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我国防震减灾科普工作的主要对策
2021-05-15
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灾害严重的国家。地震对国家造成的损失和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危害很大。在不断提高防震减灾科技水平的同时,加强防震减灾科普工作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现实要求,对于减轻地震造成的灾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是切实可行的办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同自然灾害抗争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开展防震减灾工作,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一方面依靠科学技术与自然灾害抗争,另一方面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普及相关科学技术知识和方法。防震减灾科普是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做好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社会基础,是加快防震减灾事业发展和减轻地震灾害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广泛应用的背景下,必须加强公众需求分析,创新防震减灾科普工作形式,丰富科学传播手段,提高防震减灾科普的精准性。
一、科学制订防震减灾科普工作规划
做好防震减灾科普工作,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各级政府必须从减轻人民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角度出发,研究制订国家防震减灾科普中长期规划和“十四五”规划,明确目标和重点任务,重视防震减灾科普设施建设,提高防震减灾公共服务能力,面向全体公民普及相关科学知识、自救互救方法,借助媒体进行广泛宣传,提升公民科学文化素质,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减少次生灾害,防患于未然,满足公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一)完善防震减灾机制
做好防震减灾科普工作,进一步加强党对防震减灾科普工作的领导,制定完善防灾减灾法规,全面构建防震减灾科普工作机制,建设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应急、地震部门要联合教育、科技、宣传、卫生等部门把防震减灾科普纳入整体工作统筹考虑,完善部门协作机制,明确责任分工,统筹各类资源和科普平台,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工作合力,提高防震减灾科普工作效果。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突出重点,立足现有条件,从经常性、基础性工作入手,把抓好防震减灾科普工作与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有机结合起来。完成防震减灾各项任务,让主动防灾、科学避灾、充分备灾、有效减灾成为人民群众的实践自觉,使我国防震减灾成果普惠于广大人民,持续增强全社会防震减灾综合能力。
(二)纳入政府目标管理
各级政府要针对新时代防震减灾工作要求和公民普遍需求,把防震减灾科普工作作为重要的职责任务纳入政府执政目标管理。2018年,应急管理部、教育部、科技部、中国科协、中国地震局联合印发《加强新时代防震减灾科普工作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建成政府推动、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防震减灾科普工作格局,实现防震减灾科普创新化、协同化、社会化、精准化,防震减灾科普主题更加突出,防震减灾科普产品更加丰富,防震减灾科普能力大幅提升,防震减灾科普工作机制更加健全。为此,要按照防震减灾工作总体规划制订具体的工作计划,明确重点任务,进行逐项分解,落实到位,形成计划周密、行动统一、配合协调、目标一致的防震减灾科普工作新局面。要借鉴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成功经验,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社区工作人员的作用,落实防震减灾具体措施,细化各项防范要求,规范公众行为。
(三)众筹社会科普资源
