、绘制工作中。

朱建南的脸谱绘制并不受剧种局限,而是采撷各家所长。这些年来他总共绘制了近3000张脸谱,涉及京剧、昆剧、湘剧等60多个剧种。近年来,朱建南的重心放在了湘剧等湖南地方剧种的脸谱绘制上,相关作品近千张。提到湘剧,朱建南如数家珍,他告诉记者:“和京剧比,湘剧脸谱简约粗犷,但非常有个性,通过夸张的手法表现人物性格,具有浓郁的湖湘地方色彩和民间生活气息。”

在长期的脸谱绘制中,朱建南还勇于创新,将脸谱与书法、绘画结合起来,形成了脸谱书画。比如“中国福”题材,一般书法家就写一个大大的福字,而到了朱建南手上,他会在福字的横竖撇捺中融入赐福天官等脸谱形象。2008年北京奥运会召开前夕,他用脸谱书画绘制了奥运会会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朱建南又和各位徒弟一道,准备了精美的脸谱书画作品,以这种别具创意的方式喜迎建党百年。

朱建南能在脸谱绘制上取得今日成就,离不开家人的支持。其妻子主动当起了他的助手和第一位欣赏者,她笑着说:“他做的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正事,我肯定支持他!”作为非遗传承人,朱建南常常利用国庆、春节等假期,到图书馆、非遗馆等文化场馆举办传习活动,深受大家欢迎,这更加鼓励了他。“接下来,我和徒弟们会继续传习活动,同时还在筹备脸谱文化专著。”

(作者尹玮,摘自《人民日报》2021年3月4日)

粉墨青春

2021年9月5日上午,鲤城区第三中心小学小记者参加了金山社区儿童之家“非遗·童趣”活动。在金山社区非遗手工坊,泉州(杨氏)戏曲道具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杨长生受邀为小记者传授传统戏曲面具的画法。杨老师首先向小记者们讲述了自己学习传统戏曲道具制作的历程,而后展示了作品,并详细介绍了传统戏曲道具色彩知识和手绘面具的要领及注意事项。

经过杨老师的点拨,小记者们开始在空白脸谱上进行创作。他们或参照杨老师的作品“依葫芦画瓢”,或天马行空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创作,一个个独一无二的京剧脸谱诞生了。小记者们体验了一回非遗文化,更感受到了传统手艺人的匠心和坚持。

(摘自《东南早报》2021年9月7日)

猜你喜欢

脸谱京剧绘制
Art on coffee cups
帖脸谱
京剧表演开始了
做个脸谱迎『六一』
放学后
我的京剧之路
灶王爷的“脸谱”
创办少儿京剧班
她眼里只有京剧一件事
在转变中绘制新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