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资讯

2021-05-15马韩英

国企管理 2021年11期

马韩英

31省份前三季度消费数据出炉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7275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15.8%,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15.1%,比2019年前三季度增长11.7%,两年平均增长5.7%,扣除价格因素,两年平均实际增长3.7%。

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司司长方晓丹指出,随着居民收入持续恢复性增长以及疫情形势不断好转,居民消费需求逐步释放,消费支出延续反弹态势。

五部门联合发文:规范金融业开源技术应用与发展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中央网信办秘书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银保监会办公厅、证监会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金融业开源技术应用与发展的意见》,就规范金融机构合理应用开源技术,提高应用水平和自主可控能力,促进开源技术健康可持续发展进行工作布局。

前三季度我国吸收外资增长19.6%,引资结构持续优化

10月20日,商务部发布我国前三季度吸收外资数据,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8595.1亿元,同比增长19.6%。前三季度,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853.2亿元,同比增长22.5%。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增长29.1%,其中高技术服务业增长33.4%,高技术制造业增长15.2%。

两部门联合开展煤炭现货市场价格专项督查

10月2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组成4个联合督查组,分赴晋陕蒙煤炭主产区和秦皇岛港等北方主要下水煤港口,开展煤炭现货市场价格专项督查。督查组将深入煤矿、交易市场、发运站、储煤场、码头堆场、煤炭贸易企业、用煤单位,实地调查煤炭现货市场价格,督促有关市场主体守法合规经营,促进煤炭现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24部门印发规划,明确“十四五”服务贸易发展路径

10月13日,商务部等24个部门制定了《“十四五”服务贸易发展规划》,阐明了“十四五”时期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目标,并对2035年远景目标进行了展望,提出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数字化进程、优化行业结构、完善区域布局、壮大市场主体、深化对外合作六项重点任务。

地方国资

上海:召开“共创数字未来——2021上海国资国企创新发展大会”

“共创数字未来——2021上海国资国企创新发展大会”日前在上海展览中心召开。会上,17家企业签署创新使命责任书,正式启动上海国资国企数字化转型创新基地,展示基层创新发展建议和意见征集优秀金点子,并对国资骐骥高层次技术创新领军人才、青年英才和数字化转型创新大赛决赛获奖企业进行頒奖。

工信部:全国建设“5G+工业互联网”项目超1800个

10月18日,工信部在发布会上介绍,目前全国建设“5G+工业互联网”项目超过1800个,平台化设计、智能化制造、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数字化管理等新模式新业态加速向40个国民经济大类延伸,采矿、电子设备制造、装备制造、钢铁、电力等行业成效显著,形成10大典型应用场景,加速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

6天9000亿元逆回购维稳流动性

Wind数据显示,在截至10月27日的近6个交易日内,央行整体逆回购规模达9000亿元,实现净投放7500亿元。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在资金面压力较小、央行“工具箱”丰富、内外部经济环境制约货币政策宽松等因素影响下,降准或大概率不在11月的操作“菜单”上。

18个地区上调最低工资标准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透露,北京、上海、浙江、江苏等18个地区调整最低工资标准。下一步将加强企业工资宏观调控,指导各地合理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继续做好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企业薪酬调查和制造业人工成本监测工作。

北交所全网测试收官

日前,北京证券交易所全市场98家证券公司、10家信息商、8家基金公司参加了北交所开市第二次全网测试。至此,北交所开市全网测试划上句号,各项测试任务顺利完成,参测机构技术系统运行平稳。

国资要闻

国务院国资委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1年前三季度中央企业经济运行情况

10月20日,国务院国资委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国资委党委委员、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出席介绍2021年前三季度中央企业经济运行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彭华岗指出,前三季度,中央企业经济运行平稳有序,质量效益明显改善,经营业绩呈现稳中向好、快中提质的发展态势。下一步,国资委和中央企业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狠抓提质增效各项措施落地,加强科技创新攻关,扎实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确保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郝鹏:全面提升董事会建设质量

10月18日,国务院国资委举办中央企业董事会建设研讨班。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出席研讨班并讲话强调,要坚持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相统一,围绕建设专业尽责、规范高效的董事会,健全制度、建优机制、建强队伍,全面提升董事会建设质量,进一步健全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为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充分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提供坚强制度保证。

广东:开展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专项巡察

日前,广东省国资委党委召开巡察整改专题会议暨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专项巡察动员部署会。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十二届省委第九轮巡视工作动员部署会精神,总结交流省属企业巡察整改工作经验,对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专项巡察进行动员部署。

山东:省属企业招聘工作持续发力

10月26日,山东省国资委副主任高长生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山东省国资委会同各省属企业认真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面对疫情影响,督促指导省属企业优化存量、用好增量,积极招聘高校毕业生,切实发挥省属企业在吸纳就业方面的带头作用,取得明显成效。

编辑/温碧琳统筹/白露

国企动态

安徽能源集团多管齐下保障煤炭供应

面对煤炭供应极度紧张的形势,安徽能源集团与晋能控股集团签订160万吨煤炭合同,主动出击对接增供工作,3天内首批2列铁路煤炭运抵皖能合肥公司投入生产。此外,千方百计拓展采购渠道,采购高价市场煤近50万吨弥补缺口,将电煤库存提高到7天以上,确保机组具备持续发电能力,决不允许因无煤而停机。