地震主管部门要会同科技、卫生健康、应急管理等部门建设权威的科普服务平台,建设防震减灾官网、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公众号,组织地震科学家创作一批高水平防震减灾科普作品,制作一批科普微视频作品,发挥引领和导向作用。在自媒体日益发达的情况下,可以开展防震减灾科普资源的众筹,鼓励公众利用手机的各种功能,使用视频、图片、文字等功能参与防震减灾科普平台建设,丰富平台科普资源,促进共享。美国地质调查局网站有大量科普内容,既有科学性,又具有通俗性,并且针对不同年龄段网民提供了不同内容,值得我们学习借鉴。集成各类科普资源,向社会开放,满足各方和公众的迫切需求(图1、图2)。同时,借助主流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利用新媒体多渠道推送。特别是加快防震减灾科普信息化建设,推进“互联网+防震减灾科普”融合,提高防震减灾科普水平和效果。
图1 科研院所向公众开放
图2 科研设备向公众开放
图3 全国科技活动周
(四)组织专项科普活动
利用防灾减灾日、科技活动周等大型科普活动,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活动(图3)。关键是常抓不懈,持之以恒。要借助大数据,加强对公众防震减灾知识需求的细化分析,提高活动的针对性。坚持每季度组织一次大型科普活动,采取知识讲座、巡回宣传、发放宣传资料、短信、微信推送、开设微信公众号、制作微视频、抖音等方式,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注重组织针对未成年人的亲子科普活动,可以有效调动家长的积极性,提高活动的吸引力。利用周末和假期,在社区和公共场所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活动也是有效的方式。
二、提高全体公民防震减灾科学意识
科普不仅是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基础,也是公众整体科学素养提高的先决条件。防震减灾科普的主要目标是把地震基本科学知识及基本应对方法传播给每一位公民,培养全社会具备科学有序应对地震灾害的态度和能力,这是防震减灾最重要的基础。开展防震减灾科普首先是引导公民树立防震减灾意识,科学应对,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和家人生命和财产安全。通过对地震灾害的分析,不难发现,公众地震和防震减灾知识的水平决定着防震减灾的真正效果。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力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工作,是提高全社会防震减灾综合能力的一项重要工作。“书到用时方恨少”,针对突如其来的地震,平时注意学习相关防震减灾知识显得尤为重要。
不少人平时对于学习相关防震减灾知识和方法不以为然,一旦遇到地震灾害发生则惊恐万分,不知所措,忙中出错,导致的后果和教训是深刻的。只有平时重视,树立防震减灾意识,才能防患于未然。2020年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深刻教育了每一个人,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和应对能力也有了普遍提高,此时加强防震减灾科普正当其时。
(一)宣传防震减灾法规
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增强公民防震减灾意识和法制观念,各级人民政府组织开展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防震减灾能力。提高对地震的心理承受能力、防震避险、自救互救能力。结合平安工程、智慧城市建设,提高公众生活安全和幸福指数。地震部门应该会同有关部门将防震减灾知识作为党政领导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在党校、行政学院开设防震减灾课程,加强防震减灾基本科学知识和方法的培训,提高党政领导干部防震减灾科学素质,这样在组织抗震救灾中才能得心应手。
(二)开展精准科普服务
借助媒体进行广泛传播,发挥主流媒体的优势,进行防震减灾科学知识广泛传播,满足公众迫切需求。在自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制作防震减灾作品在网站、自媒体上播放,利用微信公众号进行推送,作用不可小觑。根据不同对象,有针对性地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推送不同的知识。
采取印制宣传海报、宣传册,拍摄微视频、抖音,开发游戏,借助VR、AR等技术,有助于公众在灾害发生时有效保护自己。日本商店大都销售“常备灾害应急物品袋”,袋中有饮用水、压缩食品、收音机、常用药品、常用器械、简易帐篷、便携马桶等。购买并常备这种应急物品袋,一旦地震发生,短时间内可以不依赖救援。相比之下,我们的差距还很大。
(三)纳入小学科学课程
小学生是防震减灾科学教育的重点对象,《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学校应当进行地震应急知识教育,组织开展必要的地震应急救援演练,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针对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在小学科学课中增加相关内容,普及地震基本知识,使学生了解地震基本常识,掌握生存逃生基本方法,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避险。提升小学生的防灾应急、课外实践、临场应变、语言表达等各方面能力,定期组织学生到科技馆、安全教育馆参观体验,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学生喜闻乐学的形式,强化学生对“危机”的正确理解与认识,训练并提升对“危机”的应急处理能力。日本的防灾教育从娃娃抓起,一般日本学龄前儿童就已接受过3小时地震安全逃生教育,防灾训练和应急措施也都纳入中小学学校教学计划。
