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匠精神的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1-05-11庄伟
庄伟
摘要: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长期以培养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为主,但是少有院校结合工匠精神深入发掘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了进一步探讨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融入工匠精神的可行性。本文首先分析了艺术设计领域的人才需求,然后探讨了艺术设计类人才的工匠精神表现机制,最后提出基于工匠精神的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的四种模式。旨在推动艺术类专业的教学模式改革,助力工匠人才体现职业精神。
关键词:工匠精神;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创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7053(2021)04-0040-02
工匠精神在艺术设计作品上的内在品质不言而喻,但对于工匠精神的细致揣摩显然并未得其精髓,才会令艺术设计类人才输出放缓。鉴于此,有必要深入探究融入工匠精神的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模式。
1艺术设计领域的人才需求分析
1.1应用型人才
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艺术创作,在艺术设计的职业生涯中从事一线生产活动,能够为企业带来最直接利益的人。
1.2创新型人才
创新型人才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艺术设计人才,能够在设计作品中找到更多创新视角,以发散性思维创造与设计作品的独特风格,其个性化的艺术表达能够获得市场青睐及消费者认可。
1.3复合型人才
复合型人才是指在艺术设计创作各个领域都能适应发展需要,自身本领能够在艺术设计全过程发挥作用,能适应各种岗位的需求。
2艺术设计类人才的工匠精神表现机制
2.1精益求精的实践之路
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最难能可贵的品质便是精益求精。之所以能够在艺术设计岗位表现突出,首先便是其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具体的实践操作道路上,只有对每一件作品都精益求精,才能提升设计能力,最终成为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2.2业精于勤的创新条件
敬业是工匠精神最为重要的职业品质,更是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创新思维源泉。应在作品中不断融入各种元素,以独特的艺术品位去创新其表达形式,坚持原创。而原创的经验又是从以往无数次失败中总结出来的创新之路,没有业精于勤的职业信仰,学生很难累积更多的创作经验,也就难以形成良好的创新能力。艺术再造和设计创新,始终依附于业精于勤的经验指導,故而才会为作品附上大众审美所期待的独特风格和主题。因此,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必然需要在挫折和失败中成长,也必然需要无数次的设计作品打磨,最终以创新作品赢得市场青睐和消费者认可。这也进一步证明了工匠精神业精于勤的品质,其是艺术设计创新型人才的可贵品质。
2.3多学多用的职业能力
工匠精神之所以能够在历史的缩影下经久不衰,是因为工匠本身具有多学多用的学习能力,具有适应一切岗位需要而重新学习和超前学习的意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势必需要在工匠精神的锤炼下锻造,使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具有不断探索新知的毅力。复合型人才最难培养,是因为很多学生有一技之长便骄傲自满,这样的职业发展观需要打磨掉,唯有养成工匠精神中多学多用的好习惯,才能帮助学生树立适应多岗发展的超前学习意识。
3基于工匠精神的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3.1“校企合作”模式
职业院校单独培养艺术设计应用型人才,付出的教学成本可以估量,但大量来自于一线的商业设计稿件却难以衡量。最主要的原因是商业设计依据客户所需,满足艺术设计商品市场的潜在运行规律。消费者对于作品优劣的评价,无法直接反馈到职业院校,虽然教师也会在上课时提出很多经典设计案例,但是由于缺乏最直接的消费市场评价反馈,学生作品优劣很难以实践评价作为教学根基。因此,唯有探寻“校企合作”模式,以企业师傅的工匠精神为指导,才能培养出更契合当代企业发展所需的艺术设计应用型人才。
一方面,高职院校需要向当地艺术设计类企业虚心求教,聘请企业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老师傅来校指导。同时将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的学习进度应向企业告知,由企业师傅甄选适合学生当前实践操作的顾客订单,从而为学生提供来自市场前端的最新学习资料。另一方面,校方需要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来完成企业订单,以每个小组设计出的作品来展现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由企业师傅联系客户讲解作品,必要时以学生出具的设计说明作为讲解材料。那么就可以最大限度的获得真实的客户评价,并快速找出学生设计实践的不足之处,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创造了基础条件,以工匠精神为主导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计划。
