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时代病:“巨婴后的未老先衰”与抵抗命运的书写

2021-05-13邱显惠

青年文学家 2021年9期

邱显惠

摘  要:从中篇小说《安翔路情事》到《普通青年宋笑在大雨天决定去死》,文珍始终致力于完成的不仅是从青春文学向严肃文学的转向,也是“80后”对“中年心态”寻求问题的转变。《你还只是一位年轻人》由生孩子这个社会性问题入手,完成了其想要表达的无力抵抗命运的巨大恐惧及时代病书写。

关键词:时代病;文珍;《你还只是一位年轻人》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1)-09-0-02

《你还只是一位年轻人》是文珍2017年小说集《柒》其中的一部作品,讲述的是一个对生孩子怀有恐惧心理的女主人公苏卷云来自家庭、社会和世俗的压力让其变的抑郁,去寻找心理医生李彤寻求帮助的故事。这部小说的创作灵感来自于波兰的诗人辛波斯卡的一个关于抑郁症药的诗歌《广告》,其内容聚焦的是现实社会中人心的创伤与弱点,具有深刻的反思价值。

一、被迫彰显“中年心态”

《你还只是一位年轻人》中的女主人公苏卷云备受心理障碍影响,“不想生孩子”这种思想占据她生活的全部,也因此带来她对生活的恐惧。这种心理问题的成因有很多,使得她提前拥有了“中年心态”。

首先,是原生家庭给她带来的阴影。原生家庭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它影响着一个人对待未来生活的态度和处理人际问题的方式。苏卷云的原生家庭中虽然父母双全,但是她并不觉得幸福,因为她长期受父母亲冷嘲热讽的斥责。她的父母盼女成凤,所以从小对她特别严厉,卷云也因此没有快乐的童年。苏卷云小时候一不听话,妈妈就会经常对她说一些不符合这个年龄该听到的训斥语言,这种言语使得还在懵懂童年的她就对“不生小孩”有了一些想法。让我印象很深刻,小说中描写苏卷云在班级的考试成绩出来了,她自认为考得很理想,但是父母却不满意,她自己默默地在被父母责备后吃鱼的那一段语言。很难想象,当时还是小孩子的苏卷云是怎么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流着眼泪咀嚼咽下去的鱼。这种从小就具有的一个阴影,让她过早的成熟,她觉得大家对她都是充满恶意的,她也因此不愿意相信任何人。正是因为她有这样的想法,她的生活才会那么不开心,同时,这也为后来她患抑郁症做下了一个铺垫。她时常暗示自己,不想生出一个不快乐的孩子出来。苏卷云正是经历了原生家庭的痛,才使她不想再让无辜的生命经历一次。对于读者来说,通过小说对于她少年一段的描写更能理解她后来不想生孩子的坚持。

当然,还有苏卷云对于养育本身排斥的想象。女主人公苏卷云一直处于一种抗拒生小孩的状态,这也是她坚持自我的一种态度。本身生小孩是每个家庭、每个女人在人生阶段中势必要经历的,但是由于她认为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不快乐,所以也不想把这种不快乐传递给无辜的生命。与此同时,社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她的工作处于上升阶段,有很多不利因素对她是有影响的,這使得她对养育小孩本身就有一些恐惧的想象。在文章的叙述中,我们能够发现,其实她真的考虑的非常多。她也考虑过许多家庭内部的诸多因素,例如:孩子生下来后谁来带,父母之间如何调和,孩子的教育问题谁来管?本来是年轻夫妇,是否还会有独处的空间,她是否还会有自己的生活和交际圈?这也是苏卷云惧怕生孩子的另一个原因,不希望被约束,没有自由。

二、无力抵抗命运的巨大恐惧

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使得年轻人的工作、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年轻人会因为生活、因为一些外界因素的压力,处在一个不是很健康的循环中,小说中的苏卷云和心理医生李彤都是这样。他们在欺骗自己,他们想要逃离,他们需要安慰。当他们无法去跟命运相对抗时,只有留下对命运的恐惧,这种恐惧不仅仅是对个人,还有对自己的亲人、自己的爱人,这种恐惧其实已经影响到他们的正常生活了。小说中有几处描写表现的都是主人公对命运的无奈,让我们不禁思考:年轻人都怎么了?年轻人对命运的恐惧在逐渐加深,这不是他们个人的现象,是整体的现象。

中国式传宗接代的固念。小说中,苏卷云与丈夫张为的婚姻生活在别人看来是幸福的,但是随着夫妻二人的话题日渐匮乏,其真实情况并非如此。丈夫张为希望苏卷云生孩子,像正常中国家庭一样,娶妻即应该生子,但是苏卷云不想把一个不快乐的生命生出来。可以说张为是一个中国式男人,他和其家人都认为男人成家立业,娶妻生子是家庭、社会所必须做的事情。与此同时,张为也在不断地给苏卷云施压。张为总是拿一些话语来比喻他们俩现在的婚姻状况,甚至会用杨树的种子不能在水泥地上生根发芽等例子来比喻他们俩目前没有孩子的现状。张为的这种中国式传宗接代观念在如今并不少见,有很多女人正在承受着家庭不和谐、生孩子的压力,这使得像苏卷云一样的女人在生活食物链中的最底层,没有可以反驳的言辞,只有对无法抵抗命运的恐惧。