日本所有学校每年都要有计划地进行4次左右的灾害模拟教育,并定期举行防灾模拟竞赛以检验教育成果。德国青少年红十字会宣扬的理念是“没有人因为年龄小而不能施救”,并一直致力于向学校,特别是小学提供急救知识方面的教育支持,并设计适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急救和危机应对教学方案及课程资料。
(四)开展重点案例教育
针对国内外发生的重大灾害性地震,进行案例警示教育,通过具体案例进行科学分析,提高公民防范意识。介绍地震科学发展与现状,人类与地震斗争的成功经验和惨痛教训。加强正面宣传教育,消除公民的恐慌心理,倡导破除迷信、崇尚科学、尊重科学的良好社会氛围。日本的公司每年都会安排防灾训练,尤其是新年度入社的新人,而培训内容从如何逃生到高压水枪的使用都有涉及。
图4 寓教于乐的情景剧
图5 安全教育职业体验
三、确定公民防震减灾科学素质基准
针对地震造成的人民生命和财产损失,政府有关部门要认真分析原因,运用大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准确掌握公民对防震减灾基本科学知识和求助方法的需求排序与人员分布,作为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标准,强制开展知识普及和方法传授,做到每个公民应知应会。对于不同年龄段公民,分类制定不同的标准。根据所处环境的地震危险性与致灾脆弱性程度,比如,是否位于地震高发区、建筑物抗震能力的不同,有针对性地传授基本的自救与互救方法。
(一)制定公民防震减灾知识基准
加强防震减灾科普研究,坚持防震减灾科普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加快防震减灾科技成果的科普转化,防震减灾科普贵在简单实用,专业技术机构和技术人员要化繁为简,科学制定公民防震减灾基本知识标准,面向全体公民进行普及推广,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特别是在学校进行防震减灾安全教育,使每个学生学习掌握基本的逃生避险方法,就可以大大降低地震灾害带来的伤害和损失。
(二)广泛组织公民知识技能培训
以往的科普过多重视知识普及,忽视了自救互救方法的传授。要补齐这个短板,首先对成年人进行灭火器、防毒面具、安全头盔使用方法的传授,伤口消毒、止血、包扎、心肺复苏等技能的培训等。这样可以大大降低人员的伤亡。可以推广“安全体验教室”项目,采用“情景式+体验式”的模式,以公众日常在家中、单位、户外等环境下容易发生意外伤害的危险为主要内容,按照公众的接受能力和学习兴趣,采用有声故事、安全游戏、场景模拟等体验式教学方法,进行避险、逃生、自救、互救等方面的应急技能训练(图4、图5)。安全教育体验室以消防安全教育主题馆、交通安全教育主题馆、地震安全教育馆、禁毒主题馆等形式出现。例如,消防馆设置模拟灭火、V R 火灾逃生、逃生结绳体验、烟雾模拟逃生、四警合一模拟报警、消防隐患排查等。
(三)举办公民防震减灾知识竞赛
组织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讲解比赛等,激发公民爱科学、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是传播相关知识和传授相关方法的有效途径。近年来组织的全国防震减灾科普讲解大赛等活动发挥了有效的导向作用。(图6)讲解者准备的过程就是一个最好的科普过程,讲解者借助图片、视频、现场实验等方式,通俗易懂地把防震减灾科学知识和基本方法普及到听众,是很好的科普形式。
(四)组织公民防震减灾技能演练
知识转化为技能,往往需要一个实践的过程。我国在知识科普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是效果有限,认真分析,其实与缺乏实际应用有很大关系。多年来,大家习惯了平安、舒适的生活,极少有机会进行防震减灾方面的演练和演习,导致了“会说不会干”的窘境。为此,机关、学校、企业、社区等要进行定期演练,政府可组织必要的演习,提高公众关注度,学习掌握必要的逃生与自救技能。技能演练以“实践”为主体,通过模拟灾害场景或者借助VR眼镜,让公众亲身经历、实地体验,接受一次不一般的安全教育,“身临其境”地体验学习。
四、丰富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方法储备
普及防震减灾知识,关键要支持优秀防震减灾科普作品的创作,多出精品。突出作品的科学性、知识性、艺术性、通俗性、简短性。特别是坚持通俗易懂和图文并茂,针对公众知识获取方式的改变,加强公众需求分析,借助关键词搜索、阅读习惯等大数据,加强供给,提供精准推送。视频目前是传播效果最有效的形式,尤其是抖音、快手等微视频十分受青少年喜爱。目前,各主流网站都将微视频作为重要的内容,开展了一场制作水平与质量的角逐。防震减灾科普也可以顺势而为,丰富科普形式和手段,扩大科普受众范围,提升科普影响力。
(一)资助防震减灾科普创作
