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州区棉花全程机械化技术应用与推广
2021-05-14热比亚艾米都肉孜汗达吾提
热比亚·艾米都,肉孜汗·达吾提
(哈密市伊州区农业农村技术推广中心,新疆 哈密 839000)
0 引言
棉花是人们生产生活中常用的原材料,棉花的有效供给是生产生活顺利实施的保证,传统的棉花栽培,在种植、植保、采摘等很多环节需要依靠人工作业完成,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工作效率和成本都不尽人意。随着农机技术的快速发展,适合棉花生产的多种机械设备逐渐得到普及,使棉花生产的全过程得到了显著优化。棉花是哈密市伊州区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近几年伊州区的棉花种植面积达到1.50万hm2,棉花生产机械化是棉花产业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为进一步提高棉花生产的机械化程度,促进棉花的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形成,伊州区根据全区生产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实施了棉花全程机械化技术应用与推广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1 棉花全程机械化的必要性分析
1.1 适用性分析
伊州区的棉花种植面积较大,专业从事棉花种植的农民具有丰富的种植经验,大部分棉花田能够连片,适合实施机械化生产作业。且农民普遍具备农业机械的使用经验,对驾驶拖拉机和操作维修农机设备能够快速适应,具备实施机械化生产的能力。
1.2 经济性分析
目前来看,随着人工作业成本的不断上升,机械化生产已经成为农业作业的主要模式,也是经济性最好的模式,只是我国对于棉花机械化生产的相关设备研发起步较晚,导致棉花生产机械化的普及程度不及大宗粮食作物。现阶段,针对棉花生产的各个工序选择并应用机械化设备进行作业,相对于人工生产而言,整体成本显著降低,生产的实际收益将得到大幅提升。
1.3 质量性分析
采用全程机械化的生产模式,有利于统一棉花生产的农艺习惯,利用机械化作业,棉花的植株分布更加均匀,长势更为统一,植保追肥等作业效果更加明显,棉花的整体品质能够实现进一步提高。通过机械化生产,各个工序的生产效率也会明显提高,更能保证棉花的适时收获和适时销售,确保棉花在品质最佳时间进入市场。
2 伊州区棉花全程机械化工作目标
伊州区棉花全程机械化技术实施与推广主要在大泉湾乡、回城乡、花园乡、二堡镇等地的棉花种植区开展,希望通过对棉花种植和采收过程的机械装备进行选型、示范与推广,实现2020年伊州区棉花机械化种植面积达到1.33万hm2,机械化采收面积达到1.07万hm2,并且在大泉湾乡三道城村开展333.33 hm2的棉花生产全程机械标准化技术推广应用,建立现代化的示范推广区,实现棉花从种植、管理到收获及后处理全过程的机械化生产模式,利用全程机械化生产示范区带动周边的机械化生产水平实现快速进步。
3 技术应用与推广过程
3.1 技术实施流程
从伊州区现阶段的棉花生产实际情况出发,统计了各个区域习惯的生产模式和相关的生产条件,确定了以早熟优良机采棉花为主的棉花栽培方案,通过机械化地膜覆盖播种的方式进行播种,根据不同的耕地规模,选择使用2膜12行、3膜12行或3膜18行的覆膜精量播种机进行作业,生产作业的行距10 cm+66 cm+10 cm。部分条件适宜的地区可采用卫星导航自动驾驶技术进行机械化作业。设计了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的技术路线如图1所示。充分考虑了从品种选择、生产实施到产物运输的棉花生产全过程的各个细节。
图1 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的技术路线
3.2 农机设备的应用情况
2020年全年,伊州区参与棉花全程机械化生产的大马力拖拉机达到130台,其中包括了常规的654、754、804、904等机型,以及动力配置更高的1204、1904等拖拉机机型,其中有47台大马力拖拉机具备卫星导航自动驾驶系统,能够实现在卫星导航下的自动作业功能。除大马力拖拉机外,还投入与大马力拖拉机配套使用的联合整地机36台、激光平地机12台、2MBJ-2/12及2MBJ-3/18等棉花播种机88台、牵引式及悬挂式喷雾机52台、植保无人机15架、采棉机36台,充分保证了棉花全程机械化生产的顺利实施。
3.3 项目实施与技术推广情况
伊州区棉花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在2020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有效提高棉花生产的机械化作业水平。首先,在大泉湾乡与西戈壁团结农场建立了万亩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示范区,其中大泉湾乡二道城村示范区面积533.33 hm2,西戈壁团结农场133.33 hm2,且在大泉湾乡二道城村设立有33.33 hm2精品示范点。
利用建成的示范区开展了大量的演示、宣传、交流活动,其中包括机采棉精量播种暨北斗卫星导航自动驾驶现场演示会和机采棉精量播种经验交流现场会2场、机采棉现场会2场、完成有关棉花生产信息报送17篇、发放宣传资料400余份,充分发挥了示范区的带动和宣传作用。
通过示范区的建设和影响作用,有效带动了棉花生产的全程机械化发展水平。现阶段,伊州区可利用的采棉机械达到36台,其中有本地机械5台,外地机械31台,能够实现年机械化采棉面积超过1.07万hm2的预期目标,且棉花生产的全过程形成了系统的机械化作业模式,已经初步实现了全程机械化的生产要求,随着示范区带动作用的凸显,2020年伊州区棉花耕种收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其中机械耕整地面积1.47万hm2、机械播种面积1.33万hm2,机械采收面积1.07万hm2,成熟的全程机械化技术且具备进一步推广的能力。
4 实施过程的经验与存在的问题
4.1 实施优点与经验
一是要明确示范与技术推广工作的任务目标,设立专门的领导与工作小组,建立符合地区实际需求的可行性实施方案;二是组织工作人员做好对已有机械设备、棉花种植面积、农艺技术等方面的调查与统计工作,选定适宜的区域建立技术示范区,为先进机械设备的实地作业与示范宣传奠定基础;三是积极利用示范区进行现场交流和宣传活动,通过现场演示会、发放资料、开展座谈会等形式来宣传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为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建立良好的舆论氛围,并提高农民参与机械化生产的积极性;四是做好针对棉花生产机械化的技术服务工作,除在示范区实施统一的机械化铺管、覆膜、播种、机械中耕、化控以及病虫害防治、喷施脱叶催熟剂、棉花机械采收等机械标准化作业外,还要积极将相关技术推广到周边地区,使更多农民了解棉花机械化生产的标准技术模式。
4.2 存在的不足与优化方向
一是农民对于机械化生产的适应能力仍有待提升,农民的农机知识、技术体系没有系统建立,在棉花全程机械化技术实施过程中对技术指导人员存在一定依赖,自主生产的能力仍不足;二是农机农艺技术的融合仍不到位,部分棉农种植机采棉的技术与机械化生产习惯与宜机化条件存在一定匹配问题,很多农民采用传统的种植习惯,为机械化生产实施增加了难度;三是宣传力度还应进一步加大,使棉花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得到有效的推广。
5 结语
经过系统的规划和多方的努力,伊州区棉花生产已经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要求,并逐渐走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全覆盖的良好趋势,通过一系列措施的有效开展,棉花产业的农民在生产效率、劳动力消耗、生产成本方面得到有效改善,棉花全程机械化生产的优势得到了进一步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