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空战之父“红男爵”的导师:奥斯瓦尔德(下)

2021-05-14白土

航空世界 2021年2期
关键词:上尉名言中队

白土

德国人制造的“福克灾难”令一战的参战各国认清了战斗机时代的来临。随后,交战各国不计成本地投入了战斗机的“研究竞赛”当中。因此,到了1916年初,一度威风八面的“福克”E.III战斗机已经呈现了颓势。在德国,它被新的哈尔博斯塔特(Halberstadt)单炮双翼战斗机和配备双航炮的“信天翁”双翼机所取代,这两种类型都配备了同步装置。

法国对抗“福克灾难”的是新型的“纽波特”11型战斗机。英国人的反击手段则是新型的哈维兰DH2战斗机,这种飞机不需要同步装置就能实现向量射击。与此同时,波尔克则开始专注于开发自己的战术:聚集战斗机编队,以及在战斗中使用精确射击技术。

波尔克与伊梅尔曼的“王牌”之争仍在继续。波尔克常常会领先,之后伊梅尔曼则会追上波尔克,甚至反超。很快两人的“得分”都上升到了两位数。

1916年5月21日,波尔克连续击落了两架敌机——德意志帝国皇帝破格提升波尔克为上尉。从普鲁士王国时期开始,德国一直有一条规定,任何人30岁之前不得晋升到上尉军衔。但奥斯瓦尔德·波尔克晋升上尉,晋升上尉时他刚满25岁。他也有幸成为德国军队中最年轻的上尉。

1916年6月18日,伊梅尔曼在取得第17次胜利后被敌方击落,坠机身亡。波尔克则在那天取得了第18场胜利,成为了战争中最杰出的王牌。从好朋友伊梅尔曼的葬礼回来后,由于担心波尔克伤心过度,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特意命令波尔克停飞一个月。此举也是为了避免德意志帝国在失去伊梅尔曼之后再失去波尔克。他已成为德国公众心目中的英雄,也是空战方面的权威,威廉二世不敢拿全军的士气冒险。6月27日,波尔克击落了第19架敌机。

普鲁士/德意志军队奉行一种名为“任务战术(Auftragstaktlk)”的理论——他们坚信战斗在第一线的军官最清楚哪种战术会成功。因此,在接触到波尔克后,汤姆森上校立即要求波尔克将他的作战经验总结出来。

波尔克在他之前编写的小册子的基础上进行了简单的修改,总结成为《波尔克名言》。

《波爾克名言》

很快,德军总参谋部派遣波尔克与德军航空部部长赫尔曼·冯·德·利特·汤姆森上校分享他的专业知识,后者正计划将德国航空军从“飞行队”改组为空军。正是在汤姆森上校的推动下,著名的《波尔克名言》正式成型。

波尔克是当时德国最著名、经验也最丰富的战斗机飞行员。早在和伊梅尔曼并肩作战时,波尔克就形成了一整套对战斗机作战的理论认识。他将自己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总结下来,编成小册子,与战友们分享。在当时各国的飞行员中,这样的做法非常普遍。主动与战友分享自己的作战经验是优秀飞行员的表现之一。

《波尔克名言》的内容很简单,大致可以归纳为八条

1.在攻击之前尽量确保优势。可能的话,保持太阳在自己身后。

2.攻击开始后就要持续攻击。

3.只在近距离开火,并且只在对手在你的视线范围内时才开火。

4.永远盯着你的对手,不要让自己被诡计欺骗。

5.在任何形式的攻击中,从背后攻击敌人都是必要的。

6.如果你的对手向你扑来,不要试图逃避他的猛攻,而是迎着他飞。

7.越过敌人防线时,永远不要忘记自己的退路。

8.原则上以4人或6人为一组进行攻击。当战斗分裂成一系列单独的战斗时,注意不要几个人去对付同一个对手。

《波尔克名言》有若干不同版本,另一个常见的版本内容为:

1.进攻前一定要设法占据有利位置。在敌人接近前和接近过程中要迅速爬升,以便从上面突然袭击敌人,最好是在时机成熟时从后面迅速俯冲向敌人。

2.背对着太阳迎着对手飞。这会让敌人的眼睛受到阳光影响,他们将很难看到你,也不可能精准地射击你。

3.直到敌人进入射程并且已在视野之内,才可以使用航枪射击。

4.在敌人始料未及的时机,或者在他忙于其他任务,如观察、摄影或轰炸的时候进攻。

5.永远不要背对着敌人的战斗机逃跑。如果你被敌人从背后袭击,转身用你的枪面对敌人。

6.要留心敌人,不要让他用诡计欺骗你。如果你的对手看起来受伤了,要跟着他直到他坠机,以确定他不是在假装。

7.愚蠢的勇敢行为只会带来死亡。飞行必须作为一个单位战斗,所有飞行员必须密切合作。必须服从其领导人发出的信号。

8.原则上以4人或6人为一组进行攻击。当战斗分裂成一系列单独的战斗时,注意不要让几个人去对付一个对手。

虽然文字内容有所出入,但这些版本的基本意思大致相同。对于今天的飞行员来说,上述原则是不言而喻的常识,但在波尔克的时代,人类刚刚开始接触空战不久,波尔克是最早注意到这些原则,并把他们写下来的人。

