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爸爸在》:单身父亲带娃记
2021-05-11丁燕伟
丁燕伟
当今社会离婚率居高不下,离异家庭越来越多,造成了家庭新的情感关系和亲子关系。当母爱缺失,单身父亲如何养育幼小的女儿?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近日推出的《女儿,爸爸在》一书,描写了现役军人杨泊“计划内离婚,计划外带娃”的艰难经历。这对鬼马父女相爱相杀,抒写了一段感人的情感故事。
直击社会热点
本书取材于作家的亲身经历,故事情节和主人公内心的微妙变化都真实而令人信服。
书中反复探讨一个问题:陪伴孩子成长是否意味着放弃自己的事业和梦想,甚至放弃自己的幸福?这个话题反映的是当代所有适婚青年以及已婚男女的焦虑。近年来,年轻人的结婚意愿不断走低,丁克家庭也越来越多。其中不乏对“养娃”成本的畏惧,也不乏对放弃个人幸福的忧虑。
小说主人公杨泊在经历了孩子生病、失足落水、自己遭遇车祸受伤等一系列打击后,先后作出“让姐姐带娃”“把娃送给朋友”等决定。但是女儿内心的呼唤让他终于觉醒:女兒要的只是自己的陪伴,这是谁都无法替代的。因此,他最终决定兑现对女儿的承诺:爸爸在!永远在一起!到这里,我们看到,父女的相依相伴让彼此的生命有了更多的色彩!
借鉴电影手法
《女儿,爸爸在》一书的作者刘干民擅长讲述动人心弦的情感故事。在书中多次借鉴电影手法,刻画父女相处的细节以及主人公“失去”女儿后的情感波澜,带给读者全新的感受。
书中描述了杨泊在晾衣场上晒被罩,女儿则淘气地借被罩为道具恣意玩耍的场景。蒙太奇手法和画外音的运用,很有画面感,能让读者跟随作家的笔触沉浸其中,感受父女相处的美好。
作家还善于使用空镜头来交代时间和空间,抒发人物的思想情绪,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如书中写让大姐带走女儿,杨泊酒醉后回到宿舍,采用了空镜头的手法:打开宿舍,打开灯,镜头中出现的是“亮得刺眼的节能灯”,紧接着是“墙角的一辆儿童单车”。这两个意象颇具象征意义,“刺眼的灯”和“墙角的儿童单车”分别象征着因为女儿的离去自己内心遭受的谴责和无边的孤独感。
为人父者读此书,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总结育娃的经验得失;为人母者读此书可以体会父爱的不可缺失,平衡家庭教育中父母角色的定位;中小学生读此书,可以看到中国式父亲对儿女的付出,重视亲情、学会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