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风

2021-05-16陈会婷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2021年40期
关键词:爷爷奶奶家风爷爷

陈会婷

文题亮相

家风是家庭成员文化修养、行为准则、人格品位、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具体体现。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始终受到父母言传身教的熏陶,无形的家风,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

阅读上面的文字,请以“家风”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1)题目自拟;(2)立意自定,角度自选,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佳作展示

我家的家风

◎李蕴慧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晚清重臣曾国藩曾留下十六字有关家风的箴言:“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意思是,节俭能使家庭兴旺,勤快会使身体强健;既勤劳又节俭,才能收获精彩人生。

勤劳节俭也是我们家的优良家风。

在我爷爷那辈,我们家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大字不识几个。祖辈们在教育子女方面虽然没有高深的知识理论,但他们身体力行,让后辈受益终生。

听爷爷说,他那辈兄弟姐妹有七八个,小时候又连年灾荒,地里收成不好。家里没有粮食吃,只能吃野菜、树叶、草根,甚至连树皮都吃。爷爷说树皮中最好吃的属榆树皮,还有甜味儿呢。在爷爷的话中,我感受到了他们生活的艰苦。奶奶说,后来灾荒年过了,地里种了些地瓜和胡萝卜,勉强能填饱肚子。也是因为那个时候天天吃胡萝卜,导致奶奶现在看到胡萝卜就反胃。正因为知道粮食的来之不易,爷爷奶奶一直很节俭。食物掉到地上,只要不是很脏,爷爷就会捡起来把灰吹掉继续吃。我小时候不懂事,吃饭总喜欢浪费,也是爷爷奶奶承包了我所有的剩饭剩菜。

我的爷爷奶奶虽然节俭,但从不吝啬。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以后,爷爷勤勤恳恳地侍弄着庄稼和菜园子,人勤地不懒,他种的庄稼收成一年比一年好,卖菜的收入也一年比一年多。有了钱,爷爷奶奶并没有急着盖新房、买摩托,而是给父亲买书,供父亲上学。听父亲说,他是他们村的第一个高中生,也是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

我父亲因受到了爷爷奶奶的言传身教,也养成了勤劳节俭的习惯。每次吃完饭,他的汤碗比脸还干净。衣服只要干净整洁就行,不管是否流行、时尚。书却是一本本地往家买,人家买新车,他买新书橱。妈妈也是如此,她几乎不用化妆品,从我记事起,她从来不像其他阿姨一样爱化妆,永远都是那个简单朴素的发型,但看起来格外舒服。

我也在家庭长辈的熏陶下,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中从不攀比,像爸爸一样心无旁骛地勤奋读书,将勤劳节俭的家风传承下去。

好的家风是一盏明灯,它照耀着父母的心,也照亮着孩子前行的路。

勤劳节俭的家风,是我们家最宝贵的财富,让我受益终生。

(山东阳谷县第一初级中学)

教师点评

這类作文比较难写,容易流于空谈。有的同学甚至认为只有古代的名门贵族才有家风的传承,这其实是对家风认知的误解。

小作者的这篇习作,从自己家祖父母和父母两代人的言谈举止中得出家风是浸润在血脉里的传承。优良的家风能造就精神上的贵人。这启示我们写作文,应该联系生活实际,写出有血有肉的东西来。

各抒己见

赵紫萱: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家。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中国历史上,前有孟母三迁,孟母注重的是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后有岳母刺字,岳母注重的是思想的传承。

好的家风不仅承载了祖辈对后辈的希望和鞭策,更是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马祺:家风如春雨,润物细无声。潘岳的《家风诗》也讲述了家风的重要性,良好的家风有利于孩子成长成才。事实告诉我们,善良、节俭、勤奋、诚实……这些好的家风能让孩子成为有道德修养、有理想追求、有文化素质的人。

吴语涵:家风,是一个家庭在时间的雕琢下沉淀下来的道德风气。我们在为人处世、待人接物、举手投足间都向别人展示着家风的优良与否。有着良好教养的人,言谈举止落落大方,彬彬有礼,与人交往热情且不失分寸。

