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类专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与评价
2021-05-12朱剑锋
朱剑锋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海洋信息工程学院,海南 三亚 572022)
0 引言
为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的根本任务,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全面提高质量”成为现在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高等教育战略主题[1]。适应对高质量教育的迫切需求,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建设为抓手,深入改革和创新工程教育体系,持续优化、迭代创新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探索形成具有特色、一定水平的电子信息类专业工程教育体系。电子信息类本科专业含有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和通信工程专业,均可授予工学学士学位,都是适用于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专业,需要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支持条件、持续改进[2]等方面达到国家规定的办学质量标准;需要结合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强调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五个度”,即学校人才培养效果与培养目标的达成度,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度,教师队伍和办学资源条件的保障度,教学和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有效度,学生和社会用人单位的满意度[1],定期及实时评价这“五个度”,在满足电子信息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3]的基础上,保障并不断提高电子信息类本科专业的教育质量。
1 电子信息类专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标准与原则
目前,构建电子信息类专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相关标准规范、原则,主要有《工程教育认证标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电子信息类指导性专业规范》《通信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标准目录大全》《电子信息产业行业分类目录》等。这些标准、规范成为工程教育体系构建与评价电子信息类专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理论基础。
2 电子信息类专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根据“新时代高教40条”、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等电子信息类行业标准规范,围绕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的适应度、保障度、有效度、满意度、达成度,以实时的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及行业需求的适应度的闭环控制,以实时的教师队伍和办学资源条件的保障度与支撑度的闭环控制,以实时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有效度的闭环控制,以制定培养方案后5年的学生和社会用人单位的满意度的闭环控制,以制定培养方案后10年(学生毕业后5年)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度的闭环控制,运用全面质量管理PDCA循环法,为保障教育质量不断持续性提高,设计了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工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具体内容如图1所示。
图1 电子信息类专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3 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关键性评价阶段
按照图1所示的电子信息类专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运用PDCA循环法评价该专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分为五个评价阶段: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及行业需求的适应度评价,此阶段具有实时性;教师队伍和办学资源条件的保障度与支撑度评价,此阶段具有实时性;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有效度评价,此阶段具有实时性;学生和社会用人单位的满意度评价,此阶段是在学生完成4年学业进入工作单位时进行评价;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度评价,此阶段是在学生毕业后工作5年左右进行评价。
3.1 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及行业需求的适应度
3.1.1 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在分析本地区电子信息类行业发展的现状与需求基础上,预测未来5年、10年后本地区电子信息类行业趋势,制定符合实际需要的电子信息类专业发展规划。根据知识、能力、价值塑造的要求,结合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12项毕业要求及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等相关要求,制定符合电子信息类专业发展规划的、满足电子信息类专业具备的资源条件的人才培养目标。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目前社会、区域经济及海洋领域等发展的需要,具有爱国守纪的思想品质、道德文化素养、职业素质与心理素质,掌握电子信息类的基础知识和相应专业知识,具备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专业能力及创新创业能力,富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接受严谨的初步的科学研究训练,身心健康,能够在电子信息及相关领域从事勘察、设计、开发、制造、应用、维护、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在毕业后5年左右,即制定培养方案后10年左右,具备一定的协调、管理、沟通、竞争与合作能力,能够跟踪电子信息及其相关领域的前沿,具备创新能力,能够承担电子信息及相关领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维护等管理工作,具备运用最新的自然科学知识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3.1.2 评价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电子信息类专业每年定期组织包含电子信息行业与企业的评审专家评价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根据专家评价结果及时修订人才培养目标。评价人才培养目标与国家或地方的政策与标准、学校办学定位及发展规划、专业发展规划、专业所具备的资源条件、社会需求和师生等期望等的符合度;分析电子信息类行业现状与需求的变化,预测未来5年、10年后该行业发展趋势,并及时根据国家或地方的政策与标准的变化、用人单位反馈,评价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的适应度。依据评价结果对培养目标进行修订,以不断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需求,培养社会所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行业需求的适应度。
3.1.3 评价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的纲领性文件,也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具体依据。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原则是以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确定总体设计架构,以学生为本提供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实践教学体现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特征,以就业为导向优化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创新人才培养理念探索新时代人才培养新思路。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评价至少与培养目标的制定与评价相一致,也要适应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变化的需求,培养社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不断提升人才培养方案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行业需求的适应度。