被迫压抑的性取向。在这篇小说中,有一个人物在我们看来一直处于倾听者的角色,就是李彤。苏卷云倾诉的对象是他,最后解救苏卷云的是他,故事结尾我们才发现,其实李彤才是隐匿的一个线索人物,才是故事里最复杂、最值得去深挖的人物。从小说后半部分我们知道,李彤喜欢男人,为此他还特意去学习了临床心理学,他不想承认这个事实,他想躲避这个现实,但是到最后发现,他无法逃避。而立之年,结婚生子,拥有一个美满的家庭。在别人的眼里,李彤把家庭、事业都处理的井井有条,但是,事实上,卷云和李彤是属于同一类人,但是卷云更加勇敢些,她敢于去面对不喜欢的事情,但是由于对家庭的责任感,以及来自社会舆论的压力,他一直在压抑着自己的性取向。贯穿小说始末的是李彤帮助苏卷云治病,但其实,在这过程中,他也在不断地治愈自己。在他看来,自己和苏卷云的心理疾病没有不同,所以他愿意倾听,愿意带着苏卷云走出迷雾。他解救苏卷云的时候,自己也在说服自己,他想要面对真正的自我,但是由于社会的压力,无法真实面对。所以,他其实是佩服苏卷云的,佩服苏卷云敢于与生活中那些“不得不”抗争的勇气,佩服她愿意说实话给别人听的人生态度。小说后半部分,写到了李彤的家庭,写到了他的孩子和婚姻状况,但是似乎这些重要的人生节点并没有很细致的在李彤所在的篇幅中描绘和书写出来。其实,我们能够设想的到,李彤不是真的被遗忘了,而是被他尘封在潜意识里不愿再想起,因为那不是真正的他想要的生活。但是,无论如何,李彤到最后终究再次排除万难做到了自己想做的事。

三、从“我”的病到“我们”的病

创伤是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所必须经历的阶段,没有创伤就没有成长。苏卷云是,李彤是,我们也是。《你还只是一位年轻人》中苏卷云所承受的痛苦不光是生理上的,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病痛。李彤压抑自己的性取向娶妻生子,看病人最终成了病人,从“我”的病到“我们”的病。

在《你还只是一位年轻人》中我们通过主人公苏卷云的讲述了解到属于她生活本身所带来的痛苦,但是我们没有从中看到,这种痛苦背后是否也伤害到了别人,例如她的父母、例如她可能未出世的孩子、例如在她身边关心过她的人。其实,在大多数的时候,生活给予我们的不都是健康、公平的,有太多的委屈和无能为力作用于现实生活中的人们。最初大家为物质而烦恼,买不起房和车,而现在大家在物质满足的情况下又陷入了精神危机,这实则也是一个时代的危机。越来越多的人都在经历着生活的压力:工作中面临着升职加薪的压力,学习上面临着考试求学的压力,婚姻中面临着柴米油盐的压力……最终,我们的心态崩溃且一蹶不振,有人患抑郁症,有人一直在心里劝说自己,劝说自己去接受这个社会,劝说自己想要活得更加有意义、更加快乐些。正因为有的人已经经历了不快乐,才知道不快乐到底有多痛苦。卷云正是经历了做人有多难、有多不快乐,才拒绝生孩子。从女主人公苏卷云到心理医生李彤,这个故事和里面的人物在小说的叙述中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从“他人”到“自我”的奇妙转化,甚至会让读者产生“感同身受”的心理。文本最后,当深夜时分电话响起的时候,出于一种职业本能,李彤对电话中的人物说出了许多遍的心理医生话语式的安慰,但是到最后他也只是对着话筒轻轻说:喂,我也只是个病人。这篇小说对于人性之中的弱点描写得淋漓尽致,把李彤的这种无力感真切地表达了出来。所以,在心理疾病面前,有时,即使是谙熟此道的心理医生也难以逾越自身。

在现代社会中,每个人都处在创伤之中,你想要努力,想要成功,在同时也会失去些你本来引以为傲的东西。这种创伤在有的人那里会成为前进的动力,在有的人那里就成为了永远的伤疤。像卷云、李彤这类人无法去真正过自己想要的生活,这个时代缺少的就是感同身受。当然,这个世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文珍在小说中想要写正常中的不正常,因为这正是社会现实的真实状态。受“80后”所成長的时代背景影响,很多人对故事中的人物予以同情。“未老先衰”这个现象不仅是“80后”所遭遇的,其实现在“90后”也在遭遇,这是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的麻木,这是对无趣人生的憎恨,这更是对快乐的奢望。为什么会有那么多青年人自杀?那是因为他们对这个世界已经不存在希望,已经从很久之前就看到了自己的尽头,他们别无选择,只有以结束生命的形式宣告“我累了”。

所谓“我们还只是一个年轻人”,不过是因为过早看到了人生终点而聊以自慰,真相是,人人都是这个时代的病人。文珍在《你还只是一位年轻人》中更真切地呼唤“真正的爱与真正的生活”。正如杨庆祥老师说的:“我以为这一代的青年写作经历了一个由‘自动写作到‘自觉写作的转变,在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历史意识和现实意识的双重觉醒。”

参考文献:

[1]文珍:小说集《柒》[M].北京: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7年.

[2]杨庆祥:21世纪青年写作的坐标系、历史觉醒与内在维度[J].南方文坛,2020(3).

[3]陈婉婷: 文珍小说《你还只是一位年轻人》精神探析[J].文学教育,2018(1).

[4]张若依:在逃不出的庸常中孤独生长——从《你还只是一位年轻人》看当代青年的精神隐痛[J].北方文学,20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