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府逐瘀汤对抑郁模型小鼠行为学及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2021-05-14王永杰刘广超王慧娟许雪春张丽娜李二贤赵凤玲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悬尾胺类氟西汀

王永杰,刘广超,王慧娟,许雪春,张丽娜,李二贤,赵凤玲

(1.河南省职业病防治研究院,河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河南 郑州450052; 2.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450000)

抑郁症是以情绪低落为主要特征的一类心理疾病,主要表现为持久情绪低落、思维迟缓、精力下降、食欲不振、性欲减退、睡眠障碍等[1]。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加,抑郁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问题[2-4]。该病属多因素疾病,病因复杂,发病机制涉及生理、心理、社会等多方面,尚未完全明确[5]。临床上常以药物、心理、物理等方法综合治疗,虽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不良反应多,依从性差,易复发。因此,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中医学关于情志病的治疗历史悠久,最早见于《山海经》,该书记载了38 种疾病,其中就有“狂”“痴”等记载。此后,在《吕氏春秋》《楚辞》《左传》《史记》等文献中亦有情志致病的记载。情志医学提出于《黄帝内经》,其明确病证名称,认识病因病机,并注意到躁狂、抑郁、双向障碍,如《灵枢·癫狂》载“狂始生,先自悲也”;还提出了移精祝由法、情志相胜法、语言开导法等治法。后世医家在《黄帝内经》认识的基础上,对抑郁症有更加深入的研究。抑郁症属于“郁症”“百合病”“脏躁”等范畴[6-8],以情志所伤、气机郁滞为主要病因,病机主要是由于气机紊乱、五脏气血失调,治疗以疏肝理气、活血化瘀等为主。因此,本研究选用血府逐瘀汤进行研究,该方出自王清任的《医林改错》,方由桃红四物汤合四逆散加桔梗、牛膝而成,具有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之功效,契合抑郁症之病机。本实验以昆明种小鼠为对象,探讨血府逐瘀汤对抑郁小鼠行为学及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为血府逐瘀汤在抑郁症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实验动物 本研究选用40 只雄性4~6 周龄SPF 昆明种小鼠,体质量(20±4)g,购自河南省实验动物中心,合格证号:SCXK(豫)2015-0004,饲养于河南中医药大学动物实验中心,饲养于温度15~26 ℃、相对湿度40%~70%的环境中,并采用自由采食、饮水。

1.1.2 实验仪器 高速离心机(安徽中科中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型号:HC-2064);小鼠自主活动测试仪(成都泰盟科技有限公司,型号:ZZ-6);电子恒温水浴锅(余姚布亚星仪器仪表有限公司,型号:DZKW-C);涡旋混匀器(江苏康健医疗用品有限公司,型号:XH-D);酶标仪(上海塞默飞世尔仪器有限公司,型号:MULTISKAN FC);电子秤(上海精天电子仪器有限公司,型号:JT601N);电子天平(北京赛多利斯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型号:BSA224S)。

1.1.3 药品与试剂 盐酸氟西汀胶囊(常州四药制药公司,批号:国药准字H19980139);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测定试剂盒(北京索莱宝科技有限公司,批号:fk1983Y);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测定试剂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批号:H096);多巴胺(dopamine,DA)测定试剂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批号:H170);血府逐瘀汤组方药材(桃仁、红花、当归、生地黄、川芎、赤芍、牛膝、桔梗、柴胡、枳壳、甘草)均购自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并经3名中药师鉴定。

1.2 实验方法

1.2.1 动物分组 所有40 只大鼠适应性喂养14 d后,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血府逐瘀汤组和盐酸氟西汀组,共4 组。

1.2.2 药物制备 制备血府逐瘀汤煎剂,药物由桃仁12 g,红花9 g,当归9 g,生地黄9 g,川芎4.5 g,赤芍6 g,牛膝9 g,桔梗4.5 g,柴胡3 g,枳壳6 g,甘草6 g 组成。本研究所有药物均购自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且经3 名中药师鉴定。所有药物清洗后,浸泡1 h 后,入锅,武火烧开后,文火煎40 min,去渣,浓缩成每毫升含1 g 生药的溶液备用。

1.2.3 造模与给药 40 只小鼠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30 只小鼠每天选取3~4 个应激因子进行慢性不可预知性刺激(CUMS)。本研究选用的应激因子主要是12 h 禁食、12 h 禁水、12 h 45 °倾斜饲养、夹尾(距尾根1 cm 处夹闭1 min)、光照等,持续3 周,从而建立抑郁症小鼠模型[9]。中药给药剂量根据人鼠换算公式S小鼠/20g=0.0026×S人/70kg,得血府逐瘀汤给药剂量(口服剂量)为每只小鼠0.2028 g/20 g(成人120 g/70 kg),即每只小鼠10.14 g/kg。血府逐瘀汤组小鼠按10.14 g/kg(含生药1 g/mL)剂量灌胃血府逐瘀汤,每日2 次,连续14 d。盐酸氟西汀组小鼠按10 mg/kg 剂量(0.1%的盐酸氟西汀给药体积为10.14 mL/kg)灌胃盐酸氟西汀,每日2 次,连续14 d。按照等量不等浓度的原则,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小鼠灌胃等体积蒸馏水,每日2 次,连续14 d。