《波尔克名言》通俗易懂,在完成后很快被印刷成册,下发到德国的战斗机飞行员手中。由此这本小册子也成为了世界上第一本正式下发的战斗机飞行员手册。

除了编写《波尔克名言》之外,波尔克还向汤姆森上校建议,组建专门的战斗机飞行员学校。他的建议获得了批准,新组建的飞行学校的教材之一就是《波尔克名言》。在这本小册子下发两年之后,法国和英国才在德国影响下编写自己的战斗机飞行员手册。

大致就在波尔克编写手册的时期,一战进入了最惨烈的僵持阶段。英国在1916年7月1日发动了索姆河战役。其空中力量多达185架飞机,这还不包括法国援助的201架飞机。而德军在索姆河前线仅有129架飞机,其中战斗机只有19架。

而此时,波尔克却莫名其妙地被派往了土耳其。此次出行的任务不详,从他的日记来看,似乎是帮助土耳其检查一些军事设施。

对于波尔克来说,这是一次军事任务、名人之旅和度假相结合的旅程。他很少参加社交活动,这次旅行让他接触到了恩维尔帕夏(土耳其军官,后领导土耳其青年解放运动)和奥托·里曼·冯·桑德斯将军(德意志帝国驻土耳其最高指挥官)这样的大人物,还顺便在士麦那度过三天的海滩假期。之后,他于7月30日到达宁静的加里波利战场。当他回到君士坦丁堡时,法、英两国的空军已经从西线的德军手中夺取了制空权。

传奇中队Jasta 2

为了应对西线强大的空中压力,德军总参谋部在1916年7月末至8月初成立了第二战斗机中队(Jagdstaffel 2,简称Jasta 2)。中队指挥员被指定为奥斯瓦尔德·波尔克。波尔克被授予了远高于普通中队指挥员的权力,有权招募中队的战斗机飞行员。

在威廉二世本人的推荐下,波尔克在科维尔招募了两名年轻的飞行员,这两名飞行员他以前都见过。一位是37岁的埃尔温·包豪姆,他是一名土木工程師,在非洲待了6年,回国后再次参军。另外一位是个年轻的骑兵军官,名叫曼弗雷德·冯·里希特霍芬。

初创的Jasta 2可谓举步维艰,他们没有足够的战斗机,没有足够的地勤人员,甚至找不到足够的机枪。成立之初Jasta 2被授权可使用14架飞机,但当时前线压力巨大,德军找不到足够的战斗机供飞行员训练使用。波尔克折腾了一个月左右,才找到4架飞机供训练使用。

在教学中,波尔克将自己的战术思想和作战经验分享给了这些学员,并教会了他们如何进行编队飞行和配合作战。由于前线的压力很大,波尔克在教学之余,还要驾驶新出的“福克”D.III战斗机或“信天翁”战斗机参加空战,并先后取得多次胜利,将自己击落敌机的数量提升至33架。

很快,经过波尔克训练的飞行员们也加人到了战斗中。由波尔克撰写的一份1916年9月Jasta 2中队的行动报告显示,在当月,Jasta2中队飞行了186架次,其中69次是参加空战。他获得了10次胜仗,手下共获得15次胜利,中队有4人伤亡。在1916年9月中旬至10月中旬这段时间里,Jasta 2以损失39人的代价,击落了210架敌机。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剩下的日子里,Jasta 2成为了参战各国最好的两个飞行中队之一。另一个就是“红男爵”里希特霍芬率领的Jasta 11。

Jasta 2中队获得336场胜利,胜利率高达12:1。它的原始成员中有8个成为王牌飞行员,共有25个王牌飞行员曾经在该中队服役或培训。其中4名该中队的王牌飞行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成为了德国的将军,他们分别是格哈德·巴森格(Gerhard Bassenge)、恩斯特·博尔曼(Ernst Bormann)、赫尔曼·弗罗姆海兹(Hermann Frommherz)和奥托·赫内(OttoH6hne)。在整个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Jasta 2以伤亡44人的代价,击落敌机336架。

