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卷
2021-05-14忆湄
忆湄
当我们这代人赶上国运,终于能平视西方世界的时候,此时最大的愿望,大概是“不卷”。
这不是一个新话题,但“内卷”的余威一直都在。20世纪90年代的人们相信奋斗改变命运,那是真的相信,但30年过去了,人们对这句话,却充满了戒心。
你瞧,无论人们怎么没日没夜地辛劳,命运的罗盘似乎还是纹丝不动,“996”式的辛苦好像是不值钱的。你瞧,从“双一流”大学毕业的孩子,也不过像是背上盖了一个“优质”的文凭戳,随后便进入社会的传送带,成为一颗并没有高级多少的螺丝钉。
作业越做越多,工作时间越来越长,学区房越买越贵,所有的努力都只是让自己变成普通人,倦乏和焦虑几乎要在大城市的空气里现形。
若所有的风光都只是游移在一个和时代无法和解的心灵之外,“奋斗”似乎变成了一个高贵又悲伤的词。
这是现代人辛苦的地方。时代发展迅速,有时几个月一过,就天上地下。从前的世界充满了不可解释的意外,知识还只是一丛丛的萌芽,人们反而安之若素。适当的无知会带来幸福。
而如今信息繁杂,你想要次次精准地拉动世界的线头,成为命运精彩的下一章,多半没有可能。
但另一方面,世界地图上的各种“闻鸡起舞”和“锦衣夜行”都在你的眼皮底下。一位中年妈妈要想保持一天的平静,就得对这些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一个有翔实的五年规划和伟大复兴的美好愿景的大国,有世界上最勤劳的人民,注重教育,讲究努力奋斗,聪明好学的人物如繁花般绽放。所有主流跑道都挤满了埋头苦干的人,而任何小众市场只要一有起势的苗头,瞬间就会拥挤起来。
没有人喜欢被“卷”,但也无法脱离现实的轨道。就像你小时候的许多兴趣爱好,终因主业是学习,因为要考好大学、要找好工作云云而无奈放弃。许多人心向往之的少年心志,从我们无奈被“卷”走的那一刻起,就只能狠心戒掉,似乎自己的人生也无法任自己决定。
人痛恨内卷,但也助长了内卷,人逐利的欲望和对自由的渴望并存,所以才充满矛盾与痛苦。但更糟糕的是,我们在不断贴着现实匍匐,不断涌入中心化的追赶中,消耗了生命中最宝贵的个人禀赋。
人不能做他最擅长的事,这才是我觉得最可怕的东西。
当然有应对“卷”的策略。比如年轻人的“丧”与“佛”,比如有人说“只要你活糊涂了,就活明白了”,似乎都是在强调一种钝感力。但更重要的是,我觉得现代人比以往所有的人,都需要一个更“坚硬的内核”,那就是你在这摇摇摆摆的人间,找到几乎不会动摇的信念。你知道你的终点和边界在哪儿,就少了漫漫人生路中的许多纠结、斟酌和算计。就像有人不炒股,不买币,不买房,不迎合潮流,抵制诱惑,将空余时间放在更平静和快乐的事情上。
这或许是现代人值得骄傲的地方——没有既定的指引来规划一个安全顺遂的人生,要靠自己内心的力量来做人。
但这种“坚硬的内核”来自哪里呢?
比如,你如何看待一个人的命运?你觉得命运是人努力获得,还是靠“一命二运三风水”?你所有的成就是靠自己的努力,还是多种复杂的机缘?若成敗得失背后的因素复杂,那么人看待命运就会更加包容。一个对外卖小哥和清洁阿姨都特别好的人,除了人本身的温厚善良,内心的图景一定更加广阔。
比如,你如何看待不同社会阵营的人?曾经金融圈里因为汇集了众多精英,所以他们相对有些自负,更喜欢和聪明人打交道。但如今,许多博主和网红的崛起,一定会让曾经的“精英阶层”大跌眼镜,这才知道在这个社会中,除了聪明,拥有审美力、表达力和对生活细节的感知力的人,也会获得命运的馈赠。
聪明一定好吗?太过聪明的人可能演不好戏,也写不了小说。因为他们目光如炬,一眼就能望到红尘尽头,所以对其中曲折往返的探索兴致全无。只有笨拙缓慢的人,才愿意慢慢钻研生命路途中的各种奥秘。所以世界很公平:所有走过的捷径,偷换的流年,都会变成后来的风霜;往往经历过的挫折与磨难,反而成就了人生的美好与辽阔。
导演陈传兴讲过一个故事。他说从24岁到34岁,在巴黎的10年,是他人生很重要的阶段。这10年奠定了他对世界的认知,这种认知不仅是在知识层面,更多的是身处异国,作为一个他者,彻彻底底地以人的角度去认知世界。他说,那好像给了他一个躯壳。这个躯壳抵御了外在的很多东西——顺流,他不会被卷入诱惑、寻求名利;逆流,也不会寻死觅活。
当下的人难免惶恐,因为每个时代总有自己的侧重点和盲点,丢了一个机会就像丢了一块根据地一样。但阅读广泛的人不同,仿佛穿越过之前的几百年,“莫听穿林打叶声”,会有不同于众人的澄澈和淡然。
我曾问一个读书很多的人有没有偶像,他说没有,大约是因为看过无数偶像的诞生和倒下吧。
一个“不卷”的社会是什么样子的呢?大约是人不用被某一种时代规则绑住,可以肆意生长,向四面八方去,寻找多样性和创造性,每一种选择都不被怀疑,不需解释,也同样得到尊重。人们摆脱了僵硬的心灵,不认为世界就是条条框框,背离它们就有灭顶之灾,而是深深地知道,世界上有多少人,就会有多少道,莫问前程,各行各道,生如长河,渡船千艘,唯自渡方是真渡。
(关 彤摘自微信公众号“秦朔朋友圈”,李小光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