王雨桐:诚实是我们家的家风。记得小时候,我偷摘了邻居家的杏,妈妈知道后教育我:“没有经过别人同意就随便拿别人家的东西是偷,是犯罪。”并让我把东西还给人家,还带着我去给人家道了歉。自此,我再也没有未经同意,擅自拿过别人家的东西。

陈佳文:我喜欢小作者所举的家庭中真实的例子:比如爷爷捡起掉在地上的食物吃掉;还有爷爷奶奶吃孙子孙女的剩饭,都说明了他们很节俭。我的祖父母也生活在农村,让我颇有同感,所以觉得挺真实的。

陈老师:小作者开头巧妙地引入曾国藩的十六字家风,自然而然地带出自己家的家风——勤劳节俭,然后将爷爷奶奶的经历,爸爸妈妈的传承,以及自己所受的家风的熏陶,娓娓道来,告诉我们传承家风的意义。

美文在线

我的祖父是清朝末科的“拔贡”。据说要八股文写得特别好,才能被选为“拔贡”。他有相当多的田产,大概有两三千亩田,还开着两家药店,一家布店,但是生活却很俭省。他爱喝一点酒,下酒菜不过是一个咸鸭蛋,而且一个咸鸭蛋能喝两顿酒。喝了酒有时就一个人在屋里大声背唐诗。他同时又是一个免费为人医治眼疾的眼科医生。他教过我读《论语》,还教我写过初步的八股文。他赏给我一块紫色的端砚,好几本很名贵的原拓本字帖。一个封建家庭的祖父对于孙子的偏爱,也仅能表现到这个程度。

我的生母姓杨。杨家是本县的大族。在我三岁时,她就死去了。因此我对她全无印象。我只能从她的遗像(据说画得很像)上知道她是什么样子,另外我从父亲的画室里翻出一摞她生前写的大楷,字写得很清秀。由此我知道我的母亲是读过书的。她嫁给我父亲后还能每天写一张大字。

我父亲是我所知道的一个最聪明的人。多才多艺。他不但金石书画皆通,而且是一个擅长单杠的体操运动员,一名足球健将,他还练过中国的武术。他有一间画室,为了用色准确,裱糊得“四白落地”。他学过很多乐器,笙箫管笛、琵琶、古琴都会。他的胡琴拉得很好。几乎所有的中国乐器我们家都有过。他的手很巧,心很细。他会糊风筝。有一年糊了一个蜈蚣——这是风筝最难的一种,带着儿女到麦田里去放。蜈蚣在天上矫矢摆动,跟活的一样。这是我永远不能忘记的一天。他放蜈蚣用的是胡琴的“老弦”。用琴弦放风筝,我还未见过第二人。我父亲真是一个聪明人。如果我还不算太笨,大概跟我从父亲那里接受的遗传因子有点关系。我的审美意识的形成,跟我从小看他作画有关。

我父亲是个随便的人,比较有同情心,能平等待人。我十几岁时就和他对座饮酒,一起抽烟。他说:“我们是多年父子成兄弟。”他的这种脾气也传给了我。不仅影响了我和家人子女、朋友后辈的关系,而且影响了我对我所写的人物的态度以及对读者的态度。

(节选自汪曾祺《自报家门》)

品读

作家汪曾祺从小就受到家庭长辈优秀品质的熏陶。祖父善良、节俭、爱读书等品质让他敬佩不已;母亲虽然去世早,但留下了一摞字迹清秀的大楷,是个满腹诗书气的人;他还耳濡目染了父亲广泛的爱好、待人接物的和气,与父亲“多年父子成兄弟”。

这些源自家庭的东西对汪曾祺的为人处世和写作生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就是我们一直倡导的家风传承。

猜你喜欢

爷爷奶奶家风爷爷
我的爷爷奶奶
勤劳节俭传家风
我的爷爷奶奶
冬爷爷
向爷爷奶奶致敬
站着吃
家风伴我成长
我的爷爷奶奶
爷爷说
幽默好家风(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