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
2021-05-17陈会婷
陈会婷
意象解读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亮这一意象成了人类思想情感的载体。在很多咏月诗词里,作者将月融于内心情感,创造了许多优美的意境。但由于作者心境不同,在不同的古诗词中,“月亮”这一意象所表现出的意蕴往往也不尽相同。
1.“月”象征聚散。古诗词中,以月圆比喻人的团聚,以月缺比喻人的离别。其中,最有名的当属苏轼的《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里的月象征着苏轼对弟弟的思念、牵挂和祝福。
2.“月”象征故国、故园、故人之思。明月暗示着亲人团聚的希望与期待,因此,月亮又与家乡联系起来,成为故园的象征。如李煜的《虞美人》,“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一句就表达了他对故国的思念。
3.“月”象征宇宙永恒。“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一轮明月,照过盛世繁华,也照过乱世动荡;照着北国风光,也照着江南春雨。它跨越时空,阅尽沧桑,见证历史。“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人间不知流转了多少英雄豪杰、凡夫庸才,但“月”是永恒的;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但宇宙的存在是永恒的。
诗风词韵
念奴娇·中秋
◎【北宋】苏 轼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赏析
上片,“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写万里无云的中秋夜。作者置身高楼,登高望远,使长空显得更为辽阔无边。“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是说,月儿的光辉从天上飞来,它所照射的地方,整个秋天的碧空都沉浸在清冷之中。“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作者让自己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幻想出月宫中有琼楼玉宇,仙女们乘飞鸾自由来往,那里是一个清凉的境地。“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作者想象着从月宫往下眺望,秀丽的江山像画中一样美,清晰可辨的烟火,历历在望。
下片,笔锋一转:“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这三句化用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通过想象,把天上的明月和身边的影子当做知心朋友。这样写,既使词染上了浓厚的浪漫色彩,给人一种奇异感;又真实地勾勒出他孤单、凄凉的影子。苏轼尽管邀月赏心,把酒浇愁,但悲愁仍在,这就使他不能不起舞了:“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他希望愉快地度过中秋良夜,不辜负这良辰美景。作者之所以月下起舞,并非得意而舞,恰恰是为了消除这股愁闷与抑郁不平之气。“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作者渴望乘风归去,在明净的月宫里,把横笛吹得响彻云霄,以唤起人们对美好境界的追求与向往。豪情溢于纸背,令人神思飘渺。
心香一瓣
流光溢彩的月亮
◎马 祺
我爱月亮,爱它的恬淡朦胧,皎洁如玉,更爱它身上浓郁的文化色彩。
月亮有许多美丽的称号。“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中的“玉盘”,“圆景光未满,众星粲以繁”中的“圆景”,“玉魄中天满,清辉近水多”中的“玉魄”,还有“玉弓”“嫦娥”“婵娟”等等,都是月亮的美称。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被月亮的清丽打动,他们挥毫泼墨,留下了数不尽的咏月佳句。“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夜幕降临,云气收尽,皎洁的月儿挂在天空,就像玉盘那样洁白晶莹,此时与弟弟的重逢,让苏轼心中如月光般明亮;“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皎洁如明镜一般的月亮照临宫阙,绿烟散尽,发出清冷的光辉,使李白生发无尽的豪情;“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孟浩然以通畅的文笔,把一幅《孤清月夜图》生动地描绘了出来;“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现代诗人卞之琳把那电石火花般的难诉之情、难绘之景定格成永恒,惹人遐想,引人共鸣。
月亮,是一位传递感情的使者,寄托着文人心中的思念和牵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思念远方的友人,以至于彻夜难眠,埋怨长夜漫漫;“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挂念丈夫,盼望锦书到达,借夜空中的月亮生发雁足传书的遐想;“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用明月来反衬女子的离愁,徒增了几分凄凉。
月亮,在不同人的眼中,始终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在團聚的人眼中,月亮是团圆的象征;在游子的眼中,月亮是乡愁的写照;在文人的眼中,月亮是抒情的对象。在中国灿烂悠久的文化长河中,月亮始终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读着这些美丽的咏月佳句,我总会为之陶醉,为之倾倒,那永恒的月亮始终照亮着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无论身在何方,抬起头,炎黄子孙的心中都有一轮美丽的月亮。
(山东阳谷县第一初级中学)
奶奶·月亮·我
◎杨易翔
中华文明五千年,很多文人墨客对月抒怀,明月承载着他们的深情。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期盼,有“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惆怅,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寂寞,还有“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哲思。对我来说,这天空中皎洁的玉盘所装载的,是我和奶奶的美好回忆。
犹记得儿时,一老一小前后追逐的样子。
“慢点跑,别摔倒!”月光洒下一层薄薄的银辉,悠长的巷子里,我顽皮地在前面跑着,奶奶气喘吁吁地在后面跟着。跑出巷子的一刹那,我不小心摔倒了,声嘶力竭的哭声回荡在夜空中,我仿佛受了天大的委屈。随后,一双温暖有力的手轻轻握住我的手臂,将我抱进怀里。我伏在奶奶的肩上,擦干眼泪,仰头望去,月亮里有奶奶的脸,在对着我笑。
我慢慢长大,时常跟着奶奶下地干活。由于家里田多,奶奶经常干到很晚才回家。皓月当空,奶奶佝偻的背影在禾苗间起起伏伏,不时抬起头揉揉腰。终于能回家了,等在地头的我快步跑过去,想接过奶奶手中的农具,一不小心踩到了秧苗。我吓得站在原地,一动也不敢动。奶奶却没有责怪我,而是弯下腰,仔细地用泥土将禾苗培得高高的……时光荏苒,月光下奶奶辛勤劳动的身影印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升入初中,我离开了奶奶,来到父母的身边,可那份牵挂从未被斩断。一向成绩优异的我遭受了重大挫折,面对不断下降的排名,我变得自卑起来,情绪也一落千丈。奶奶知道后,特意从乡下赶来接我放学。月光下,她牵起我的手,语重心长地说:“不要想太多,咱努力了就行,种庄稼还讲究人勤地不懒呢。奶奶信你,会好的。”奶奶的话和着月光流进了我的心里,抚平了我心头的褶皱。
月光下奶奶激励的话语,扬起了我前进的风帆。
我坐在窗前,看着窗外玄青的夜幕上徒留一只玉盘,散发着清朗的光辉。在纷纷扬扬的时光里,在清清淡淡的岁月中,奶奶的身影伴着月亮,牵动着我的思绪,浸润着我的心灵。
(山东阳谷县第一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