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贞女王:说了不嫁,到死也不嫁
2021-05-11尤丹娜
尤丹娜
说起“女王”,人们最先想到的一定是如今“超长待机”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对大多数80后、90后来说,这位女王的面孔出现在人生的各个阶段,代表着英国的形象。即便时间流逝、万物皆改,唯有女王始终屹立不倒,顽固又持久。
其实,在“为国家服务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这方面,我们熟悉的伊丽莎白二世更像是一名继承者。她的前辈—伊丽莎白一世,才是那个开疆拓土的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终身未婚,带领英国从贫瘠的边陲小岛变身成极具实力的海上霸主,以身力践“终身嫁给英格兰”的豪言壮志,在权力的巅峰,用孤独的一生,凝成帝国日后崛起的基石。
血淋淋的原生家庭
女王为什么不结婚?既然已经贵为君王,想要怎样的夫婿岂不是都能觅得?
电影《玛丽女王》中的伊丽莎白一世
如果剥离女王的显赫地位,回归“小女孩”的角度了解她,你会发现伊丽莎白一世拒绝婚姻的原因,和如今诸多年轻人抗拒结婚的根源可以归结为同一种—原生家庭的不良示范。
在其他国家看来,她也从不只是一个待嫁的女孩,而是英国的象征,是一块不折不扣的“肥肉”。
自古以来,无论哪个国家、哪一阶段的王室,都常常难以避免“金玉其外”、丑闻横飞的尴尬。都铎王朝的统治者、伊丽莎白的父亲亨利八世便是如此。在遇到伊丽莎白的母亲安妮·博林之前,他早已拥有了自己“明媒正娶”的妻子—王后凯瑟琳,安妮·博林则是以王后的侍从女官身份出现。
彼时的安妮·博林在皇宫中虽然只是侍从身份,但她聪敏、前卫,是一朵神秘的“交际花”,吸引无数倾慕者,有伯爵对其示好,有诗人以创作为其赞颂……这其中,也有亨利八世。已有妻子的亨利八世,为安妮·博林献上无数华服与首饰,写若干深情款款的情书,希望她可以做自己的情人,但安妮·博林始终表示:除非可以做王后,否则不会与亨利八世结合。冲动之下,亨利八世把凯瑟琳王后赶出王宫,又打破天主教教规,遵循新教教规和安妮·博林结为夫妻。
可惜激情之爱转瞬即逝。看起来“冲破牢笼终觅真爱”的戏码,在回归婚姻的围城后也难免露出疲态。婚前,亨利八世为之倾倒的安妮·博林身上的特质—勇敢果决、聪明敏锐,在婚后,成了事事多疑、嫉妒心强。在父母爱情随风散去的过程中,伊丽莎白出生了。虽然一出生即被定为英格兰王位第一顺位继承人,但父亲的心,显然不在母亲身上了。
失去亨利八世的宠爱,这段婚姻的“离经叛道”也重新被贵族们讨论。逼走王后、蛊惑亨利八世用新教方式大婚、多疑善妒……各式指责袭来,而亨利八世沉迷寻花问柳,对安妮·博林的遭遇毫不關注。
文艺复兴的鼎盛时期被冠名以“伊丽莎白时代”,足见其统治下文艺的璀璨。
最终,在严刑拷打之下,安妮·博林被以通奸、乱伦、叛国、制造假币、精神疾病、企图毒死凯瑟琳王后和玛丽公主等18项罪名判决斩首。而就在安妮·博林被处死的第二天,亨利八世就和她的侍从女官珍·西摩订婚,10天后便举行了婚礼。
电影《伊丽莎白》剧照
电影《伊丽莎白一世》 剧照
彼时仅2岁8个月大的伊丽莎白,随着母亲“罪名”的成立,从公主身份变成了私生女,“伊丽莎白公主”变成了“伊丽莎白·都铎小姐”,从此开始生活在失去母亲庇护、饱受父亲忽视,终日被宫中恶言伤害的阴影中。
“灯笼易碎,恩宠难回。”在惨死的母亲与薄情的父亲身上,伊丽莎白是否早早看清了爱情甜蜜之下的狰狞,在成为“女王”之前,便放弃了对婚姻的想象?
未婚女王与强邻周旋
当然,即使是原生家庭糟糕的孩子,若成了一国之王,关于婚姻、子嗣的考量中便不得不带着些国家利益的视角。在这一点上,“童贞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可谓将自己对婚姻本有的心灰意冷,与治国理政的政治利益巧妙地合二为一。要知道,当时的英格兰可是一个在欧洲大陆边陲的贫瘠岛国,如何才能在更加强大的邻国之间获得生存希望?
