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梵净山间有生灵

2021-05-13文|南

出版人 2021年4期
关键词:梵净山生灵净土

文|南 旺

当我翻开《梵天净土——神奇的梵净山》这本书的时候,看到的不只是作者的虔诚,还有一颗“容天地”之心,他用行动感动了梵净山,才促使梵净山显现真容。

许多人都会记得,2018 年7 月2 日,第42 届世界遗产大会召开,贵州省梵净山因其完整保存了中亚热带孤岛山岳生态系统和显著的生物多样性,而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了中国第53 处世界遗产。曾经藏匿于汪洋大海深处的梵净山,随着陆地不断攀升,拔出海面、形成台地,成为武陵山脉的主峰,以其为核心的自然保护区更是涵盖近4.2 万公顷面积。而梵净山作为佛教名山,享有“天下众名岳之峰”的盛誉。可以说,贵州因其复杂坎坷且闭塞僻远的地理方位,未能赶上改革开放的浪潮,却又“因祸得福”,有幸将梵净山这处10 至14 亿年前形成的古陆地完好保存至今。

《梵天净土——神奇的梵净山》分为上下两册,全书篇幅共800 余页,收录1000 余张摄影作品,耗时十数载,完成后终于达成作者心愿。鲜有人知道,这是作者何雄周以几近百分之一的概率,从十万余摄影作品中精选而出。若只将此书看成梵净山的一本写真集,则略显偏颇。

孕育《梵天净土——神奇的梵净山》之时,何雄周不只是摄影师的身份,更是作者,他以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角度切入,对梵净山的地域文化进行了全面性、综合性的解读。参与视角的多元最终成为全书中杰出手笔,地理地貌、自然景观、生态系统等自然地理的专业视角,传达出梵净山纯净的自然气息;民风民俗、宗教活动、特色物产等人文关怀的专题视角,诠释了梵净山浓厚的文化底蕴。摄影师与作者的身份在书中无时不刻地进行转换,是全书的另一种交织,时而将艺术视觉无数种可能性呈现于读者眼前,时而又将一位田野调查者的观察和感受娓娓道来。

何雄周 著孔学堂书局出版:2020年6月定价:598.00元

根植于梵净山这别样的地域文化,何雄周以一种外来者观察的姿态,加之鹰眼视角及兔眼世界相切换的表达手法,悉心记录下梵净山的无数动人时刻。在何雄周心中,梵净山始终持有自身独特的能量和魅力,方能孕育出无穷的文化景观。镜头随着脚步深入梵净山的腹地,在这里,何雄周是田野调查者,他屡次造访生态保护区的守护者,记录下这些善良又普通的职业人,在山中与生灵相处的感怀往事,在点滴笔墨中,《梵天净土——神奇的梵净山》凝练下更多则是对生命的敬仰及柔情。

黔金丝猴,是梵净山独有的生灵。何雄周在寻找金丝猴的过程中,目睹了一群活跃且不知疲倦的生灵,在林间嬉戏活动,正是这样的生命活力,给予了山中无限生机。不止于此,何雄周镜头前与笔下的主人翁,还有野生大鲵、红腹角雉、五步蛇、迎春花、绣线菊、铁线莲、石斛……生物的特性与生长环境,在他的定格下,相互辅佐,成为梵净山生态系统科研人员以及爱好者的可靠资料。

何雄周的角度不是单一的,而是立体又多维的,他在全书中花费的不少精力——自然地理、生态系统及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无疑成为了此书的沸点。何雄周在此看到了时代的英雄,他们普通却又闪耀,他们给予人们心灵的力量,更谱写出一段段世代不朽、活在村庄里的传奇。

《梵天净土——神奇的梵净山》中的人文视角鲜活且又独特,这些丰富的文化现象感怀人心,蕴含着万物之间纯洁的感情。何雄周看到的,正是与梵净山一同生活的那些人们,他们在自然的拥护下成长繁衍,而自然则在他们的尊敬护佑下得到永恒。

人们但凡提起梵净山,总能露出虔诚的神态,那小心翼翼的语速,更像是生怕惊动了住在梵净山里的神灵。而人类,也是万物生灵中的一员,我们所需要的,或许也是万物的渴求。《梵天净土——神奇的梵净山》读完,有一种意犹未尽的亲历感,这不仅是在知识层面上的扩容,更多是从其中引发的思考,我们作为自然界中的一员,该如何去与同胞共情、与生灵共存、与环境共处……■

猜你喜欢

梵净山生灵净土
“地球上最后一块净土”——瓦努阿图
守住心中感恩的净土——《一饭千金》读后感
梵净山
乞力马扎罗的生灵
创建梵净山学派 培育梵净山学
我与梵净山茶
看雪——铜仁梵净山
创造一方医疗净土
谌良仲 守望蓝天下的万物生灵
留一方净土,修一世偏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