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研创新引领下的肿瘤防治新发展

2021-05-13刘焕

中国新闻周刊 2021年15期
关键词:肠癌宣传周生存率

刘焕

张艳桥(右一)与团队查看分析患者病例。

见到张艳桥时,她刚与医院宣传和医务的负责人商讨完今年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的活动计划。

“肿瘤防治宣传周是我们肿瘤医院一年一度的大事。”作为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消化内科主任,张艳桥身上有属于东北人的爽朗,语速很快地分享她刚刚的讨论结果,要在4月15日防治宣传周首日开放全天挂号费全免,“一天挂号费就接近10万块钱,全天免费义诊”。

当然,这只是医院在今年肿瘤防治宣传周的其中一个小项。每年的4月15日~21日是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各地都会开展多种形式的防治宣传活动。

国家癌症中心最新数据显示,恶性肿瘤死亡占居民全部死因的23.91%,每年恶性肿瘤所致的医疗花费超2200亿。“肿瘤防治要以预防为主,不能说所有都等治疗。”张艳桥强调。尤其是今年以来,相继多位公众人物因肝癌、胃癌离世,再次引发大众对癌症防治的关注和讨论。

一个可喜的变化是,我国总体癌症五年生存率已经从10年前的30.9%上升到目前的40.5%。但“硬币的另一面”,消化道癌症新发病例数占所有癌症的比例超过30%,“高发癌症杀手榜”前五大癌中消化道相关癌症就占据4席,分别为肝癌、胃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生存率仅有36%。

张艳桥对此表示,“整体生存率高主要是被甲状腺癌、乳腺癌拉高了,消化道肿瘤因本身瘤种的恶性度高,生存率提升很难。”

消化道肿瘤之困

以发病率第二、死亡率第三的胃癌为例,张艳桥作了一个形象对比:“我国胃癌80%发现都是晚期,日本胃癌早诊率80%以上,正好是相反的,那五年生存率能高吗?”

“十人九胃病”并不是一句调侃。我国有约1.2亿胃病患者,每年新增胃癌病例48万,占全球发病总数的一半左右,且患者呈现明显的低龄化趋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兆申曾在采访中表示,“降低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是我国亟待解决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而事实上,早期胃癌的五年生存率超90%。

这种相悖的困境同樣存在肠癌之中。肠镜检查被称为是结直肠癌筛查的金标准。由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过程较长,从增生性病变到腺瘤、癌变、临床期癌以至晚期肿瘤,需5年~10年,因此有足够的筛查、预防机会。但数据显示,中国结直肠癌高风险人群中仅14%接受了结肠镜检查。

张艳桥同时提到,相对于胃癌、肠癌的“早诊之困”,同属于消化系统的肝癌和胰腺癌也是拉低消化道肿瘤生存率的重要“祸首”,尤其是近年来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的胰腺癌,“病人生存时间短,医生没有办法”。

现代医学对于胰腺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胰腺癌不仅隐匿性高,且治愈率低,药物治疗不敏感,即使能早期完成手术,两年复发率也在70%~80%,“这对我们来说,任务艰巨。”张艳桥表示,提升癌症诊疗水平还要依赖于医学创新,“临床研究、手术方式、治疗经验等都可以创新。”

科研创新是必要途径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发展疾病防治公关等民生科技”,将科技创新运用于肿瘤防治之中正成为重要议题。张艳桥指出,着重于肿瘤预防及肿瘤早诊早治技术的攻关之外,创新医生诊疗模式同样不容忽视。

早在2013年,张艳桥牵头在省内率先成立了消化系统肿瘤多学科治疗团队(MDT),网罗院内消化肿瘤相关内科、外科、放疗科、介入科及影像、超声、病理、腔镜等科室专家共同组成。经过8年实践,哈医大肿瘤医院MDT小组也“结了硕果”。

