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保护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建议

2021-05-12郭海翠

种子科技 2021年5期
关键词:保护利用林业资源自然保护区

郭海翠

摘    要:自然环境问题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生态环境情况并不乐观,环境问题层出不穷。针对环境保护工作,各个地区虽然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并取得了一定的环境保护效果,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自然保护区开发不科学、管理制度不够健全、自然保护工作的资金投入力度不够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实现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保护利用和可持续发展,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及案例分析法等,对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保护利用和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分析与讨论,提出了完善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保护的建议,以期对提升我国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水平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保护利用;可持续发展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05-0125-02       中国图书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志码: A

当前,环境问题成为了我国乃至世界重点关注的问题,我国针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工作采取了很多的措施,例如在各个地区建立自然保护区,在这些保护区内有着非常丰富的自然物种和资源,如丰富的植物资源、动物资源,为提升我国生态环境水平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在这些自然保护区内,丰富的林业资源是动植物生存的基础,所以为了更好地提高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林业资源进行科学的保护和利用,对自然保护区的动植物种类进行保护,维持好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平衡,实现自然保护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   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保护利用的现状

1.1   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介绍

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主要是为了对黄河口新生湿地中的生态系统及自然保护中的濒危动物进行保护而设立的,其建立的时间是1992年。现阶段,保护区的总面积超过了15万hm2,核心区域的面积达到了6万hm2,而试验区的面积也超过了8万hm2。自然保护区主要分为南部区域和北部区域,其中北部区域是黄河改道后的入海口,面积达到了5万hm2;南部区域是现行的黄河入海口,其面积在10万hm2以上。

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建立时间最晚、保存最完整、面积最广阔的湿地生态系统。此外,黄河在入海之前携带的泥沙成就了面积超过1 333 hm2的土地。

1.2   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情况

在动植物资源方面,目前自然保护区中野生动物有将近2 000种,鸟类所占的数量最多,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的100多种增加到了现在的368种,其中一级保护鸟类有12种,如丹顶鹤、白鹤、东方白鹳、金雕、白头鹤、黑鹳、白尾海雕一级遗鸥和中华秋沙鸭等;二级保护鸟类有51种,如大天鹅、灰鹤一级鸳鸯等。现在自然保护区已经成为了东北亚内陆和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徙的重要中转站,被很多国内外的鸟类专家评为“鸟类的国际机场”。

在植物资源方面,有植被将近400种,野生种子超过100种。芦苇分布面积达到了2.7万hm2,野大豆面积达到了0.4万hm2,在自然保护区内植被的覆盖面积达到了1/2以上,是我国现阶段沿海地区最大的新生湿地自然植被区。因为自然保护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独特的生态环境,被评为“中国最美的六大湿地”之一。每年到保护区参观的游客来自国内外、海内外,游客数量以万计量。

2   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保护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植被品种缺失,大量植被遭破坏

从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实际情况来看,保护区的林业资源非常丰富,但是在植被品种方面有很多缺失,大量的植被遭到了破坏和砍伐,而人工种植的植被又非常有限。因此从整体上来看,自然保护区的植被品种在逐渐递减[1]。很多珍稀物种可以自然生长,但是并没有形成完整的食物链关系,这样就不能让其他动物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中生长。此外,因为每年有大量的游客拜访,产生了很多的生活垃圾,这些对自然保护区中的动植物生长也是非常不利的。

2.2   管理制度不完善

因为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整体面积较广,并且还被很多植被覆盖,所以对林业资源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存在很大的缺陷,一些林业资源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数量不足,在管理的过程中出现力不从心的问题[2]。一些被植被覆盖的地区没有得到有效的管理,但是在一些区域内又出现了重复管理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因为自然保护区内林业资源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为了更好地提升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的保护利用水平,需要及时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3]。

