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有这样一个朋友

2021-05-12王毅翔

关键词:样貌讲题下文

王毅翔

眼前的这个人,当看到他面孔的那一瞬間,你怎么也不会想到他是一个学生,反而会觉得他像集市上做工的木匠。

他头上紧贴着一绺绺盘虬卧龙的鬈发,不经常洗头产生的头皮屑,更是像极了木工房的木屑。他的脸色如南美洲的印第安人般棕黑。那双小而眯着的眼睛,看不出一点儿忠厚朴实。

这样一个其貌不扬的人,有点丑,有点邋遢,所有同学都拒他于千里之外。我每次在路上遇见他,都会不由自主地拐向另一个方向,不想与他照面。大家也会把他当作另类,不爱搭理他。所以,他没有朋友。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虽然他没有帅气的外表,但上天给了他热情的性格和聪慧的头脑,让他以此来帮助朋友。

就是这样一个人,真没想到,有一天我俩竟成了朋友!

晚秋的一天,风使劲儿地拍打着树叶,发出沙沙声响。叶子们仿佛想以此来表示对秋日的恋恋不舍。眼前的一道数学题令我百思不得其解。“做不出来不要回家”老师严厉的呵斥声犹在耳边。雨,不知何时就来了,一滴,两滴,落下无数学子的忧愁与眼泪。放学铃声清脆地响起,“咚,乒乓……”同学们纷纷收拾书包回家。顷刻间,教室里只剩下几个人,我伏在课桌上冥思苦想,回忆着所有学过的知识点。

那个硕大的不修边幅的身影出现在我桌前,不用抬头我就知道是他。他粗厚的嗓音响起:“我来帮你。”不等我说话,他就在纸上画起图,细致地讲了起来。他一直站着,侧弯着身子,左手按在书桌上,右手拿笔,一会儿笔端指着题目,一会儿笔尖画着辅助线,脸色涨得通红,额头沁出细细的汗珠。看得出来,他极力想把题目讲得明白。我自始至终都在那儿坐着。外人看来,不是我请教他题目,而是他求着我,非得帮忙。事实不就是这样吗?

那道题,我至今依然清晰地记着。

他虽其貌不扬,却有一颗乐于助人的心。讲题的事虽小,却让我感动,并改变了我对他的看法。从此,我把他当作我的朋友。

朋友是什么?是书,却比书更绚丽;是歌,但比歌更动听。朋友是那意味深长的散文,写过昨天又期待未来。

[评  改]

用“你怎么也不会……反而会”句型加强语气,突出人物样貌之有特点,设置悬念。

这两段呼应首段描写,具体写“我”的这位朋友外貌与众不同之处,为下文写他的性格做铺垫。

过渡段,承接上文样貌平平乃至粗陋,开启下文热情助人,有一颗善心。

秋天的环境描写照应下文“我”的窘迫,急需帮助。

环境描写衬托“我”内心的忧愁。

放学铃响,同学们都走了,与下文他留下帮“我”形成对比,突出他的热情。

“侧弯”“按”“拿”“涨”等词细致描绘了他讲题时的动作和神态,写出他的真诚。

“我”被他的热情和真诚震撼到了。

抒情,什么样的人是朋友?像他那样的人就是朋友。

【总  评】文章内容具体,描写细致,叙事清晰,抒情恰当,是一篇很不错的考场作文。

外貌描写传神。作者应该借鉴了《列夫·托尔斯泰》一书中对托尔斯泰的描写。运用比喻等修辞,将人物外貌与性格完全融合为一体,使得文章生动形象。

运用欲扬先抑。开始写朋友普通甚至粗陋的外貌,与下文写他热情的性格形成鲜明对比。在人物内在美的映衬下,外在形象就显得微不足道。欲扬先抑的手法运用得很自然。

结构前后照应。由朋友给人的第一印象入手,先写他的外貌和别人对他的排斥,中间安排过渡段,无缝衔接,过渡到他对“我”的热情帮助,最后写他成为了“我”的朋友。叙事抒情合二为一,结构严谨,布局工整。

(讲评教师  王洪参)

猜你喜欢

样貌讲题下文
40岁后的样貌靠自己
我的夏天在哪里
学天鹅的鸭
时髦美术馆
初中数学课堂学生“讲题”能力的培育
小学生为同学直播讲题
下文
公开课
水能生火
完形填空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