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拟黄芩正气汤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急性感染性腹泻(湿蕴脾胃证)的临床观察

2021-05-12宋长满史宝娜

中国中医急症 2021年4期
关键词:藿香正气双歧

宋长满 史宝娜 董 毅

(1.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辽宁 大连 116021;2.辽宁省大连市皮肤病医院,辽宁 大连 116021)

腹泻为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以排便次数增加,粪便性质改变、水分增加为临床表现,当腹泻怀疑或被证实为病原体感染所引起时则为感染性腹泻[1]。感染性腹泻是因病原体侵袭下造成肠道黏膜受损,对患者肠道吸收功能造成影响而引起大便次数及性状的改变,同时该病多伴有发热的表现,急性感染性腹泻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引起严重脱水,出现代谢性酸中毒,严重者甚至威胁患者生命[2]。虽然近年来采用口服补液盐及使用益生菌使感染性腹泻的病死率有所下降,但现代医学对于该病仍无特效药物,同时随着抗生素耐药及人口流动性增加给感染性腹泻的治疗带来了更大的挑战[3]。中医学并无感染性腹泻一说,但根据该病症状可将其归入中医“泄泻”范畴。中医学认为泄泻的发病主要与感受外邪、情志内伤或饮食不节有关,虽然外邪中有风、寒、热、湿等多种邪气,但多以湿邪为主[4]。泄泻与肝、脾、肾等多个脏腑相关,但以脾胃最为关键,该病多为湿邪蕴结于中焦脾胃,客于肠道,滋生毒邪,湿久留不除可郁而化热出现湿热的表现[5]。基于上述认识,笔者在不换金正气散健脾祛湿的基础上加用黄芩而成自拟黄芩正气汤,多年来笔者所在医院采用自拟黄芩正气汤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湿蕴脾胃证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但并未对其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自拟黄芩正气汤联合微生态制剂急性感染性腹泻(湿蕴脾胃证)患者临床疗效、证候评分及炎症因子的影响,以期为此类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诊断标准:西医诊断参照《成人急性感染性腹泻诊疗专家共识》[6]中的相关诊断;中医辨证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7]中湿蕴脾胃证的相关诊断。2)纳入标准:符合诊断标准者;发病后3 d内就诊;就诊前未使用其他药物治疗;神志清醒,可配合相关治疗;对本治疗方案知情同意;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3)排除标准:寄生虫感染、细菌性痢疾、食物中毒、伤寒等引起的非感染性腹泻者;伴有重度脱水者;因药物不良反应、恶性肿瘤等其他原因所引起的腹泻者;对治疗药物过敏者;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者;严重肝肾功能异常者。

1.2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感染性腹泻(湿蕴脾胃证)患者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各46例。对照组男性28例,女性18例;年龄19~58岁,平均(38.19±7.15)岁;病程1~7 d,平均(4.02±0.74)d;腹泻频率4~8次/d,平均(5.13±1.53)次/d。观察组男性26例,女性20例;年龄21~59岁,平均(38.74±7.47)岁;病程1~7 d,平均(4.11±0.71)d;腹泻频率3~8次/d,平均(5.08±1.47)次/d。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及腹泻频率等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1.3 治疗方法 1)对照组给予常规加微生态制剂治疗。常规治疗包括(1)饮食指导:建议患者进食易消化的粥、面条等,食欲不振或发热期的患者应减少蛋、奶制品或其他高蛋白食物的摄入量。(2)补液:对于轻、中度脱水者给予口服补液盐Ⅲ(西安安健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 H20090205,规格 5.125 g/袋),每次5.125 g,以温水稀释至250 mL,每日2次。(3)对于体温超过38.5℃者给予对乙酰氨基酚片(东北制药集团沈阳第一制药厂,国药准字H21020448,规格0.3 g/片)0.3 g口服,若持续发热可间隔4~6 h重复用药1次,但24 h内不得超过4次。2)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杭州远大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060010,0.5 g/片)治疗,每次3片,每天3次。3)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自拟黄芩正气汤:黄芩、藿香各10 g,姜厚朴、苍术、陈皮各6 g,法半夏5 g,炙甘草3 g。腹胀者加青皮6 g,纳差者加焦三仙各10 g。上述药物加水500 mL浸泡30 min后大火煮开,文火煎至300 mL,取汁,药渣加水复煎1次,合并药汁分2次服用。两组均治疗3 d后进行疗效评价。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证候评分、止泻时间、粪便常规检查结果、血清炎症因子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1)证候积分:治疗前后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7]对患者症状体征进行计分,其中大便次数、性状、泻下急迫、泻下不爽为主证,计0~6分,腹痛、脘腹胀满、恶心呕吐、食少纳呆、肠鸣为次证,计0~3分,总得分0~39分,得分越高病情越重。2)止泻时间:记录患者大便次数、量及性状恢复至正常的时间。3)粪便常规检查:治疗前后对患者粪便进行常规检查,记录镜检白细胞正常率。4)血清炎症因子:治疗前后抽取患者空腹外周静脉血2 mL,以3 000 r/min转速离心15 min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进行检测。5)不良反应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 疗效标准[7]治疗结束后对患者疗效进行评价。痊愈:大便次数、性状恢复正常,症状积分下降≥95%,大便常规检查恢复正常。显效:大便次数下降至每日2~3次,性状基本成形,症状积分下降≥70%,<95%,大便常规检查恢复正常。有效:大便次数、性状有所好转,症状积分下降≥30%,<70%,大便常规检查有所改善。无效:症状未见改善甚至加重。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2.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组内比较行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止泻时间及治疗前后证候评分比较 见表2,表3。观察组止泻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证候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均P<0.05)。

