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月亮

2021-05-12陈彤阳

关键词:家乡人传神文明城市

陈彤阳

月上中天,皎洁澄明。金辉挥洒,静谧温柔。明镜般的圆月,似被那远处黛绿的高山,轻托夜空。

搬一张小椅,捧一块月饼,静坐窗前,凝望着这轮月华,也不失一番惬意。

“十二度圆皆好看,就中圆极在中秋”,那轮圆月如同一块碧玉,镶嵌在夜空中。银白的月光洒向大地,落在房屋上,如烟似雾。对面高楼倾泻下来的清辉,与那窗边悄悄溜出来的橘黄色灯光交汇在一起,凝聚了,交融了,构成了一幅绝美的色彩画。突然蹿出的烟花在夜幕中绽开,五彩缤纷,灿若繁星,把整个天空照得更亮、更美。不知何处升起的孔明灯,正在冉冉升空。虽是一点红色的光,在天际间是多么的渺小,但它捎带的是点灯人的寄托:也许是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也许是想实现美好的心愿……红色的光影,在浩渺的天际中慢慢飘荡,飘向远方,飘进亲人们的心中。

思绪翩跹,眼前这个月光下的海滨小镇,这个令人唏嘘不已的海门渔港,真是令人叹为观止。曾经,大街上随处可见垃圾堆和随手乱扔的水产品尸体;曾经,空气中弥漫着鱼腥味,还夹带着工厂里不断排出的废气,令人作呕……省尾国脚,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南海不蓝,练江变黑龙。大自然面前,人们没有一丝愧疚感和罪恶感。

如今,创建文明城市行动深入人心,文明标语随处可见。你看,那原本脏乱的大街小巷不再是垃圾遍地,变得干净、整洁;你听,原本那些粗鲁的吵闹声不再此起彼伏,人们变得温文尔雅。绿了环境,蓝了海水。小镇的人们,都已经有了保护家乡环境的意识,有了共同的目标,有了追求的梦想,“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为了后代子孙,大家都在努力打造宜居环境。“志坚者,功名之柱也。登山不以艰险而止,则必臻乎峻岭”,淳朴可爱的海门人,正在为改变生活环境而奋斗着。初心不改,绿水长流。

嫦娥翩跹绕月舞,可叹人间不得回。嫦娥姐姐啊,你常年身居广寒宫,缺乏亲人做伴,你不寂寞吗?你看人间繁华,清幽之境早已超越广寒,你不羡慕吗?不知不觉中,我怎么有点可怜起你来了。皎洁的月亮让我联想翩翩。

不知不觉中,手指的疼痛让我惊醒。原来月饼已经没了影儿,手指被咬到了。看天色已晚,我也随着淡淡的月光,铭记家乡人创建文明城市的努力,铭记天空和海洋来之不易的蔚蓝,酣然入梦……

[评  改]

开篇景物描写,简练准确,美好的氛围给人清新俊逸之感。

“轻托”一词传神地展现了月在高山上的动人情景,突出月色的静谧。

“灑”“泻”“溜”等动词细致传神地展现出所描绘事物的特征。

用细腻的笔触对月亮、月光、月色进行生动描绘,突出色彩画的“绝美”,更是给人以身临其境的美妙感觉。

对曾经过往的深刻反思,更突出创建文明城市给小镇带来的巨大变化。

从视觉、听觉两个不同方面写出创建文明城市带来的变化之大。

由眼前美景转入直抒胸臆,情感真挚感人。

直接对话嫦娥,亲切而不乏调皮。把广寒宫与人间繁华进行巧妙对比,来突出创建文明城市之后环境的美好。

由联想转回现实,再一次突出中心。

【总 评】文章对景物进行了传神、逼真的描写,遣词造句贴切得体,景随情生,情景交融,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恰似一幅生动传情的写生画。小作者借眼前的美好景色进行丰富联想,从而表达对创建文明城市带来的变化的赞美,对勤劳的家乡人的崇敬。

(讲评教师  林培练)

猜你喜欢

家乡人传神文明城市
让文明之光照亮城市
感怀
家乡记
团昆明官渡区委开展“携手抗艾,共创文明城市,你我共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不做作的文明
池塘
工笔画中的“写意”性表现载体
顾恺之艺术成就浅议
传神的原文,传神的译文
又听到了熟人的敲门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