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交流串直流的三个案例分析与对策

2021-05-13赵震

科技风 2021年13期

摘 要:通过对本厂交流串直流的三个案例的叙述,并对故障进行深入分析,论述了交流串直流所引发的保护回路故障,探讨改进措施和解决对策,以保证机组的可靠运行。

关键词:交流串直流;保护回路故障;故障分析与对策

工作人员误把交流串入直流系统,这样错误的做法会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如果将交流电串入直流电系统,那么继电保护的装置会产生错误的动作而引发事故。所以,我们要认识交流串入直流系统的危害,这样可以更好地运维生产现场。

1 交流串直流的三个案例

1.1 交流串直流的第一个案例

1.1.1 故障情况

2015年3月25日10时45分,#1主变高压侧5001开关跳闸,1B厂高变低压侧9102、6102开关跳闸,快切未动作;1A厂高变低压侧9101、6101开关未跳,手动分闸。查明#1机中压系统无保护动作后,手动将6kV1A/1B段、10kV1A/1B段切为备用电源供电正常。

1.1.2 情况分析

调取DCS报警信息、SOE报警信息、机组故障录波器信息,5001开关和9102、6102开关同时分闸,导致厂用电失电,#1主变高压侧CT与高厂变A、高厂变B高压侧CT均未见故障电流。

#1发变组保护无任何报警,出口继电器均未动作,排除一次系统故障。通过检查发变组动作报文、DCS操作记录以及中压开关室综保装置,发现同一时间内保护无任何动作信号和操作命令。

5001、9102、6102开关分合闸控制电源都由直流110VB段供电,分析认为是B段直流电源发生了瞬时交流窜入,从而引起了5001开关和9102、6102开关同时跳闸。

检查得知,当时#1机小修直流改造,#1机110V-1B段直流绝缘监测装置发故障报警,直流厂家在消缺过程中,误将试验导线碰到交流回路,导致交流电源窜入该段直流系统,造成5001开关和9102、6102开关同时跳闸。

1.1.3 整改措施

(1)对厂家施工人员安全交底工作不到位,未充分辨识危险源,没有意识到危险点,由此要提高安全责任心,在试验工作中,严禁使用交流电源,严防交流窜入直流。

(2)结合开关停运情况,升压站500kV断路器的分闸接触器全部更换为大功率(额定功率大于5W)接触器,同时更換新的非全相继电器。

1.2 交流串直流的第二个案例

1.2.1事件经过

2015年9月18日,泰州电厂#1机组调停期间,#1机组处于停机状态,#1主变高压侧5001开关处于运行状态,中压母线由工作进线供电,启备变高压侧开关5000开关处于运行状态。

9月18日9:53 5001开关和5000开关跳闸,#1机组中压工作电源和备用电源同时失电,柴油发电机启动带保安段运行。

当时正有外委维护电气人员陪同运行人员对1C电动引风机的电加热器电源开关进行送电操作。

1.2.2 原因分析

调取500kV故障录波器信息显示,9:53:07 5001开关和5000开关三相同时动作分闸。调取DCS历史记录曲线,发现5000开关和5001开关在9:53至10:12之间发生了多次合分现象。

5000开关和5001开关第一路分合闸操作电源取至直流110VA段电源。检查该段直流绝缘监测装置,从9点53开始一直有交流窜入的报警,通过告警记录查到交流电源从1C电动引风机直流控制电源支路窜入。

现场检查,#1机10kV1A段的1C电动引风机加热器回路改造,原直流继电器接点断弧容量小,于是将直流继电器改为交流接触器,用单相交流电作为控制电源,接线接好后,原直流继电器由开关的辅助常闭点启动,也就是开关在断开位置对电机本体加热,此辅助常闭点线未拆除干净,与直流电源相通,拆除后线头包扎不严,搭接到交流电源火线端子上,导致加热器电源开关送电时,交流220V窜入直流控制回路,引起直流110V系统A段上的5000开关和5001开关第一路分合闸线圈频繁动作,导致多次非全相分合闸。

1.2.3 整改措施

(1)加强直流系统管理,严防交流窜入直流,应做到现场端子箱封堵及密封条良好,控制柜及端子箱应避免交、直流接线紧挨着在同一串端子排上。

(2)提高安全责任心,做好拆线记录,废弃的线头拆除干净,无法拆除的线头需套上安全压线帽。只将加热器回路直流继电器更换为直流接触器,解决接点断弧问题,避免回路接线改动造成交流串直流。