终其一生,英国议会曾多次“上书”,恳求伊丽莎白一世早日结婚,诞下王嗣,但女王都拒绝了。她的理由是:选择某个称心如意的男子并不是难事,但这个男子身后的利益集团,却是万万要多加小心的。
彼时,女王“可以嫁”的男人从国籍上可以分为两种:外国的贵族,或者英国的本土贵族。伊丽莎白一世对大臣们表示,如果自己选择与某个外国贵族结婚,那么英国也不再只是“女王的英国”。婚姻带来的两国交好,婚姻若破裂时带来的两国交恶,以及另一国家背后的敌邦、友邦……裂变之下,影响无穷无尽,英国未来再难于对外事务决策上保持清醒独立的立场,作出中立的判断。
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时期,是少有的宗教与文化宽容的时代,出现了像莎士比亚这样著名的文学家
如果是与英国本土的贵族结婚,这些本土贵族男子又不仅仅代表着他们自己,他的宗教信仰选择—天主教还是新教,势必会影响到外界对女王信仰倾向的揣测。无论选择哪一类教徒,都会导致宫廷内的人心不稳、宗派斗争。
基于这样的理由,伊丽莎白一世婉拒了英国议会对自己婚姻大事的操心。但同时,她也明白,正如自己对“王室婚姻”的理解和剖析一样,在其他国家看来,她也从不只是一个待嫁的女孩,而是英国的象征,是一块不折不扣的“肥肉”。
何不利用自己的未婚身份作诱饵?于是,年轻的伊丽莎白一世选择了“不主动,不拒绝”的态度,面对蜂拥而来的外国贵族们的追求。在浩浩荡荡的欧洲王室成员中,西班牙、法国、瑞典、神圣罗马帝国等国家,都纷纷派出“精兵”,向伊丽莎白一世求婚。
伊丽莎白一世在位期间,极为注重商业与海外贸易,支持成立了“ 东印度公司”
其中,西班牙和法国这两个大国,是英国需要着重拉拢的对象。伊丽莎白一世便用自己悬而未决的婚事,遥遥控制着两个国家对英国的态度:一方面,她对西班牙国王、前姐夫菲利普二世声称“如果要结婚,就首先挑选他”,将本该迅速决断的婚姻谈判拖延了几个月;另一边,她利用这几个月的婚姻谈判,让强硬的法国看到英格兰和西班牙可能通过婚姻继续结盟的场景,不得不在战争中做出让步。
更重要的是,因为可以通过模棱两可的婚姻谈判与菲利普二世暂时“捆绑”,伊丽莎白一世还巧妙缓解了宗教压力:1560年,罗马教廷庇护四世派代表命令伊丽莎白一世必须回归天主教,否则将遭到整个欧洲皇室的敌视,是菲利普二世在布鲁塞尔下令,阻止了一个正准备对伊丽莎白一世发难的教皇行动……
以自己为诱饵,是一種危险的豪赌,虽然也曾一度引发危机,但终其一生,伊丽莎白一世算是“险胜”。
让人缅怀的黄金时代
当剥离婚姻与家庭的揣测和八卦,如今回看伊丽莎白一世治下的英国,它依旧是一个令人无限缅怀的“黄金时代”。在由BBC主持的民众公选“100名最伟大的不列颠人”中,伊丽莎白一世位列前十名。在她的时代,“女王”不是一个简单的吉祥物,而是时代的缔造者。
伊丽莎白一世在位期间,极为注重商业与海外贸易。正是在她的支持下,英国才将贸易触角伸向印度,成立“东印度公司”,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触发成为“日不落帝国”的历史进度条。
更重要的是,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时期,是少有的宗教与文化宽容的时代。女王由于个人新教徒的身份,目睹了太多宗派矛盾带来的血腥,遂采取天主教和新教兼容并包的政策,让更多不同信仰的人能够自由呼吸。
思想上的宽松也带来了文学艺术、探险事业的大力发展。文艺复兴的鼎盛时期被冠名以“伊丽莎白时代”,足见其统治下文艺的璀璨。我们熟悉的威廉·莎士比亚、克里斯多弗·马罗爵士、弗兰西斯·培根爵士等文学家,沃尔特·拉雷爵士、德瑞克和马丁·弗罗比歇爵士等探险家,无一不出自这个黄金时代。伊丽莎白一世自己也从事写作和翻译,她翻译霍勒斯《诗歌艺术》的作品,流传至今。
女王伊丽莎白一世让我们看到了一名原生家庭不幸、对政治婚姻早早看清的敏锐女性,如何在险恶的国际环境中独立自保,以婚姻之名“反其道而行”,在男权林立的欧洲王室摆脱“花瓶”的象征,带领英国奋斗出属于自己的精彩,又是如何以宽容的胸怀抚恤臣民,让各式创意涌现、冒险成真、文艺发芽……如今,英国人对伊丽莎白一世的怀念、对“黄金时代”的渴望,或许既源于对强者谋略的仰慕,也源于对再难一见的那个“百花齐放”的璀璨时代由衷的向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