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纯净心灵的永恒阳光
——电影和小说《海蒂》赏析

2021-05-14刘殿波

河北教育(综合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海蒂塞斯阿尔卑斯山

■刘殿波

“古老的小镇梅恩菲尔德所处的位置十分怡人。出了小镇,一条小径穿过郁郁葱葱的大片绿地,蜿蜒伸展到山脚下,高耸的山脉气势宏伟,低首俯视着山谷。陡峭的小径崎岖向上,一直通到阿尔卑斯山上,路开始变陡的时候就进入了一片草原,里面长满矮草和尖草,只要旅人一走近,就能立刻闻到它们所散发出来的淡淡香气。”

读瑞士作家约翰娜·斯比丽的儿童长篇小说《海蒂》,一开始就给人一种清新愉悦的感觉,仿佛让我们一下子置身于阿尔卑斯山青翠的山岗之上,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俯瞰着美丽的山间风景一般。

根据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海蒂》(国内翻译成《海蒂和爷爷》)几乎完全遵循了原著小说的内容和结构,甚至表现手法都如出一辙。影片一开场如同一部风光纪录片,雪山、白云、草地,阿尔卑斯山的秀美景色一览无余。小女孩海蒂身着厚厚的裙装在山间行走着,她时而仰望着山谷中展翅飞翔的雄鹰,时而张开双臂呼吸新鲜的空气,脸上露出动人的微笑。

看电影《海蒂》,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海蒂的微笑,这也是读小说和看电影感受最不一样的地方——看小说你只能想象人物的表情,而看电影会让你直观地感受到人物的情感状态。相信看完电影《海蒂》,海蒂那动人的微笑会长久地浮现在你的脑海。

海蒂是不幸的,她从小父母双亡,一直由姨妈抚养,生活在贫穷的环境当中。后来姨妈找到了一份城里的工作,不能再继续照顾海蒂,于是不得不把5 岁的海蒂送到住在阿尔卑斯山的爷爷那里。可是爷爷对姨妈并无好感,也不欢迎孙女海蒂的到来。姨妈无奈之下激动地丢下海蒂拔腿离去。故事正是从姨妈带着海蒂到爷爷家开始的。

跟着爷爷这个不被村里人待见、在山顶离群索居的古怪老头子,似乎预示着海蒂更加穷苦和悲惨的生活。来到爷爷家的第一天,爷爷甚至不让海蒂到自己屋里睡觉——实际上,别说床了,爷爷甚至连一把多余的椅子也没有。于是,小海蒂只能到储藏室依偎着山羊睡了一个晚上。可是,毕竟血浓于水啊!早晨起来,爷爷推开储藏室的门,一句话也不说地挤了半桶山羊奶,然后从中舀了一瓢递给刚刚睡醒的海蒂,“喝吧!”爷爷说。饥肠辘辘的海蒂一口气喝下了一整瓢新鲜的羊奶。

然而,故事并没有刻意描写海蒂上山以后的生活如何艰难困苦,而是把笔墨和镜头更多地留给了阿尔卑斯山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对海蒂享受淳朴自然生活的描写上。海蒂来到爷爷家的第二天,她就开始跟着放羊倌彼得天天爬上山顶一起放羊,她喜欢喝刚刚挤出来的新鲜羊奶,爱在阳光下开满鲜花的山坡上无拘无束地奔跑,愿意把羊儿当成朋友……她那天真善良、活泼开朗的热烈情绪和动人的微笑很快感染了饱经沧桑、心情抑郁的爷爷,让长期板着面孔的爷爷也露出了微笑。爷孙俩的感情与日俱增,爷爷不但每天给海蒂准备新鲜的食物,还给孩子做了一把新椅子。

