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工匠”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建构
——以安徽职业技术学院环境工程技术专业为例
2021-05-14王安杏袁梦媛刘书雅
张 波 王安杏 袁梦媛 刘书雅,b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 a.环境与化工学院;b.基础教学部,安徽 合肥 230011)
行业技术发展使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变化与提高。劳动者不仅要能满足岗位的现状技能需求,而且还要具有一定的工匠精神、可持续发展性和创新创业能力。
高职学生作为技能型人才是未来国家建设与发展的生力军与直接劳动者,其素质的高低,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影响极大。在我国努力实现从制造大国到创造强国的这一历史跨越过程中,研究和探讨如何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与双创能力,向社会输送双创人才、大国工匠,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新课题。
一、“双创”开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过去,社会上唯学历论大行其道,科研创新中也存在着不重视创业、不重视技术工人的现象。
近来,国家意识到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离不开创新创业人才、离不开技艺精湛的工匠。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并进行了系统部署。
(一)高校“双创”人才的培养状况
赵彬、陈玉娟等比较研究了国内外高校的双创教育情况,提出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构建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方位、立体化地将双创教育融入人才培养方案[1]。冯媛、许兴海等提出双创教育要与专业教育进行充分融合并阐述了其在具体专业中的应用情况[2]。
(二)“大国工匠”“工匠精神”的理念遵循
陈明富对传统“工匠精神”进行了深入的探讨[3]。吕红刚、李丽英等对高职院校中工匠精神的培育进行了研究[4];段晶莹、刘萍等则从专业层面具体探讨了“工匠精神”的培育[5]。卢德俊则探讨了近年来以现代学徒制为代表的高职教育新模式中“工匠精神”的培育,探讨了如何培养未来的大国工匠[6]。
(三)“工匠精神”“双创”教育存在的问题
专家学者对“双创能力”“工匠精神”的培养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与思考,但对“工匠精神”与“双创”人才培养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内涵,在高职教育中两者的地位与作用,以及两者对学生培养的协同作用等方面缺乏研究。在高职教育中如何协同培育学生“工匠精神”与“创新创业能力”,为社会培养具有双创能力的大国工匠等方面的研究与教学改革实践未有涉及。
二、“大国工匠”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创”人才培养的内涵
(一)高职院校“双创”人才培养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工匠精神
在我国五千年文化传承过程中涌现了大量能工巧匠,其专注于各自的行业、对产品精益求精、推陈创新,为璀璨的中华文明贡献了自己的聪明才智。然而,在当前世界舞台上,德国制造、日本制造、欧洲标准一直占据高位,中国制造却成为低端、低质量的代名词。
主要是因为长期以来我国工人缺乏工匠精神,创新创业能力不足。重拾工匠精神、力推创新创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需求。
时代呼唤大国工匠,但大国工匠的养成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的培养锻炼。高职院校作为职业技术人才培养的基地,毋庸置疑应在大国工匠的培养中处于主力军地位。高职院校要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工匠意识,这将伴随学生的一生,也是学生未来能否成长为国家急需的大国工匠的根本。
工匠精神从根本上来说一种职业精神,是劳动者职业道德、能力、品质的体现、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其内涵可概括为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百折不挠、专注专心等内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首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并将这些内容内化、强化到教学各环节。此外,还要从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高级目标是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所谓“双创”,即“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国家基于转型发展需要和国内创新潜力提出的重大战略,以实现技术创新、创业自立,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对高职院校而言,“双创”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通过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训练,促进学生未来进行技术创新、自主创业。需要注意,创新是前提、灵魂,创业是结果、表象。没有创新的创业,是没有灵魂的、空洞的,也注定难以长久。