科普作品是公众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目前受公众喜爱的防震减灾优秀科普作品依然匮乏。为此,相关部门应该资助防震减灾科普作品创作,满足公众迫切需求。根据不同年龄段公民的阅读习惯,创作不同的图书;根据青少年学习特点,创作微视频节目,提高防震减灾科普效果。植入游戏节目间接普及。目前电影、电视节目中,有关科学知识,尤其是防震减灾科学知识与方法的内容很少,应该鼓励创作者在创作文艺作品中,增加科学内容,特别是防震减灾科普内容,其传播效果远大于直接宣传。
图6 广泛开展科普讲解大赛
图7 鼓励优秀科普视频创作
(二)建立重点科普作品清单
聚焦科普作品精品化、社会化、信息化,提高科普作品创作的精准性,避免同质化趋势蔓延。地震部门可以建立防震减灾重点科普作品清单,鼓励不同作者认领创作不同内容的作品,科学配置资源,减少重复创作带来的不必要浪费。
(三)引进国外优秀科普作品
发达国家在防震减灾科普创作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制作了一批优秀的图书、视频、电影等科普作品,我国可以引进并出 版、 播放,国家给予免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的政策,弥补我国防震减灾优秀科普作品不足的现状。
(四)奖励各类优秀科普作品
奖励优秀防震减灾科普作品,是激励科普创作的最好方法。2005年开始,国家科技奖励中增设了科普作品奖。地震科技奖励中应该将防震减灾科普作品作为单独奖项,提高奖励级别和奖金额度,激励更多的地震科技人才从事防震减灾科普创作。科技部2014年开始举办全国科普讲解大赛,许多防震减灾科学知识通过讲解的方式得到了广泛的传播。科技部、中国科学院2015年开始举办全国科普微视频大赛,推出了全国优秀科普微视频节目,一批优秀的防震减灾科普微视频节目脱颖而出(图7)。
五、加强防震减灾科普基础实施建设
总结以往防震减灾科普成效,不难发现仅仅是一般性知识普及,往往作用不大。组织演习和演练,让公民亲身体验效果则大不相同。城市社区可以利用周末组织防震减灾技能演练,让公民通过亲身体验,学习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方法,提高减灾效果。农村地区同样可以在农闲时间,组织志愿者进行专题示范,手把手教农民掌握防震减灾基本知识和方法。
(一)制定防灾减灾法规政策
建筑物倒塌是地震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是最根本的减灾措施。需要加大以上理念在政府工作人员、建筑从业者和公民中的宣传力度。尤其是在我国中小城市和农村,必须树立严格执行建筑抗震标准的理念,推广防震减灾示范建筑,提高建筑物抗震水平,避免大量建筑物因地震倒塌造成的不必要伤亡。要充分借鉴日本在这方面的做法,确保建筑物抗震等级。农民自建房也应该参照当地城镇住房的抗震标准进行设计建造。针对农民住房自建的特点,制定住房建设抗震技术标准,普及农村民房建设抗震设计和技术施工科学知识,保证农村农民在建设、改造房屋时按照科学规范设计和施工,提高防范抗震能力。
(二)推广应急避难设施产品
目前城市人口密度高,一旦发生地震等灾害,将面临妥善安置受灾人员的严峻挑战。为此,地方政府要通过立法手段强制在城区设立应急避险场所,最大限度地保障公民的生命安全。城市建设应急避难场所应该从城市规划入手,采取一票否决的方式推行。
发达国家家庭,包括我国的近邻日本、韩国的居民家庭普遍配置了各类应急避险工具,储备了必要的食品、饮用水、药品等,宾馆中也都提供相应的应急避险工具和设备,从而大大提高了灾害存活率。我国在这方面差距较大。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突发,导致居民出现了各种形式的抢购也佐证了这一点。平时做好必要的应急避险储备十分必要。
我国应该加快防震减灾、应急避险产品的开发生产。北京市地震局运用地震遥感、AR远程医疗、救援仪器、搜救机器人、无人机、网络救援等六项地震救援技术开发的一批科普产品,已通过北京数字地震科普馆及公用终端,以3D建模、2D动漫、Flash等形式向公众提供服务,颇受社会欢迎。推广家庭储备防毒面具、安全头盔、灭火器等工具,急救药品,必要的食品和饮用水等,这样在灾害发生时,可以大大提高居民存活率。
(三)建设防灾减灾科普场馆
加快建设防震减灾、安全教育类科普场馆,利用国家加大新基建投资的时机,在城市建设一批地震科普场馆,公众可以就近学习体验防震减灾科学知识和方法,是十分有效的减灾宣传途径。借助物联网技术设置展项,打造智能化科普展项,可以根据参观者的不同调整展示内容,丰富展示内容,激发公众体验兴趣。通过VR、AR、MR等设备,增强公众体验效果。各类科技馆要增加防震减灾内容展示,组织亲子游戏活动,让参观者在玩中学知识,学中练技能。
四川防灾减灾教育馆展示内容覆盖地震、地质、气象、洪水、海洋、森林、农作物生物七大类自然灾害及人类活动造成的灾害,设有地震逃生体验、火灾逃生体验、自救互救技能实践等特色展项,以互动体验为主,让观众在震撼的“观影”与趣味的“演练”中认识灾害,掌握自救互救本领,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北京海淀公共安全馆运用球幕成像、幻影成像、红外识别、语音识别、VR互动等多项高科技展示手段,采用观看类、互动类、体验类展示方式,设计了140多个精彩展项,融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科技性为一体,让观众学习各种不同灾难发生时正确的逃生知识和自救互救技能。