(3)在接触器替换中间继电器前,应及时办理异动报告、图纸变更等手续,按要求进行三级验收。

(4)四种人职责应到位。

①委外维护工作班成员在工作中应工艺严谨,做好拆线记录,废弃线拆除干净,无法拆除的线头需套上安全压线帽,以上工作需两人确认。

②工作票负责人应对工作内容把关到位,对班组成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监护到位。

③工作票签发人应意识到本项工作存在的交流串入直流的风险,在工作票安全措施上专项体现。

④项目负责人应意识到本项工作存在的风险,对工作全过程现场把控。

⑤5000开关和5001开关非全相多次分合,后续结对变压器和开关进行针对性试验,确保稳定运行。

1.3 交流串直流的第三个案例

1.3.1 事件经过

2017年3月3日14:46,#3机C修,电除尘PC3A段检修结束恢复正常供电,运行在恢复的过程中,发现PTA相单片空开合上即跳开,打电话给点检,点检电话通知我一起去检查,而此时我正在检修发变组厂高变第一套保护,恢复临时拆线,恢复后用万用表测量电位,发现直流正117V,直流负接地,而且负电位有交流59V左右的电位,我接到电话后估计交流串直流与电除尘PC3A段恢复有关。

1.3.2 原因分析

2017年3月3日15:07,相关人员全部到电除尘五楼PC3A段,我测量了PT空开上下桩头电压,发现一端交流电,一端直流电,开关即合即跳。哪里来的直流电呢?经仔细查看柜内接线,发现柜内直流交流小母线有问题,对比电除尘PC3B段,正常每一根小母线上插有两个公母全绝缘线鼻子,而电除尘PC3A段柜内PTA小母线上插有三个线鼻子,KM小母线上插有一个线鼻子,经分析,检修工人在清扫该段母线时,造成一线鼻子脱落,但小母线所有接插线上无任何标识,检修工人搞不清,未向继保维修工反映,直接将KM电源小母线插头插在了PTA母线上,当运行送电时,交流小母线带电,导致交流电窜入直流负电源。

1.3.3 现场处理

申请短时停柜内直流电,核对接线,保证KM母线上一根接线到直流电源,一根接线串接到下一个负载柜母线;拉开PT小空开,先核相,分清A相、B相、C相;确保小母线PTA一根线接至空开交流A相,一根接线串接到下一个负载柜母线;经过耐心细致的对接线,进线柜内每根公用小母线只有两个线鼻子,每个线鼻子贴胶布注明+KM,KM,YMa,YMb,YMc,YMn。到当日16:18,故障处理结束,查看直流绝缘监测装置,交流串直流报文时间推算与故障时间吻合。

1.3.4 整改措施

(1)打标签,将所有#3机PC检修段进线仓的小母线贴上标签,有效防止脱落后乱插。#4机C修时每段PC先贴好小母线标签。

(2)现场的公母全绝缘线鼻子连接不牢固,易脱落,以后改造成可联端子转接。

2 对策

通过对我厂三起交流串直流的案例分析和采取的措施,提出以下对策:

(1)在发生直流接地时,不仅测量直流正负对地电压,还要测是否有交流电压串入,如发生交流串直流故障时,要立即处理,查看具有监测交流串入的直流绝缘监测装置报文,查找故障发生时刻的运行操作和现场检修,排查可疑点。

(2)对升压站500kV开关及中压进线的分闸继电器,长距离启动分闸的继电器一律更换为大于5W的大功率继电器。

(3)对继电器线圈和接点分别是交流电和直流电的改造要慎重,尽量回路不动,只更换所需的元器件。

(4)作废的直流回路线及交流回路线,要在源头上清理干净,没用的线不能带电,清理干净,不留下寄生回路。

(5)處理问题要举一反三,发现柜内小母线引线标识没有,要及时补上,要清晰。

3 结论

结合电网防止交流串入直流回路规定和其他电厂及变电所案例,归纳总结如下:

交流串入直流回路的常见原因:交直流回路共用电缆;端子排潮湿凝露、雨水侵入、交直流电缆破损、误碰、误接线等原因造成交直流串电;系统一次短路电流串入二次回路。

防范交流串入直流回路造成保护拒误动措施:(1)加强设计运行管理,避免交直流电缆混用、交直流辅接点混用。严防交直流回路共用一根电缆,控制箱不同功能辅助触点应以空端子隔离。(2)加强保护用大功率继电器管理,避免交流串入后保护误动。厂站内远跳回路、失灵启动回路、变压器瓦斯非电量跳闸等回路应采用大功率继电器,工作电压采用直流110伏,继电器动作电压应在55%~70%的额定电压之间。(3)规范端子箱和保护屏端子设计制造环节。交、直流端子排分区布置,取消保护屏内的交流照明回路,取消柜内打印机,集中一台公用移动打印机。(4)合理规划二次电缆敷设路径,尽可能离开高压母线接地点,做好户外端子箱在雨季和台风期间的密封、防水、防潮、防凝露措施。(5)加强直流系统运行管理,加强继保工程施工安措管理和图纸管理,避免人员误接线造成交直流互串事故。做好继电保护安措票上的安全措施和危险点分析,对外包工作,要抓实管细管严。

参考文献:

[1]王军.变电站交流串入直流系统的危害及其防范措施[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32):4142.

[2]苏阳春.交流串入直流回路的危害与处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7(9):7374.

作者简介:赵震(1976— ),男,汉族,江苏镇江人,本科,中级工程师,设备管理部电气维护班长,研究方向:继电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