相较电影,小说对海蒂和爷爷的这段生活的描写颇为具体生动。比如上山放羊的时候,海蒂把自己的食物无私地分享给经常食不果腹的彼得;冬天来了,她要求爷爷用雪橇带着她来到彼得家,去看望彼得双目失明的奶奶;然后当她发现奶奶家里四处漏风时,又恳求爷爷帮助奶奶修葺好破旧的窗户和房顶。海蒂的天真、善良不仅让穷苦的奶奶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也让爷爷重新体会到了做人的尊严与价值。

影片最感人的地方,莫过于海蒂被姨妈偷偷从山上带走,爷爷发现后追下山那种绝望的眼神和表情,那真是一种撕心裂肺般的离别之痛,让人潸然泪下。

在城市贵族塞斯曼家,海蒂衣食无忧,不但同只能长期坐在轮椅上的女孩克拉拉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还在克拉拉奶奶的帮助下学会了阅读。但是海蒂人在法兰克福,心却总想着阿尔卑斯山的爷爷和奶奶。她悄悄背着大家积攒吃剩的软面包,准备回乡时带给牙口不好的瞎眼老奶奶。她日夜怀念着阿尔卑斯山上的积雪,思念着亲爱的爷爷,以至于经常半夜哭醒。

《海蒂》让人感动和着迷的地方就在于,故事并没有将穷苦的爷爷描写成小气吝啬的穷酸鬼,更没有把贵族塞斯曼一家描写成为富不仁的大坏蛋,而是让我们看到不管穷人还是富人,每个人都闪烁着人性善良的光辉。当有一天男主人塞斯曼先生发现海蒂因为思家心切出现了梦游的毛病,严重影响了她的身心健康时,塞斯曼先生和奶奶不顾克拉拉的反对,毅然决然地将海蒂送回了海蒂的爷爷身边,还给她带去了满兜的软面包和大香肠。

而回到故乡的海蒂,也热情地写信邀请克拉拉来阿尔卑斯山生活。夏天来了,克拉拉终于来到海蒂和爷爷的家,她同海蒂一起住在爷爷的阁楼上,享受着大自然的美景和天然美食,身体越来越强壮。在爷爷和海蒂的帮助下,她竟然摆脱了长期依赖的轮椅,站起来获得了新的生活。

不管是原著小说还是《海蒂》这部电影,都成功地将瑰丽的自然美和温馨的人情美融合在了一起,让作品成为了一曲童心美的颂歌。海蒂虽然是作者虚构出来的理想人物,但读者却不会产生虚幻之感,而是充分感受到她那纯净心灵给人带来的永恒阳光。而《海蒂》的魅力,恰恰也在于它充分地展示了人性中的善良和美好,让人们在尔虞我诈、相互倾轧、人性扭曲的现实生活中,唤醒心中的爱与善,思考何为幸福,何为生命的意义。

《海蒂》是小说家约翰娜·斯比丽历经十载完成的作品。约翰娜·斯比丽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家庭环境和诗情画意的家乡赋予了她创作《海蒂》的灵感。据说,她喜欢独自漫步在村庄周边,并在散步时构想海蒂的故事。100 多年来,《海蒂》一直是西方儿童文学史上公认的经典,多次被搬上银幕。早在1970 年代,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先生就根据《海蒂》制作了一部长达52 集的电视动画片《阿尔卑斯山的少女》,颇受小朋友喜爱。

《海蒂》同英国作家狄更斯的世界名著《雾都孤儿》一样,都是描写贫苦孤儿生活的作品。但是大家注意到了吗?两位作者不约而同地都给故事呈现了一个完美的结局,让小读者看到人性向真向善向美的力量,永远是儿童文学作品应有的魅力之源!

猜你喜欢

海蒂塞斯阿尔卑斯山
一个小忙
阿尔卑斯山积雪
《阿尔卑斯山中小镇》
阿尔卑斯山的“粉红雪”
海蒂和爷爷(中)
阿尔卑斯山生存记
“橡皮筋先生”世间罕见
海蒂·霍尼曼的纪录视界
成功密码是1:125
成功密码是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