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技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与思考
2021-05-14甄慰
甄慰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课堂教学的形式变得更为丰富, 如何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借助“新技术”,探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与在线教学相结合的教学?在广州市教育研究院杨健辉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做了一个大胆的尝试。
这节特殊的数学课,由两位教师分别与两个班的学生同时完成。前20分钟由一位教师在一个班主讲,另一位教师则在另一个班指导学生看电视直播同时学习,用辅讲的方式把学生带到情景中。后20分钟则回归各自的课堂,针对本班学生的问题进行指导:
一、课前谈话
二、活动整理(20分钟)
三、研错改错防错(15分钟)
四、练习与提升
……(略)
五、全课总结
B班教师:今天我们上了一节特殊的数学单元复习课,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
生:(略)
师:我们用什么方法复习的?能不能和老师谈谈你的感受?
生1:我们是看电视和四(1)班的同学一起复习的。
生2:我们还自己研究错题,提醒同学们以后怎样预防。
生3:一边看电视我们还一边討论。
生4:对,电视里的老师提问的时候,我们是讨论的。
……
师:这节课,同学们还学到了“一心二用”:在看电视里四(1)班的同学是怎么进行学习的同时,我们也会自己进行学习。这种学习方式以后我们也可以用到其它的学习中。
六、启示
课中,我们看到四(3)班的学生的参与热情非常高,相关的知识得到很好的落实。课后,在场的领导和教师们对这种教学形式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教师们分享备课的思考以及如何借助资源去引导学生学习让笔者对“新技术”的课堂教学有了更深的理解。
1.科学、合理借助“新技术”,学生由“观众”变成“参与者”
学生看电视直播学习并不是第一次尝试,往常的做法是,B班从头看到尾,学生的角色是观众,无法进入模拟的情境中,参与度与积极性大打折扣,不但忽略本班的实际情况,还会导致学习无效。本课中,信息技术的功能不只是课件、微课、交流,而是一种学习的资源,“与四(1)班同学一起学习”“电视里的老师”等以其特有的感染力给学生带来往常课堂所没有的体验。“新技术”的有效介入,不仅能吸引学生认真听讲,激发其更高的参与度,而且网络资源的利用让学生知道,学习不仅仅是在课堂接受教师面对面的讲授、指导,还可以通过媒体获得,扩宽学生学习的视野。
2.创造性使用优质资源,教师由“主导者”变成“学习者、整合者”
网络时代,线上的资源极为丰富。日常的教学中,我们有在网络中查找自己所需的资源(如,教学设计、案例、课件、课例等)的经验,通过学习、借鉴、模仿他人的教育教学方法,应用于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本课在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模拟借助网络资源,尝试借助A教师的课,B教师由“主导者”变为“引导者”、由“实施者”变为“合作者”达到非常好的课堂学习效果。由此可以思考,我们在某些知识点的讲授中,结合自己的情况以及学生的特点和能力,是可以选择某些特级教师的视频片段辅助教学。以此发挥网络优质资源的最大作用,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3.新的学习方式,使“课堂教学”变成“课堂学习”的新型模式
教学的功能是“授人以渔”,本课结合了课堂教学与在线教学的混合模式,教师作为指导者、辅助者参与学生的学习,分两个阶段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互动:第一阶段20分钟,A班上课,B班教师同步指导学生看电视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进去。第二阶段20分钟,回归自身课堂,各自指导本班学生学习。A班的课堂是常态的课堂,但B班的课堂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发生巨大改变:教师是指导者和辅助者,组织学生参与观看录像、自主学习、讨论交流、随时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一起解决遇到的困难,激发了课堂活力。对学生、对每位听课教师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是深刻的。
如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促进了教学手段、方法、内容的重大变化,对我们以后的教学带来冲击。“新技术”价值的不断彰显势必来还产生更多、更具创新的新型学习方式。如何科学、合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更好为教与学服务是一个长久的话题,我们将继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