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

2021-05-14宁嘉仪

读者 2021年11期
关键词:风尘桃花源同情

宁嘉仪

此刻,孤身坐在黑暗中循环听着一首歌:“安静地离去,和孤单一起,拥挤的回忆,任时间抹去……”夜未央,窗外星空微茫,黑絮一般的夜色简直要扑到心坎里,如此凄凉,只因为《读者》中的一个片段:“我家傻丫头还在睡觉,听着她睡觉的呼吸声,特别安稳;我在努力,不让她受伤、难过、委屈,但还是老惹她生气,嘿嘿……不知道我还能活多久——胃癌晚期了。我爱她,真的很爱很爱很爱,想想听不到她声音了就想哭……”最让人心痛的描写总是这样,总是悲哀,但那悲哀不是流泪,不是号啕,而是无奈,加上一些茫然。

每半个月,《读者》如约带来这些小人物的感动,这样的感动在波澜壮阔前不值一提,却一路嘶嘶啦啦地烧进心里。这些小人物,渺小、平庸,有无奈,也有愤怒,却是温暖的,让我们脸红,更让我们心疼。譬如2020年第23期《读者》中《那个一生都在暖场的人》——老陈,就像一个家庭里的老大,不管别人是否需要,他都不由分说地施予关心与帮助。不可思议的是,这种热心,他保持了一辈子。“那个一生都在暖场的人,其实心里最为苦涩,默默承载了人世间最大的悲凉,却活得如此热气腾腾。”所謂“自身的命运几乎像鬼火,但他几乎要使自己变成月光和太阳”,他总是在关注别人,照亮别人。哪怕穷,也照样能给别人关爱。没有钱,可以给微笑,可以给安慰的话语,可以表达同情。他是最需要爱和温暖的,但他却努力爱着、温暖着周遭的人。

这样的人为什么会让我们泪流满面?我想起《读者》中的一首诗:“如果我能使一颗心免于破碎,我就没有白活;如果我能解除一个生命的痛苦,平息一种辛酸,帮助一只昏厥的知更鸟,重新回到巢中,我就不虚此生。”这就是他们的信念吧。他们的一生似乎就是为了成全别人的幸福,他们内心如此柔软,以至于把别人的苦痛背负在自己的肩上。也许正因为经受过太多寒冷,他们总想给生命中遇见的每一个人多一点温暖。比起他们,我们都想得太多、同情太少,知识让我们愤世嫉俗,聪明让我们铁石心肠。

博尔赫斯说:“花只是静静地开,却让许多眼睛找到了风景。”《读者》就是这般,她默默咀嚼着日常生活的深永滋味,却让我们体悟到生命的本质和内心的真纯。她的文字像雪花一样轻柔,静悄悄的,却不停息,厚厚实实地落在你的周围。当你站起身时,身上已盖满一层层由阅读过的词句组成的雪花。

在这个速朽的时代,我们有数不尽的畅销书,却没有多少人愿意读书;我们有汪洋般的信息,却日益变得无助和迷茫;我们的吃穿越来越精美,但心灵越来越倦怠、粗糙,很难感到幸福,也不知道怎样才算幸福。这时候,我们应该有一方桃花源,在那里看看白云红叶,明月朗星,在那里呼吸,比在别的地方更自由、更有力。如果我们太虚弱,可以一枕黑甜,稍事休息,再回红尘,就又会充满勇气直面人生。

《读者》就是我的桃花源,这里栽的是智慧树,流的是忘忧泉,开的是自在花,搭的是逍遥桥。她会提醒我留意身边的幸福,享受被忽略的快乐。人可以自然而然地学习感官的享乐,而感知幸福的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因此,对我们许多人来说,幸福是需要学习的,幸福来临的时刻是需要提醒的。《读者》会提醒你,贫困中相濡以沫的一碗面条,患难中心心相印的一个眼神,父亲一次粗糙的抚摸,陌生人一张温馨的字条……都是平凡实在的幸福。《读者》还会告诉你,哪怕一无所有,我们也能够说“我很幸福”,因为我们还有健康的身体;哪怕不再享有健康,我们也可以微笑着说“我很幸福”,因为我们还有健康的心灵。

“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有《读者》相伴,在充满未知和坎坷的生活中就总有烛火启发你、抚慰你。如辘轳般汲起心井深处的温暖;如棉衫般提醒着朴素的幸福;如银杏树,摇落一地金黄,点燃一瓣心香。就像在寒冷的日子里经常看看太阳,心就不知不觉暖洋洋、亮堂堂,经常看看《读者》,幸福也将长久地伴随你我。

猜你喜欢

风尘桃花源同情
读扶贫日志
菊与星
悼玲秀
《桃花源记》
不该有的同情
你心中的桃花源
我有一壶酒
Apologizing
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