(四)装备流动科普服务设施
防震减灾预防工作要前移,才能减少不必要的伤亡,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是防震减灾的薄弱地区,要针对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地广人稀的特点,适时设计一批防震减灾流动科普车、流动科技馆等设施,发放一些基本的防震避险用品等,开展流动防震减灾科普服务,加大技术援助力度,满足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群众学习掌握必要抗震避险方法的体验需求。
结语
我国防震减灾科普工作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与习近平总书记防灾减灾救灾和科学普及的新理念新要求相比,与人民日益增长的包括安全在内的美好生活需要相比,防震减灾科普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和差距。地震对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的灾害十分严重,邢台地震、唐山地震、汶川地震让人民至今记忆犹新。综合分析原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综合预警能力欠缺
目前,我国各地普遍存在着突发各类公共事件的隐患。综合预警能力欠缺,而相应的配套监控设施又不够完善,都给我们应对公共突发事件带来了潜在的风险。各级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必须加强应急监控硬件设施的建设,加大监控力度,对潜在的可能诱发危险的危险源加强监控,认真全面地对待安全评估工作,让社会发展、公众生活处在一个低风险的环境之下。我国应急救援队伍要扩大规模,提高专业化程度,在全国范围内合理配置,避免出现灾害都要等北京派专业救援队伍。
世界大多数国家应急反应是由专业队伍完成的,如军队、消防队或武装警察部队,民防专业队伍是主要力量。德国是建立民防专业队较早的国家,全国除约6万人专门从事民防工作外,还有约150万消防救护和医疗救护、技术救援志愿人员,均接受过一定专业技术训练。法国的民防专业队伍主要由一支近20万人的志愿消防队和一支由8万名预备役人员组成的民事安全部队构成。民事安全部队分散在各防务区、大区和省,执行民事安全任务,战时可扩编到30多万人。
(二)公众防灾意识较弱
“重救灾、轻减灾”思想仍不同程度存在。基层抵御灾害的能力薄弱,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因灾致贫、返贫等问题依然突出。因此,增强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尤为重要。现实中有些人在地震、台风、暴雨等灾害到来前心存侥幸,在防灾过程中仅靠主观经验做判断。公众大多习惯了日常生活,放松了对防震减灾等防范和相关知识技能的学习。多数公众往往是平时不以为然,遇到灾害则惊恐万分,不知如何应对,导致许多不必要伤害的发生。
通过科普,使公众了解地震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震动,它就像刮风、下雨、闪电、火山爆发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使公众学会与地震等自然现象相处。大部分公众不会自救,缺乏互救常识,缺乏自救互救能力,缺少掌握救助能力的专业人员,缺乏救助物资,特别是工具、药品等,也造成了许多本可避免的伤亡。
2008年8月8日晚,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引发社会关注。专家分析称,此次地震和2008年发生的汶川地震没有实际联系,但两次地震成因相同。截至2008年9月25日12时,汶川地震已确认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失踪17923人。图为航拍的映秀镇,地震过后很少有完整的建筑存在。
(三)建筑抗震标准偏低
为了降低建设成本,许多建筑商忽视了抗震标准,降低了防震要求,导致一旦发生地震等灾害,房屋倒塌严重,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政府和建筑监管机构必须严格执行抗震标准,对不执行抗震标准的建筑商予以严厉的惩罚性罚款,采取禁止销售和使用等措施,以儆效尤,就可以大大减少建筑物倒塌带来的伤害。这类的教训十分深刻,但是并未得到彻底改变。
(四)公共避难场所偏少
许多城市在房价高涨的背景下,受眼前利益的驱使,建筑物间距日益缩小,忽视了公共避难场所的建设,导致一旦发生灾害,公民往往无处可逃。缺少避难场所,相应的应急物资供给也严重不足。
因此,新时代防震减灾科普工作应吸取这些经验教训,深化改革,锐意创新,充分发挥专业机构和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防震减灾科普活动,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防震减灾装备和产品,广泛应用于抗震救灾中,走进公众家庭,提高公众抗灾能力,开创新时代我国防震减灾科普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