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晨游莲花峰

2021-05-12羊梓华

关键词:终南太极书院

羊梓华

最喜晨游莲花峰。

莲花峰的早晨是恬静的——

走进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条平铺的沥青路。抬起头,阳光透过叶隙,洒下斑驳光影,落叶纷纷而下,犹如仙女散花。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花香沁人心脾,馥郁的香气芬芳了街道旁湿冷的清灰瓦缝,一切犹如一个残缺绝美的梦。

沿着笔直的小道前行,挺立在面前的是一片青年林。它们有的高高挺立,笑迎朝阳;有的争高直指,尽显青春活力。

踏着鹅卵石铺成的小道,跟随风儿的脚步,我来到莲峰书院。门前蹲着的四尊大狮子挺拔威严,胸前盘绕一根大文袋子,吊着一个大铃铛。在石狮子的前脚侧面,好像有水波在动。它们两两相视,怒目圆瞪,威风凛凛,让人对书院增添了一份敬重之心。

走到石阶上,放眼望去,文天祥石像高高屹立在眼前,文丞相昂首凝望大海,神情刚毅。元兵铁骑已经挟风而至终南,文丞相依然倾尽家财充军饷、兴师勤王,转战于粤东大地,追寻幼主至莲花峰。大海边登临巨石,翘首盼望帝舟归来。茫茫沧海,飒飒巨风,水黑云寒,急火攻心,跺脚怅恨。巨石碎裂,宛若莲花。只見旁边有大石一块,遂拔剑刻字,“终南”二字表抗元决心。他昂首,凌乱的发丝散落在肩头,缕缕交缠,却束缚不了他的耿耿忠心。威逼、利诱都无法打动他,唯留“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成为千古绝唱。他的眼中迸射出的是锐利的光,他何所惧!即使前方是恐怖的刑场也毅然前行。用君子之命践行节义之名,用一片丹心演绎赤子之忠。

海岸遥望帝舟影,莲花踏碎忠臣心。此刻,站立于“望帝处”,看着茫茫的大海,心绪难平,隐约中仿佛听到了当年英雄灵魂的呼喊……

穿过莲峰书院,便来到了一片空地,这里的早晨是活泼的——

这儿是老人的天堂,有欢快的跳广场舞的大妈,也有沉稳的打太极的老爷爷,有单人成行,也有三五一队的。走近一位老爷爷,只见他拿桩站定,虚领顶劲,含胸拔背,沉肩坠肘,面容看似无所用心,却神气清爽,既而徐徐抬手,缓缓出足,看似无所用力,却行云流水,柔而不弱。突然,速度转疾,琢、碟、擒、拿、点、划、摔、勾。看似前无所对,面空而打,却虎虎生风,刚而不烈,虚实相济,千变万化;再而顺势转弯,出手如青蛇吐信,扬臂若白鹤亮翅,定足如雁落寒潭,出踵若古树盘根,舒展而留有待发之余劲,渐徐渐缓,归于凝止,好不快活。

来到海边,太阳正在天边闪耀着红宝石一般的光芒。大口大口地呼吸新鲜的、咸丝丝的空气,听着浪涛滚滚的声音。天,明洁一片,蓝得清澈,蓝得纯粹,蓝得醉人。鸥翔鱼游的水天一色,令人心旷神怡……

海门莲花峰,千百年来唱着一支不倦的歌。我最喜欢晨游莲花峰,聆听这首饱经沧桑却又历久弥新的海之歌。

[评  改]

一个“喜”字统领全篇,表明小作者的情感。

比喻巧妙,写出落叶的轻灵。

树林里的树木形态各异,给人以一种美的享受。

对石狮子的形象描绘细致传神。

对石像的细致观察,结合史实展开合理想象,表达了“我”对文天祥忠贞爱国之品行的赞美。

用细腻笔触写出公园的历史与文化渊源,增强文章厚重感。

特写镜头别开生面,对老爷爷打太极的细节进行生动描写,突出他动作的娴熟,更是展现太极的神韵。

结尾融情于景,情趣盎然。

总结全文,再次点题,点明喜欢晨游莲花峰的原因。

【总 评】这篇游记写得比较有特色,小作者用移步换景的手法,写出莲花峰公园的晨景。既有新时代的特色,又蕴含历史的厚重,同时善于抓住景物的特征展开生动描绘,用词准确,语言清新明快。

(讲评教师   林培练)

猜你喜欢

终南太极书院
多日秋雨逢晴有作
关于书院认识的误区
练太极100%安全吗?
太极马扎(三)
太极达摩伏虎棍与太极达摩杖对练(一)
本来未来:千年书院的精神和灵魂
清代河北书院的地域分布特征
终南望余雪
太极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