表2 两组止泻时间比较(h,±s)

表2 两组止泻时间比较(h,±s)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n 46 46止泻时间15.69±3.88△19.81±4.05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证候评分比较(分,±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证候评分比较(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下同。

治疗后9.11±2.84*△12.03±3.26*组别观察组对照组n 46 46治疗前23.85±5.17 24.18±5.02

2.3 两组治疗前后粪便镜检白细胞正常率比较 见表4。治疗后两组患者粪便镜检白细胞正常率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

表4 两组治疗前后粪便镜检白细胞正常率比较[n(%)]

2.4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比较 见表5。两组治疗后患者hs-CRP、TNF-α及IL-6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下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

表5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比较(±s)

表5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比较(±s)

组别观察组(n=46)对照组(n=46)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hs-CRP(mg/L)20.65±6.11 10.81±3.88*△20.17±6.03 15.29±4.92*TNF-α(ng/L)60.94±15.91 19.04±4.68*△61.47±17.26 32.11±9.25*IL-6(ng/mL)205.11±68.91 73.26±21.39*△203.61±72.94 103.71±30.52*

2.5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对照组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观察组2例(4.35%)出现皮疹。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别不大(P>0.05)。

3 讨 论

急性感染性腹泻主要的病原体有细菌、真菌及病毒等,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轮状病毒为感染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该病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轻者可因腹痛腹泻而对正常的生活、工作、学习造成影响,重者可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休克甚至死亡[8]。相关研究证实感染性腹泻患者肠道内双歧杆菌及乳杆菌数量可明显下降,近年来随着对感染性腹泻研究的不断深入,微生态制剂在感染性腹泻中的治疗作用被逐渐认识[9]。研究证实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等微生态制剂可直接补充机体双歧杆菌水平而改善患者肠道菌群紊乱,达到治疗感染性腹泻的作用,但该药物效果有限且起效时间慢[10]。

