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悠悠忆母恩
2021-05-16管淑平
管淑平
推开窗子,调皮的风携着几缕香气就溜了进来。倚窗望去,原来是风惹得花圃里的桃枝“笑”弯了腰,香气也像是长了脚一样,悠悠地抵达了我的鼻尖。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三百》中就是这样描写桃花的。它似三月里的春晖,心花怒放,漫上枝头,一朵朵桃花有着一朵朵旖旎的故事和风光。
在我的老家旁边,也种有一片桃树。每年春天,在桃花飘香的季节,母亲总会牵着我散步桃林中,看桃花纷纷爬上枝头。那些在桃枝间翩翩起舞的蜜蜂和蝴蝶就悄悄地飞入了我的视野。一阵阵欢快的嗡嗡声,像是一首首天籁,将母亲对我的关爱通过歌声传达了出来。
儿时的我腿脚不便,经常独自坐在小院里发呆。母亲为了让我学会坚强和豁达,经常陪我到桃林散心。我牵着母亲那熟悉而又温柔的手漫步在石子小路,路两旁的青草随风招摇,不知不觉就到了林子。桃叶蓁蓁,枝干苍劲而挺拔,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这时候母亲总会蹲下身来,抚摸着我的额头轻声细语地在我耳边叮咛:“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一朵花都在尽情用心地开,哪怕开花的路上比较崎岖。”农家的孩子在心灵的认知上似乎总比城市孩子提前一些,母亲的用意我一下子就明白了,后来再也没有独自惆怅、闷闷不乐了。
我在家中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馋猫”。每到饭点,我总会和母亲一道走进厨房。母亲在厨房里展现着她的独家手艺,我则静静地倚靠在墙边专注地看着母亲,看那一道道食材在母亲的手中怎样变成舌尖上的美味。日日相视,不知不觉竟也学会了很多做饭的法子,桃花羹就是我从母亲那里学的一道小点心。
趁桃花还未开到尾声,我便悄悄地跑到桃林摘了一大堆新鲜的桃花。回到家,学着母亲的样子制作桃花羹。把提前泡好的银耳剁碎,剥好龙眼肉,再将它们与适量的清水一同放进锅中,小火慢熬15分钟,再放入削好的雪梨片。因为怕粘锅,所以中途还得不停地用筷子多搅拌。等香味从锅中飘出来的时候,再放入几块冰糖,敞开锅盖熬10分钟就大功告成了。最后一步就是将洗净的桃花瓣儿加入锅中轻轻搅拌均匀。一道简单又便捷的甜品就映入了眼帘,色泽清澈鲜美,香甜味道氤氲在空气中,银耳的剔透,龙眼的润泽,雪梨的晶莹,冰糖的甜美,桃花的芬芳,所有的美感都宛然其中了。這份美源自食物的馈赠,也源自母亲的用心。
此时,又是美丽的春天,桃花在我的窗外散发幽幽的清香味道,童年的幸福时光也变得分外悠长。我明白这一切的美好都源自母亲,我满怀感恩,倍加珍惜。
(摘自《河源日报》2021年3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