现在多数高校并没有厘清创新创业的内涵,对两者不予区分,创新创业教育也停留在表面。很多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异化为开设一周2课时的创业课,部分学生选修,甚至和专业课时间冲突;创业孵化基地异化为毕业生开设文印店、洗衣店、快寄点、理发店、蛋糕店等低水平的服务在校生的店铺,毕业生丢掉专业成为个体户;一旦孵化期过了,这些毕业生由于失去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支撑,在社会上无法与同类商业店铺竞争,又要重新择业。究其根源,往往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指标考核有关。创新创业能力,决不能忽视创新,只有基于创新的创业才能取得成功。“双创”人才培养绝不是几节创业课、几个孵化基地的门店就能解决的,这需要内化到人才培养方案,内化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
(三)“大国工匠”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创”人才培养的内涵
“大国工匠”与“双创”人才培养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工匠精神是创新创业的基础,没有工匠精神为支撑的创新创业终是空中楼阁;创新创业是工匠精神的目标与灵魂,没有创新创业为灵魂的工匠精神,终究无法养成大国工匠。
创新创业是工匠精神的目标与灵魂,“大国工匠”的创造能力不仅是衡量和决定工匠水平高低的先决因素,更是工匠智慧的体现;“大国工匠”对产品独具匠心、对质量精益求精、对技艺不断追求、对职业敬畏专注,正是高职院校双创人才培养方案在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方面的要求。
基于对“大国工匠”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创”人才培养内涵的充分解析,当前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以协同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与“创新创业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为目标,深化、内化到人才培养方案,内化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融入到各专业各课程中。
三、创新与建构“双创”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技能型人才,作为未来国家经济建设的一线劳动者、主力军,培育其“工匠精神”,培养其“创新创业能力”尤为重要。
工匠精神与创新创业具有内在的联系与契合性,“双创”人才培养实践中需将其构成要素转化成人才培养目标,内化到教育教学全过程。以安徽职业技术学院环境工程技术专业实施的“大国工匠”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为例。
(一)将人才培养目标分为两个层次
对应“工匠精神”与“创新创业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将人才培养目标分为应用型人才和“应用+创新”复合型人才两个层次。应用型人才:对全体学生的培养目标,基本要求;毕业生应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工匠精神,既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又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应用+创新”复合型人才:对多数学生开展的培养目标,高级要求;实施时因材施教,不同学生选择不同的培养项目。学生毕业时应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工匠精神、自主学习能力、创新创业能力,既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又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应用+创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不是拔尖教育,而是针对绝大数学生进行的教育;其考虑到学生个体的差异性,通过教学项目的设置,因材施教,不同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案。
(二)根据人才培养目标,重构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的能力模块体系,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以“两个层次、三大能力、十项技能”为核心的递进式课程模块体系
根据高职高专环境工程技术专业就业岗位分布特点,结合用人单位需求;对毕业生职业能力进行剖析,重新构建了以人文基本素质、专业基本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水处理工程技术、分析与监测技能、环境污染治理技能、环境评价与管理技能、管道设计与维护技能、设备维护与运营管理技能以及创新素质与能力等十大技能为核心的教学模块体系。这些模块可归纳到由低到高递进式的两个层次,三大能力。
第一,两个层次:(1)应用型人才:包括通用基础素质和职业应用能力的培养,是全体学生应接受的教育,学生毕业的基本要求。(2)“应用+创新”复合型人才:在通用基础素质和职业应用能力的培养基础上进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对多数学生开展的培养目标,高级要求;实施时因材施教,不同学生选择不同的培养项目。