2.3   管理手段和技术存在滞后性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自然保护区中所应用的各种科研手段也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现阶段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所应用的科研手段有些落后。在科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现在,通过应用先进的设备和相关技术,可以更好地对林业资源进行有效的监测和监控,减少检测数据错误的发生,同时先进的设备也可以减少一些人员工作量,在一些无人区域内甚至是濒危动植物生存空间中,采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可以更加有效地对这些濒危动植物进行保护,为其生存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4]。此外,针对自然保护区的内外部环境都可以进行良好的监控,减少一些外部污染对自然保护区的危害,提高自然保护区内林业资源的有效保护。

3   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保护利用和可持續发展建议

3.1   对林业资源进行科学有效的分类分区管理

在对林业资源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分类分区管理,而不是笼统的管理。自然保护区可以通过专人专区的管理方式,根据林业资源的实际情况来由专门的部门进行管理,而林业资源管理部门,可以根据不同林业资源进行专区专人管理,并加强责任制的执行力度,把责任落到实处,落到每个人的身上,从而提升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责任感[5]。或通过分类管理的方式来进行责任管理,一次实现林业资源管理的科学性和协调性,为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

3.2   实现林业资源保护利用和旅游业的协调发展

现阶段,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的旅游业都是依靠林业资源发展起来的,而近些年随着旅游资源的大量开发,造成林业资源被大量破坏,林业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没有实现有效的协调发展,提高了林业资源保护利用的复杂性。而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对林业资源的保护利用和旅游业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有效的平衡,实现两者的协调发展[6]。首先,可以根据保护区的实际情况来对树木的砍伐进行限制,自然保护区内的居民不得进行树木的砍伐,保障林业资源的完整性;其次,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要对每年游客的数量进行限制,以此缓解其对林业资源造成的伤害,为自然保护区内的林业资源生长和恢复提供有效的空间与时间。另外,针对自然保护区内的旅游景区开发要进行科学的规划,以保障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为基础,进行科学规划和设计,尽量不破坏原有的生态环境和林业资源,就地取材,实现林业资源和旅游业的协调发展。

3.3   加强林业资源管理

自然保护区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是游客逐渐增多带来的污染风险,而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自然保护区可以采取以下几种保护措施:第一,加大对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保护的宣传力度,不仅需要对来访的游客进行宣传,同时需要对周围的居民进行宣传,可以借助于新媒体的力量来进行林业资源保护利用的宣传。同时,还可以对林业资源管理人员及景区内的导游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并把保护林业资源作为导游向游客进行景区讲解的重要内容来加以宣传,从而提升游客对林业资源的保护。

第二,加强自然保护区对林业资源保护利用的管理力度,如落实责任管理制度,增加林业资源保护区工作人员的规模和数量,针对森林火险的报警点进行增设,完善防火安全系统等。同时,还应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以法律的方式进行强制管理,对管理人员进行行为的约束,从而帮助林业资源管理人员形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为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的保护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工作打好基础。

4   结语

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是自然生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做好林业资源的保护工作,可以更好地维护生态平衡,实现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国政府相关部门要不断加强对林业资源的管理,提高管理人员的环保意识和重视程度,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机制,丰富管理辦法,通过这种方式保护和利用自然林业资源,实现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 1 ] 尹文飞.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保护利用及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花卉,2019(16):241.

[ 2 ] 牛理琴.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保护利用及可持续发展措施分析[J].花卉,2019(10):271.

[ 3 ] 张秀萍.小议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保护利用及可持续发展对策[J].花卉,2019(6):218.

[ 4 ] 潘建锋.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保护利用及可持续发展对策[J].绿色科技,2019(3):170-171.

[ 5 ] 万少欣,杨志梅.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J].现代园艺,2018(22):152.

[ 6 ] 常海忠,常亚丽.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的保护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措施[J].绿色科技,2020(6):52-53.

猜你喜欢

保护利用林业资源自然保护区
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策略
广东省古村落现状与保护利用模式研究
关于林业造林技术的研究
对林业资源与林业造林方法的探索与研究
林业资源保护和森林防火管理措施探讨
关于博物馆产业发展路径的探索
三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获批
阅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