3.2 教师队伍和办学资源条件的保障度与支撑度
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师队伍和办学资源条件是保障教学中心地位的具体体现。教师对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办学定位及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与本专业师资队伍和办学资源条件相符,低水平的教师队伍和办学资源条件难以支撑学校办学定位及人才培养目标,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需要应用型教师队伍和应用型教学资源条件来支撑。
3.2.1 师资队伍的数量与结构的要求
师资队伍具体指师资数量、队伍结构和兼职教师三个方面。按照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及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等要求,专任教师数量要能满足教学需要,专业生师比不高于25:1;每个专业的专任教师不少于10人,专任教师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比例不低于60%,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不低于30%;35岁以下专任教师须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比例不低于30%;具有企业或相关工程实践经验教师的比例不低于20%;实验教学须配备专任专职实验技术人员,35岁以下实验技术人员应具有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还需有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3]。
3.2.2 师资队伍的职业能力建设
电子信息类专业制定教师队伍的建设规划,要建设具有吸引与稳定合格教师队伍的制度,编制针对教师的各项能力、工程背景和工程经验的基本要求和判断依据。建设师资队伍,加强师资引进与培养,提升师资水平[4],使教师达到专业所要求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专业水平、工程经验、沟通能力及服务社会能力,能够开展工程实践及学科理论等问题的研究,广泛参与学术交流。教师的工程背景既能满足专业教学的需要,也能为学生发展提供必要指导。
3.2.3 评价师资队伍的保障度与支撑度
针对电子信息类专业师资队伍的保障度与支撑度,评价师资队伍数量是否满足专业教育发展需要、师资队伍结构是否合理;评价师资队伍是否具有专业所要求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专业水平、工程经验、沟通能力及服务社会能力,是否具有工程实践及学科理论等问题的研究能力、及学术交流的能力;评价师资队伍是否有足够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本科教学、指导学生、教学研究与改革、科学研究等领域,不断提高教书育人本领;跟踪和评价兼职教师所承担的教学任务、教学效果及在教学活动中所发挥行业背景的优势和特点;评价师资队伍是否明确在教学质量改进提升过程中的主体责任,是否贯彻OBE教学理念,不断自觉评价和改进工作。
3.2.4 评价办学资源条件的保障度与支撑度
针对电子信息类专业办学资源条件的保障度与支撑度,评价用于该专业的教室、实验室及设备在数量和功能上是否满足重要教学需要,是否有良好的管理、维护和更新机制,是否能够保障学生方便地使用;评价该专业与企业合作共建实习和实训基地,在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成为学生参与工程实践的平台;评价该专业的教学经费量是否能满足专业教学需要。
3.3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有效度
教学过程是按着课程体系展开的教学活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指监控教学过程的质量、跟踪反馈质量指标及教学质量持续改进的体系。通过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确保教学整个活动过程满足质量要求的有效程度。
3.3.1 制定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体系
根据电子信息类专业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形成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体系包含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理论课程由通识类课程和专业类课程组成,专业类课程包括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知识课程。实践课程由实验实训、课程设计、专业实习、社会实践与创新创业训练、毕业设计等组成。制定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体系需要满足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专业发展规划,还要满足专业所具备的办学资源条件,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和师生等期望。这要与电子信息类专业毕业要求相适应的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至少占总学分的15%,符合毕业要求的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至少占总学分的30%;工程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能体现数学和自然科学在本专业应用能力培养,专业课程能体现系统设计和实现能力的培养;设置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基础实践、专业实践和综合实践三个层次的实践教学平台,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至少占总学分的20%,开展实习实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3.2 建立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包括教学质量标准、教学质量评价、教学质量监控、教学信息收集、教学质量反馈调节等环节及其内容。电子信息类专业根据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有关行业标准,结合社会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建立自身的专业标准、课程标准和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根据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围绕教学条件、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开展学科专业评估、课程评估等,建立专业自我评估制度。利用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对教学工作的常态监控作用收集相关教学信息,结合定期专业自评自建工作,每年度发布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质量分析报告。学院检查专业教学质量分析报告,统筹指导专业教学质量保障整改方案。电子信息类专业制定教学质量保障整改措施,及时反馈到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持续调节改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3.3 评价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有效度
评价电子信息类专业是否制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运行制度,是否建立教学各环节全过程教学质量标准及评价指标,是否经常利用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收集相关教学信息,是否每年度开展专业自我评估、发布教学质量分析报告。评价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体系设置能否支持12项毕业要求的达成,课程体系设计是否有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跟踪与评估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评价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状态,按照课程标准、毕业要求等是否能够不断提升学习效果,有效保证学生毕业时能够达到毕业要求。分析与评价近年招生宣传、新生高考成绩、专业分流、生源流失等状况,是否持续改进制定吸引优秀生源的制度,是否明确相关主体责任。分析与评价落实学生学习指导、在校生对专业认可度、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就业指导、心理辅导等方面的情况,是否明确相关主体责任,不断有效地提高教书育人的效果。跟踪与评估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评价专业的持续改进机制是否有效地保障教学质量持续向好发展。