浙江国有企业大额资金监控预警系统建设完成

近期,浙江国有企业大额资金监控预警系统已建设完成,并已在省属企业全面铺开应用。这是浙江国资国企在线监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浙江省属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中“牵一发动全身”的重要小切口,对加强国资国企数字化监管,提升公司治理和管控能力,防范经营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破1000万吨!北部湾港钦州港区单月吞吐量创新高

为使提速增效工作取得新突破,冲刺全年目标任务,钦州码头公司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在落实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聚焦货源市场,狠抓能力提升,优化作业流程。9月,北部湾港钦州港区完成货物吞吐量1002.23万吨,同比增长16.13%,其中集装箱43.09万标箱,同比增长12.03%,双创单月产量历史新高。

一线报道

淮河能源多措并举保障区域能源稳定供应

今年以来,国内经济快速复苏,下游需求超预期增长,区域能源保供压力凸显。针对近期较为紧张的供需形势,淮河能源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制定针对性预案,动态调控资源和市场,按照统一部署动态调剂资源,做好淡儲旺销,化解旺季供需矛盾;细排发运计划,安排营销人员深入现场,真实准确掌握主供用户生产、库存和耗煤情况,根据轻重缓急,动态调剂,精准发运;根据需要,制定应急保供预案,必要时缓发、减发、停发非电用户用量。

中信银行西宁分行:多举措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中信银行西宁分行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契机和抓手,主动运用科技金融、交易银行等产品手段,加快分行资产结构调整,向绿色信贷、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政策支持领域调整优化。

今年以来,面对整体市场利率回升、贷款规模紧张以及部分优质客户提前还款等问题,分行精准制定服务实体经济的年度计划,聚焦盐湖、光伏风电、民生基建等与青海转型发展高度契合的领域,向总行争取授信政策和贷款资源并取得了初步成效。截至今年上半年,累计投放贷款近20亿元,目前储备中项目6个,金额约24亿元。

编辑/车玉龙统筹/余双

中央企业

底气十足!玲龙一号全球首堆钢制安全壳底封头吊装成功

10月24日,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化小堆玲龙一号钢制安全壳底封头提前吊装完成。这是海南昌江多用途模块式小型堆科技示范工程建设的重要里程碑,为后续反应堆厂房主体结构施工奠定坚实基础。

玲龙一号是中核集团通过十余年自主研发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功能模块化小型压水堆堆型,是继中核集团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后的又一自主创新重大成果。区别于传统核电技术,模块式小型堆技术具有小型化、模块化、一体化、非能动的特点,其安全性高,建造周期短,部署灵活,可作为清洁分布式能源,供电的同时可满足海水淡化、区域供暖、供冷、工业供热等多种用途。

全国首张公共数据资产凭证正式面世

10月16日,在广东省政府服务数据管理局监管,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的积极承接配合下,全国首张公共数据资产凭证(企业用电数据)正式面世。数据资产凭证有力整合电力大数据资源和银行金融服务资源,快速为中小微企业“画像”,切实破解企业融资难题。

“公共数据资产凭证是数字‘档案袋,它动态地记载了每一份数据资产的来龙去脉,形成了不可抵赖的证据。具有完整信任链和数据链的‘数字档案袋为数据资产市场化治理奠定了基础”,广东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局长杨鹏飞介绍。

国内首个新型二氧化碳储能验证项目开工建设

10月22日,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百穰新能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和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共同举行国内首个“新型二氧化碳储能验证项目”的开工仪式,标志着我国这一储能技术迈开了真正工程化应用的步伐。该系统不仅可与清洁能源配套,也可与传统火电配套使用,作为传统火电灵活运行时小负荷工况的功率补偿,可大幅提升机组调峰能力和能量综合利用效率。

中国首座高铁大吨位不平衡转体斜拉桥合龙

近日,由中铁十二局集团承建的新建福厦铁路太城溪特大桥成功实现转体对接,打通了新建福厦铁路全线工程建设瓶颈,为通车运营奠定坚实基础。新建福厦铁路是我国首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跨海高铁,正线全长277.42公里。太城溪特大桥不平衡转体斜拉桥跨越沈海高速公路,转体部分全长221.3米,总重量达3.8万吨。

国际合作

中企海外首个全流域投资开发梯级水电项目全部投产发电

日前,中国电建投资建设的中企在海外首个全流域投资开发的梯级水电项目——老挝南欧江流域梯级水电站全部建成投产发电。

南欧江全流域水电站的投产发电,将保障老挝全国10%以上的电力供应,为老挝经济社会发展和中老铁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提供优质的电力支持,并为老挝水电资源开发提供借鉴、树立标杆,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首个中资企业在越南投资风电项目全容量投运

10月18日,由中国能建中南院总承包、广东火电参与建设的越南宁顺正胜50兆瓦风电项目16台风机全容量商业发电,正式获得越南国家电力批准。该项目是首个中资企业在越南投资并正式商运的风电项目,也是越南首个使用中国品牌风电机组的陆上风电项目。

据了解,该项目设计安装13台3.0兆瓦和3台3.6兆瓦风力发电机组,按“一机一变”配置16台箱式变电站,配套建设一座110千伏升压站,年上网发电量可达1.3785亿千瓦时。可有效减少煤炭资源消耗,降低空气污染物排放对环境生态的不利影响,缓解越南中部至南部联络线输电压力。

编辑/温碧琳 统筹/余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