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创新创业制造业人才培养平台构建研究
2021-05-16杨建勋
杨建勋
四川省服装艺术学校 四川 南充 637000
1 构建实践一体化平台的价值
根据长期的教育实践,学校教育应当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重点锻炼,以确保学生在脱离学校后能够快速适应社会,获得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对于中职教育而言,作为培养专门的技能性人才的机构,中职院校本身所教授的内容就以职业技能为主,课程内容具有实践性,且所培养人才具备专业对口性,因此原本就需要实训或实践课堂作为支撑。中职学生的未来发展面临更多的选择,因此也十分需要创新创业能力。实践一体化平台的构建,在形式和流程上补充了中职教育中的实训和实践环节,将原本相对闭塞的传统实践课堂进行了高度拓展,学生通过该平台拥有了更为广阔的视域,且以市场或社会实际为基础,打破了原本处于学校环境下的多种壁障,更有利于经验、资源的共享,学生在此过程中既要运用自身所学的专业知识,又要实际接触创业、创新、就业、发展等一系列的实务,因此获得了更加全面的发展[1]。
2 构建实践一体化平台需要注意的问题
自2015年以来我国教育界逐渐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了探索,并不断完善实践一体化平台的构建方案,但由于工作整体开展时间较短,一些固有的问题仍旧难以获得很好的解决,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首先基础性工作开展面临较大阻滞,一体化平台虽然一定程度上与传统的实训或实践平台有承接关系,但各项功能更胜于传统平台,甚至于应当与传统平台相互独立,这就必然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并开展专门的管理,但实际上中职院校的资金来源渠道相对有限,且资金量也有所不足,加上管理人员和管理经验不足,导致一体化平台建设进度相对缓慢,且未能开展专门化管理,由此制约了平台功能的发挥。其次平台功能定位相对单一,更多的是针对理论性业务办理或信息展示,平台上的实务类功能欠缺,例如银行等融资主体的缺位、政府相关部门的专门互动通道闭塞、学生和第三方主体之间的意见及建议交互不畅等,平台的市场化和社会化功能的不足导致整个体验过程不流畅。
3 构建实践一体化平台的具体对策
相较于其他院校而言,中职院校更加独特,可以看作是高职类院校的过渡阶段,学生能够通过中职教育继续深造,又可以看作是独立的教育阶段,学生在完成中职阶段学习之后能够独立参加工作,因此学校在进行实践一体化平台构建时,需要同时考虑从平台功能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两方面着手,以此强化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尽早打好创新创业的基础。
3.1 功能性平台的构建
创新创业实践一体化平台的构建,需要营建一个开放的、综合性的实践环境,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因此需要注重功能定位的精准性和专业覆盖的全面性,以实验室为例,创新创业所专用的实验室,应当拥有齐全的设备与功能,在目标定位上不仅要能够满足理工科的专业实验活动,同时也要为学生团队或个人从事的文化类创新活动提供帮助,支持学生进行专业之外的延伸性尝试。创新创业实践一体化平台应当拥有创新创业的时代特色,能够帮助激发学生的兴趣、巩固创新创业成果、转化实践成果等,因此一体化平台应当同时具备展示、交互、监督、指导等特点,将平台打造成为集教育教学、行政管理、行业监督、广告、专业指导、创业孵化等为一体高度综合性网络社区,实现政府、学校、企业、学生之间的有效对接,保证学生获得全面的支持,平台建设的设想如图1所示。
图1 创新创业实践一体化平台建设思路
3.2 教育性平台的构建
依托校内资深教师与新近博士资源,组建一支具有创新创业意识,乐于参加双创活动,理论与技术能力强的指导教师队伍。除了将原有的精品课程纳入创新创业体系,还积极拓展国外的视频公开课,发挥团队学生的能动性,将项目进展、技术突破录制为微课,打造具有团队特色的创新、创业网络视频公开课。充分运用“互联网+”新理念,将传统学习方法、创业探索与互联网完美融合。积极开展自发性的“在线微课”教育,将世界名校精品课程引入一体化创新创业平台中,同时对鼓励教师制造积极参与到微课创作中,逐渐建立学校的微课体系。在此基础上,需要落实新型教育管理措施,设置具有代表性的创新创业评价指标,对学生或教学成果的评价不再局限于专业技术或知识的积累,而是需要实际考查学生所拥有的实践类能力,例如将“创业培训”并取得相应的合格证书作为学生重要考核指标之一。
4 结束语
构建实践一体化平台,提升了实践环节和实践教育手段在中职教育中的价值,学校在构建平台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突出“实践”中的技术性和趣味性,重点以夯实学生的基础能力、提高学生眼界和创新思维能力等为目标,将专业知识技能与实践项目相结合。此外学校作为平台的构建者和运行主体,还应当充分做好调查和总结,积极与学生和第三方合作主体沟通,不断更新理论,为后期人才培养工作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