当然,Jasta 2最传奋的飞行员,非“红男爵”里希特霍芬莫属。而里希特霍芬多次公开承认,波尔克是他唯一的导师。

和自己的导师一样,“红男爵”也撰写过《里希特霍芬格言》,这本小册子开篇就提到了波尔克。里希特霍芬本人对待对手的“君子之风”也学习自导师波尔克。在一次战斗中,波尔克曾驾驶“福克”D.III战斗机击落了英国皇家空军威尔逊上尉。这是波尔克的第20场胜利。威尔逊在追击后被德军俘虏,第二天,波尔克专门将他从监狱中请出来招待了一番,表达了对他的敬意。

最后的任务

1916年10月27日晚,波尔克在结束一天的工作回到了自己的房间时并没有显示出任何异样。他向他的勤务兵抱怨了营地的嘈杂,然后坐在那里盯着炉火发呆。不一会他的老学员埃尔温·包豪姆也出现了,加入了他的行列,说这里太吵了。他们聊了很久,直到勤务兵建议上床睡觉时才结束。

第二天,雾气弥漫,云层密布,但Jasta 2中队依然在上午成功执行了4次飞行任务。按照规定,他们下午还有两次任务。

在当天的第六次任务中,波尔克带领他的5名飞行员袭击了来自英国皇家空军第24中队两架英国飞机。波尔克和包豪姆追赶亚瑟·格莱德·奈特(Arthur Gerald Knight)驾驶的哈维兰DH2战斗机,而里希特霍芬追赶阿尔弗莱德·埃德温·麦凯(Alfred Edwin McKay)上尉驾驶的另一架DH2。

在缠斗中,麦凯以巧妙的机动突然从柰特后面穿过,不仅避开了里希特霍芬,还迎头截住了波尔克和包豪姆。为了避免与麦凯相撞,波尔克和包豪姆都在将飞机向上猛拉。两个人的视线都被飞机机翼遮住了,双方都不知道对方的处境。

就在包豪姆发现了另一架飞机在他下方时,波尔克的左上机翼擦过了包豪姆驾驶的“信天翁”的起落架。轻微的撞击撕裂了波尔克驾驶的“信天翁”机翼上的蒙皮。机翼很快失去升力,受损的飞机盘旋下降,在巴波姆(Bapaume)附近的德国炮兵阵地撞击地面。

按照事后德军的现场调查,事故本身并不致命,但波尔克没有戴安全帽,也没有系安全带。他实际是死于头骨骨折。

包豪姆是波尔克年纪最大的学生,和波尔克也是好友。目睹波尔克坠机后,包豪姆在惊恐不安中回到了基地。他的飞机在降落时翻了个底朝天。悲痛则使他忘记了事故。他一直为波尔克的死自责不已,并曾哀叹:“命运的选择通常是残酷愚蠢的……”然而,官方调查表明他没有过错。

死后的波尔克依然受到崇高礼遇。威廉二世的王储鲁伯特带领两名将军出席了他的葬礼。包括前文提到的威尔逊上尉在内,三名被他击落并俘虏的飞行员为他送来了花圈,花圈的绶带上写着:“献给我們所敬仰和尊敬的对手”。

英国皇家飞行队在经德国人的授权后也空投下来一个花圈,上面写着:“纪念我们勇敢而富有骑士精神的对手波尔克上尉。”波尔克被安葬在老家德绍的荣誉公墓。之后,Jasta 2也更名为“波尔克中队”。

随着时间的推移,波尔克的价值越来越被历史学家和空战专家们所重视。他被认为是空战战术、战斗机中队组织、空中预警系统和德国空军的始祖,被誉为“空战之父”。

他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为数不多的没有受到纳粹德国“污名”影响的德国英雄之一,因为他在纳粹党成立之前就去世了。不过,在希特勒时代,纳粹德国也曾经为空军第27中型轰炸机中队取名为“波尔克中队”。至今,德国空军31战斗轰炸机联队的徽章上依然铭刻着波尔克的名字。

随着时间的流逝,《波尔克名言》也已演变为全球空军广泛使用的战术、技术和程序手册。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JCS),美国海军(USN)和美国空军(USAF)都有各自的空中战术手册。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的协调下,美国空军曾使用《波尔克名言》作为空战手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训练了德国、荷兰、挪威、土耳其、意大利和希腊的战斗机飞行员。

猜你喜欢

上尉名言中队
我为中队代言
浅论执法中队如何在洪灾中发挥能效
休战期(短篇小说)
上海外国语大学松江外国语学校 五(5)中队
救人
中队赞歌
名言
名言趣画
善良也是一种罪过
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