1.3 行为学观察

1.3.1 自主活动次数测定 为使实验小鼠熟悉环境,先将各组小鼠放入自主活动仪10 min,待小鼠适应环境后开始正式实验。正式实验是将各组小鼠依次放入自主活动仪内10 min,在5 min 后,开始记录各组小鼠的水平活动次数、垂直活动次数。

1.3.2 悬尾实验 各组小鼠给药结束1 h 后,将小鼠尾端2 cm 的部位贴在一根水平木棍上,使小鼠成倒挂状态,其头部离台面约5 cm,用板隔开相邻动物的视线。比较各组小鼠在6 min 内累计不动的时间。

1.3.3 强迫游泳实验 各组小鼠在给药结束4 d后进行强迫游泳实验。本研究是将各组小鼠置于水温25 ℃,水深30 cm 的玻璃烧杯中6 min,观察6 min 内各组小鼠累计不动时间。不动时间的判定标准:小鼠在烧杯内漂浮在水面,不努力爬出烧杯,仅做一些必须保持其头部在水面的动作[6]。

1.3.4 大脑海马区神经递质含量测定 将各组小鼠颈椎脱臼处死,在冰台上分离大脑海马组织,匀浆,3000 r/min 离心20 min,取上清,保存于-20 ℃以下的冰箱。测定各组小鼠脑组织中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含量,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各组小鼠自主活动次数测定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水平运动次数、垂直运动次数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血府逐瘀汤组和盐酸氟西汀组小鼠水平运动次数、垂直运动次数均显著升高(P<0.0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1。

表1 各组小鼠自主活动次数比较 ±s(次, )

表1 各组小鼠自主活动次数比较 ±s(次, )

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1)P<0.01;与模型组比较,2)P<0.05,3)P<0.01

?

2.2 各组小鼠悬尾不动时间、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比较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悬尾不动时间、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显著增加(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比较,血府逐瘀汤组和盐酸氟西汀组小鼠悬尾不动时间、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显著降低(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2。

表2 各组小鼠悬尾不动时间、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比较 ±s

表2 各组小鼠悬尾不动时间、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比较 ±s

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1)P<0.01;与模型组比较,2)P<0.01

?

2.3 各组小鼠小鼠海马组织神经递质含量测定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5-HT、NE、DA 含量显著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比较,血府逐瘀汤组和盐酸氟西汀组小鼠5-HT、NE、DA 含量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3。

表3 各组小鼠海马组织神经递质含量比较 ±s(ng/mL, )

表3 各组小鼠海马组织神经递质含量比较 ±s(ng/mL, )

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1)P<0.01;与模型组比较,2)P<0.05

?

3 讨 论

抑郁症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精神疾病[7],多由情志改变引起,气机阻滞为其核心病机,主要表现为心情抑郁、情绪不宁、易怒善哭等,而引起抑郁症的主要因素是应激刺激[10]。本研究采用12 h 禁食、12 h 禁水、12 h 45 °倾斜饲养、夹尾等多种低强度刺激的方法制备抑郁症小鼠模型。该造模方法与人类抑郁症的生物学机制接近,如悬尾和强迫游泳实验是对抑郁症患者快感缺乏、兴趣缺失、精神运动迟滞等抑郁症状进行模拟[11-14]。因此,该方法制备抑郁症模型,能解释抑郁症的显著异质性,可用于本实验研究。

目前文献研究发现,血府逐瘀汤已用于抑郁症的临床治疗,但实验室研究较少,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结果表明,血府逐瘀汤能明显增加抑郁小鼠的自主活动次数,并能明显减少悬尾和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初步证明该药有抗抑郁作用。

目前,抑郁症发病机制的研究较多,如单胺类神经递质假说、受体假说、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假说等,其中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假说得到业内认可[15-17]。该学说认为,抑郁症主要是由于单胺类神经递质NE、5-HT、DA 分泌不足所致。因此,抑郁症治疗多以NE、5-HT、DA 为靶点[18-20],通过增加脑内突触间隙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增强其生理功能来起到抗抑郁的作用。本实验采用ELISA 法测定了抑郁小鼠脑内海马组织中NE、5-HT、DA水平,结果表明,血府逐瘀汤能明显升高抑郁小鼠脑内海马组织中NE、5-HT、DA 水平,其抗抑郁作用机制与提高小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相关。

综上所述,本实验通过观察抑郁小鼠自主活动次数、悬尾与强迫游泳不动时间等指标认为血府逐瘀汤具有抗抑郁作用,通过进一步测定小鼠海马体内单胺类神经递质(NE、5-HT、DA)水平变化,揭示血府逐瘀汤抗抑郁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猜你喜欢

悬尾胺类氟西汀
3种抗抑郁中药方作用比较研究
物化法处理醇胺类污染地下水的实验分析
氟西汀通过增加阿尔茨海默病APP/PS1转基因小鼠脑内乙酰胆碱的含量改善其空间学习能力
芳胺类化合物的原位氧化溴化工艺研究
红景天苷在大鼠悬尾模型中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全球胺类产品市场2020年将达到140.7亿美元
胺类化合物合成与应用研究进展
悬尾实验实时检测分析处理系统的研制及初步应用
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疗效分析
氟西汀联合佐匹克隆治疗脑卒中后抑郁伴失眠33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