3.4 学生和社会用人单位的满意度
学生和社会用人单位的满意度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尺度,是教学质量的内在标准,是指学生和用人单位对教学过程各环节以及毕业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等内容的满意程度。学生满意度是指教学过程各环节实际工作效果符合或超过学生的预期程度。社会用人单位满意度是指毕业生工作中的表现符合或超过用人单位预期程度。满意度体现教育工作取得和达到了一定效果,持续不断改进教学工作,促进学习和工作持续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评价电子信息类专业对社会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是否建立跟踪调查机制,根据社会用人部门的需求和毕业生的反映,及在校学生对教学、生活、服务等的意见和建议,评价是否定期调整与改进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方案、理论课程体系、实践课程体系等,以适应社会、行业不断发展变化的需求。
3.5 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度
培养目标达成度是指落实培养目标和培养出达到目标要求的人才,是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程度。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是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的基础,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是培养目标达成度评价的基础,培养目标达成度评价还包括学生毕业后经过5年左右的工程实践经验,预期能够达到的职业素养或专业能力。
3.5.1 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
以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毕业要求为依据,通过课程调查问卷、访谈、课程考核成绩分析法等方法每学期定性地评价课程实施效果。还有,每门课程按照课程性质、课程学分、核心课程等设置权重值与该课程考核的总成绩值,每学期定量地计算出该课程达成度评价值。课程达成度评价及时反馈给相应教师,针对课程存在的问题改进相应教学过程,如调整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等,推动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示例如表1,课程目标与评价依据占比关系示例如表2,课程达成度评价计算方法示例如表3。
表1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
表2 课程目标与评价依据占比关系
表3 课程达成度评价计算方法
3.5.2 电子信息类专业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
电子信息类专业毕业要求是指学生毕业时应该具备的专业知识、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电子信息类专业针对每届毕业生,以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电子信息类行业标准规范、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专业培养方案为依据,再根据电子信息类专业每门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值,定量地计算出电子信息类专业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值。每一个毕业要求可以分解成几个的评价性强的指标点,每个指标点由几门课程支撑,各指标点再由支撑课程性质、课程学分、核心课程等的权重值和课程考核目标达成度评价值计算出该指标点达成度评价值,选择指标点达成度评价值最小值,作为该项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值。将各项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值与该项毕业要求合格标准进行比较,可以得出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结果。分析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结果,找出教学条件、课程体系的弱点,进行反馈与整改,持续提高毕业要求达成度。
3.5.3 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毕业后5年左右的职业和专业成就达成度评价
评价是否了解电子信息行业的前沿问题,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人文和科学素养及健康的身心素质,具有良好的沟通、交流技能。评价是否能够根据电子信息工程的实际需要,运用专业知识和工具,编制电子信息工程项目建设方案,开展系统设计、基本设计、详细设计,分析解决电子信息工程实际需要的问题。评价是否能够在工作团队中作为成员或者管理者发挥作用。评价是否能跟踪国内外行业的发展、及时获取与应用新知识新技术。分析比较毕业后5年左右职业和专业成就达成度评价结果,找出人才培养目标、教学条件、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弱点,进行反馈与整改,持续提高学生毕业后5年左右职业和专业成就达成度。
3.5.4 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度评价
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为理念,以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电子信息类行业标准规范、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专业培养方案为依据,适应办学定位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评价毕业要求各指标点和相关支撑课程的合理性,评价每门课程对毕业要求各指标点权重的合理性,评价12项毕业要求的合格标准,评价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支撑度,评价学生毕业后5年左右职业和专业成就,最后评价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度。达成度不仅体现在学生的毕业、就业等方面,也反映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电子信息类专业每年度对各评价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撰写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评价报告,评价结果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修订依据,提出持续改进要求。
4 总结
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电子信息类行业标准及电子信息类行业标准规范,制定符合办学定位及电子信息类专业发展规划的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依据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经过在校教育及毕业后5年的职业活动,达到人才培养目标预期的效果,完成了一个培养过程。针对一个培养过程,适应工程教育认证标准,遵循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为抓手,运用全面质量管理PDCA循环法,设计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工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实时评价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及行业需求的适应度,实时评价教师队伍和办学资源条件的保障度与支撑度,实时评价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有效度,在学生完成4年学业毕业后评价学生和社会用人单位的满意度,用学生毕业后5年左右职业成就评价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度,不断完善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构建电子信息类专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全过程,大系统( 体系) 中各子系统( 体系) 相互联系、有机融合,形成一个自适应调节系统,能够随着环境变化,是一个能够根据教育评价反馈结果进行动态调整和升级教育运行模式[5]。本体系能够螺旋式提升电子信息类专业教育质量,从而保障不断持续性提高电子信息类专业教育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