中医学中并无感染性腹泻一说,根据该病临床症状可将其归为中医学“泄泻”“暴泻”或“痢疾”范畴,一般认为该病发生与外邪侵袭、饮食、起居有关,外邪方面主要有寒、热、暑、湿邪,其中以湿邪为主[11]。该病起病急骤,如《素问玄机原病式》中写道“暴注,卒暴注泄液,胃肠热甚而传化失常,火性疾速,故如是也”,故认为该病除湿邪外多伴有火热之邪,急性感染性腹泻辨证以湿蕴脾胃证为主。此证型的形成既有疾病本身的特点,与患者的起居饮食也有较大的关系。本研究的病例均来自大连,当地为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兼有海洋性气候特点,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常年气候温和湿润,人处天地之间易受外界气候影响,加上当地民众嗜食海鲜等生冷肥甘之品,易损伤脾胃造成湿浊内生,因而湿易由内生也可由外侵袭[12-13]。基于上述认识,本研究在不换金正气散基础上进行加减组成自拟黄芩正气汤对感染性腹泻进行治疗。本研究结果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48%高于对照组的78.26%,且治疗后两组患者证候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观察组止泻时间较对照组更短。本研究自拟黄芩正气汤中以黄芩、藿香共为君药,藿香味辛性温,《本草正义》谓藿香“芳香而不嫌其猛烈,温煦而不偏于燥烈,能祛除阴霾湿邪,而助脾胃正气”,故藿香又有湿困脾阳者最捷之药的美称。黄芩味苦性寒,该药与藿香配伍取其苦能燥湿之功,可配合藿香化湿醒脾,再者黄芩清中焦湿热作用较强,可用治脾胃湿热。苍术、厚朴共为臣药,苍术主归脾胃二经,为治疗湿阻中焦之要药,该药燥湿健脾作用较强,可使湿去而脾气健运,厚朴可行气化湿,消胀除满,苍术与厚朴共同使用可增强君药燥湿健脾、降浊和胃的作用[14]。再以法半夏、陈皮为使药,其中法半夏可燥湿和胃,降逆止呕,可用于治疗感染性腹泻引起的呕秽痞满;陈皮则可行气化滞以除满,同时还可燥湿和胃[15-16]。甘草为使药,其性甘味平可缓急止痛,可制君臣药过于猛烈,还有一定的益气补中、健脾的作用。上述药物行补同施,升降相随,寒温并用共奏燥湿健脾、和胃止泻、行气止痛之效。自拟黄芪正气汤与微生态制剂配合使用可达到协同作用而增强疗效,改善证候评分,缩短止泻时间。

现代医学认为急性感染性腹泻的发生与多方面机制有关,炎症反应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在急性感染性腹泻治疗时控制炎症反应在治疗中起关键作用。IL-6可刺激T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及内皮细胞释放组织胺、花生四烯酸等炎性介质,同时还可趋化中性粒细胞在肠道聚集而加重肠道炎症反应;hs-CRP是由肝脏及上皮细胞在白介素等炎性细胞因子介导下产生,在急性感染早期即可有明显的增高,其可激活补体,增强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并刺激单核巨噬细胞表面组织因子的表达;在机体出现感染时TNF-α可促进血小板活化因子的释放,反馈作用于单核巨噬细胞系统而放大炎症反应[17]。本研究结果示治疗后两组患者hs-CRP、TNF-α及IL-6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含有乳酸杆菌、肠道粪球菌、双歧杆菌等益生菌,摄入上述益生菌可减轻内毒素对肠黏膜的损伤并抑制内毒素的吸收,同时上述益生菌还可增强肠道内巨噬细胞活性,激活局部淋巴组织而抑制炎症反应[18]。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自拟黄芩正气汤,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黄芩中含有丰富的黄芩苷等黄酮类成分,具有一定的抗菌、抗病毒、抗炎的作用,常用于上呼吸道、胃肠道及泌尿系统感染的治疗;藿香中则还有丰富的广藿香酮、广藿香醇等挥发性物质,可增强机体抗氧化,调节环氧化酶-2、TNF-α等炎症介质水平而发挥抗炎作用;另外苍术中的欧前胡素、苍术醇,厚朴中的厚朴酚、和厚朴酚,陈皮中的橙皮苷,甘草中的甘草酸铵、甘草苷等活性成分均具有一定的抗炎镇痛的作用,上述药物与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使用可通过多个靶点,多种途径抗炎而降低炎症因子水平[19-20]。

综上所述,自拟黄芩正气汤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可有效提高急性感染性腹泻(湿蕴脾胃证)患者临床疗效,降低证候评分、缩短止泻时间、缓解炎症反应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猜你喜欢

藿香正气双歧
中暑后别乱喝藿香正气水
夏天养生要先养一身“正气”
正气方天祥
藿香正气真的治疗中暑吗
广藿香和土藿香不一样
HPLC法同时测定五味藿香片中6种成分
清风正气
双歧三联活菌联合硝苯地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多潘立酮治疗新生儿喂养不耐受40例
母乳婴儿源产细菌素双歧杆菌的分离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