不仅在院内形成规范的MDT就诊流程,病房负责医师根据患者病情提请MDT会诊要求,每周四下午各科集中会诊商讨出针对患者的规范化、个体化治疗方案,再由病房负责医师整理会诊意见后向患者转达。今年开始,医院又尝试开始门诊MDT,三位专家坐诊,“天天放号天天满”。与此同时,医院培养了一批MDT青年团队,在去年底举办的2020年中国结直肠癌MDT总决赛中,哈医大肿瘤医院结直肠MDT代表队从全国161支队伍中脱颖而出,获得全国第二名。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4月7日,张艳桥联合肝胆外科、介入科两位主任开设的肝胆胰门诊MDT正式开诊,针对复杂疾病为患者出谋划策。

科研创新也是解决临床问题,服务临床需要的重要突破口。以张艳桥团队正在进行的“提高免疫治疗在晚期肠癌治疗中的有效率”临床与基础转化研究为例,免疫治疗作为创新的癌症治疗方式,在食管癌、肝癌等瘤种中免疫治疗有效率最高可达40%,大幅延长患者生存期,“但在肠癌领域仅有5%的人有效,这与其他癌种比起来还远远不够”。

张艳桥团队围绕转化医学研究的核心,从肠癌免疫治疗耐药严重的临床困境出发,科学提出精准免疫治疗的研究思路,探索不同免疫表型下的肠癌耐药机制、疗效预测标志物和耐药逆转方案,研究结果发表于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Carcinogenesis等国际肿瘤学杂志。同时开展相应的临床研究,真正让实验室科学的研究结论指导临床实践。凭借肠癌精准治疗的转化医学研究模式,张艳桥及其团队荣获2020年度黑龙江省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如今这一初期研究已完成小鼠模型试验,开始进入临床I期研究。

“I期研究不能保证百分之百成功,但至少走进了临床,万一成功了就有意义”。张艳桥认为这也是作为临床医生来说一定要走的科技创新之路。张艳桥也在今年2月入选国家卫生健康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人选名单。

科学防癌,预防先行

今年是第27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主题为“健康中国健康家——关爱生命科学防癌”。张艳桥指出,早期发现,科学预防被认为是改善患者预后、提升患者生存率、有效构建我国肿瘤防治体系的关键,而“体检是最好的早期发现肿瘤的手段”。

4月15日,肿瘤防治宣传周的第一天,哈医大防癌筛查体检中心正式开业。与常规体检机构不同,防癌筛查体检中心重在“筛查早癌”,并配备全套彩超、CT、磁共振、胃镜、肠镜等设备,供体检中心专人专用。值得一提的是,体检结果出来后,全部由不同瘤种专家做专业分析、处理报告,真正将精准筛查端口前移。

张艳桥称其为“一条龙服务”,以检、诊、治、管一体化模式,促进早癌,尤其是消化道癌症早筛早诊早治,做到发现一例早癌,挽救一位患者,幸福一个家庭。

与此同时,“我们团队也在做精准早诊的标志物筛查,像之前参与完成的肠癌早诊试剂盒的验证及临床转化,已经进入结直肠癌诊疗指南”。

如今,全球肿瘤发病率发生态势与经济发展、居民生活方式有直接关系。如张艳桥所言,癌症防治重在行动,任重而道远。不仅要注意基础与临床研究的结合,推进肿瘤防治“统一战线”的形成,更要注重多种形式的医学科研创新,这将为提高我国健康水平提供有力支撑,也是推动完成健康中国2030“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提高15%”目标的有效手段。

猜你喜欢

肠癌宣传周生存率
『5年生存率』啥意思
一周五天吃烧烤, “烧烤达人”患肠癌
大便带血与肠癌
“五年生存率”不等于只能活五年
日本首次公布本国居民癌症三年生存率
男性长期看电视更易患肠癌
日本癌症患者十年生存率达59%左右
全国联动共推宣传高潮
肠癌筛查的效果被高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