第二,三大能力:(1)通用基础素质与能力:包括人文基本素质、专业基本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三大技能;这是基础模块,以夯实基础、拓宽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包括计算机、礼仪礼貌、文化基础、环境保护素质等基本素质与基本通用技能以及专业通用技能为目标,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2)职业应用能力:包括水处理工程技术、分析与监测技能、环境污染治理技能、环境评价与管理技能、管道设计与维护技能、设备维护与运营管理技能六大技能;这是专业应用能力模块,每个模块对应不同的就业岗位,以培养学生的专业应用技能为目标,使学生具备从事专业技术岗位的职业技能;实际教学中,实时根据学生反馈的就业情况与行业职位变化的特点,以某两、三个模块为重点,同时兼顾其他技能模块,开展多岗位技能的培训。既满足了学生当前重点就业岗位所需的技能要求,又为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所需的专业技能进行了储备。(3)创新创业能力:主要是培养创新性思维与能力,该能力模块是培养具有创新性思维、动手能力强的创新型人才;是在前两者的基础上开展,面向学有余力、自愿接受创新性培训的学生;其开展形式主要是以产学研项目、自选课题项目、技能大赛项目这三种形式的项目为载体,以具体任务为驱动,以低门槛的科技实践让学生入门,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要依靠自己探索,自主学习,创新性的完成各项科技实践任务,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
图1 “两个层次、三大能力、十项技能”为核心的递进式课程模块体系
表1 职业能力教学模块体系情况
(三)项目教学有机融入人才培养模式
1.项目教学落实到教学计划中
项目教学是在高职院校中培养具备“工匠精神”与“创新创业能力”技能人才的抓手与关键环节。
将教学项目按课程体系设置情况,分为常规课堂教学项目、非常规课堂教学项目两大类。常规课堂教学项目对应的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非常规课堂教学项目则是本着因材施教解决的是“应用+创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常规课堂教学项目,已经落实在教学计划中;前已论及“应用+创新”复合型人才是对多数学生的培养目标,因此,非常规课堂教学项目就不能游离在教学计划外,将其融入人才培养模式,有机地设置在具体教学计划中,是创新与建构“大国工匠”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度保证。
2.非常规课堂教学项目的可替代性
由于学生个体的知识储备、能力乃至兴趣动力的差异性,以及不同类型项目的要求不同,学生适合的非常规课堂教学项目类型有所不同。教学计划设置时,要充分考虑这一特点,非常规课堂教学项目必须设置多个替代方案,同一学分可用多个项目教学形式替代,由学生自主选择,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四)改革、创新教学组织形式与考核手段
1.实施任务驱动,推动分组自主学习,创新教学组织形式
重构课程体系,构建以任务、项目为驱动的教学体系,推进教学做一体化课程与项目教学建设。教学做一体化课程及项目教学过程中,将学生进行分组,以具体任务来驱动,培养学生工匠精神、创新能力。实践类课程或项目开始前,班级学生自由组合形成项目小组,各组设组长、总工各一名。任务、项目学习中,以小组为单位,独立进行自主性学习,既促进了学生学习、实践能力的提升,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具体实施时,根据任务的性质、形式有所变化。对理论性强的任务,项目小组要利用互联网、学术资源进行资料收集比对与实际调研,然后形成报告,在班级交流讨论;对实践性强的任务,项目小组要先阅读学习理论资料,制定计划,组内研讨后动手操作,最后在班级交流展示。这些环节对养成学生的工匠精神与创新创业能力大有裨益。
2.推行师生共商课程成绩,改革、创新课程考核方式
对于实践类、项目类课程的考核进行改革,课程成绩由过程分、操作分、考试分组成,考试分不高于50%(部分课程无考试分),过程分、操作分比重不低于50%。过程分、操作分的评定,由以师生共商、学生自评的形式来确定成绩。改革了长期以来教师单向评定学生成绩的传统方式[7]。
具体实施时,先由项目小组在班级展示成果,然后教师根据任务的性质、形式、完成质量,在班级中商讨确定该组总的成绩档次,最后由项目小组的组长、总工召集本组学生,根据每人的贡献与表现,共同协商确定每个人的具体成绩。这一模式的推广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团队意识与自我管理能力。
四、结语
基于对“大国工匠”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创”人才培养内涵的充分解析,当前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以协同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与“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在安徽职业技术学院环境工程技术专业建设与改革实践中,根据人才培养目标,重构了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的能力模块体系,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以“两个层次、三大能力、十项技能”为核心的递进式课程模块体系;改革、创新教学组织形式与考核手段;将项目教学有机地融入到人才培养模式;为创新与建构“大国工匠”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创”人才培养模式做出了有益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