3.2“学习+竞赛”模式
学生作品如果始终以课堂评价为主,可能难以获得更高层次的实践对比,这也是学生实践经验不足的主要原因,会影响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创新本身就是一种基于经验导向的审美价值再造,工匠精神的创新更是业精于勤的不懈努力。那么就需要将学生作品推向市场,尽量参加国内外更多的知名设计大赛,让学生作品能够在外得到对比,在内得到复查,验证学生对艺术设计作品的创新理念是否能够赢得大众的认可。
例如,靳埭强设计奖、国际高校建造大赛、红点奖、中国设计红星奖、AOF COMPETITION、中国时装设计新人奖、白金创意国际大学生平面设计大赛等等,这些都是职业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可以报名参赛的大型比赛。在参赛之前,教师可以为学生分组,依据大赛开设主题进行作品设计。设计稿件追求原创,如果学生缺少创作灵感,教师可以提供适当的引导,但不能代替学生进行设计创作。在学生作品完成之后,教师可以对学生作品进行初评,尽量规避缺乏创新的作品参赛。既然参赛就要争取名次,可以让最强小组参加最弱比赛,获得奖励后学生的参赛积极性才会更高,日后的艺术设计创新动力才会更大。在每一次参赛的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累积设计经验,秉承工匠精神精细打磨作品,更利于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3.3“项目导学”模式
运用工匠精神多学多用、多学多得、多学多适应的发展模式,培养出复合型人才,有利于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适应多岗位工作的要求。而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开展“项目导学”模式的教学规划,将不同工种组合在一起进行项目导学,培养学生适应多岗位工作需要的个人实践能力。
例如,在接到淘宝H5页面设计的企业订单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出题,具体项目任务为设计淘宝子页面链接,设计方案必须为H5页面效果。同时教师需要帮助学生设定组内分工,搜索资料、分析竞品市场、设计前端页面、架构艺术元素、定位风格主题等等,具体的工作任务交由组内不同的学生完成。在每一次完成项目任务后,由具体的解说人对本组作品进行介绍。在每一次更新项目任务命题后,组内学生重新分工,完成与以往时期不同的工作任务,解说人也需要更换。那么完成数轮主题项目任务后,学生各种岗位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也会发现自身更适合哪一类岗位,欠缺何种岗位能力。这样轮换工作任务的项目导学方式,能够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学习体验,提高学生的合作设计思维,在合作完成设计项目的过程中又增强了设计能力,对培养复合型人才具有深远意义。
3.4“任务驱动”模式
如果只是设计了教学项目,采取了“项目导学”的方式,对于设计专业学生的个人实践能力培养仍然很難达到积极效果。这是因为“项目导学”更注重学生的合作能力培养,而并非独立思考的艺术思维训练。那么在针对艺术生的专业能力培养中,发挥工匠精神的精益求精,还需“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在每一学科开始授课之前,先行提出本学期最终的设计作品任务。要求学生每周更新一次设计作品,那么在至少16周的学习活动中,学生相当于利用本专业知识将设计作品反复修改了至少16次。学生以结课作品为任务目标,作品经过反复修改不断打磨,这也是锻炼学生工匠精神和品质的最佳方法。
例如,在学习商业VI设计课程之初,教师可以先行向学生介绍商业VI的作用和设计思维。而后,要求学生在第一节课后,自主查阅商业文案资料,甄选自己喜欢的商业品牌,对该品牌的商业文化、以往设计案例以及创新设计构思做出初步总结。第二节课上,教师根据学生提供的资料,帮助学生制定结课作品的主题。而后余下每一节课时,学生都围绕着最终结课作品任务展开学习,每一次课后根据课上所学知识点对作品进行补充性设计,亦或是再次修改之前的设计方案。那么最终学生的设计作品通过反复打磨和推敲,必然能够呈现出更完整的艺术构思和设计理念。
4结语
综上所述,艺术设计专业最需三类人才,即应用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精益求精的实践之路、创新型人才业精于勤的创新条件、复合型人才多学多用的职业能力,均为工匠精神的表现机制。为此,有必要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模式中。建议高职院校采取“校企合作”探寻现代师徒制,以“学习+竞赛”方式带领学生参加各类艺术设计大赛获取创新经验。同时嵌入“项目导学”模式利用不同的项目增强学生的设计适应能力,培养复合型人才适应多岗位工作要求的职业能力。最终,运用“任务驱动”模式帮助学生打磨结课作品,通过反复修改设计方案磨练学生的工匠精神,对培养设计专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适应多岗位职业能力具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