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实证研究

2021-05-11薛晓琳

会计之友 2021年9期
关键词:平衡计分卡层次分析法管理会计

薛晓琳

【摘 要】 随着我国高校由注重规模扩张发展模式逐步向追求高质量内涵式发展道路转型,财政专项资金在高校的转型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建立科学完善的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以教育部直属高校S大学的教育教学改革专项资金为例,探讨运用管理会计的相关方法与工具,借鉴平衡计分卡和关键绩效指标法选取适合的绩效评价指标,兼顾指标全面性、重要性和可行性,建立评价指标层次,在此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从而构建起一套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为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提供可行性的操作方法,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促进高校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管理会计; 专项资金绩效评价; 平衡计分卡; 关键绩效指标; 层次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 G647;F23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21)09-0132-05

一、引言

管理会计发展迄今,经历了成本决策与财务控制阶段、管理控制与决策阶段,20世纪90年代进入强调价值创造为主的阶段。SWOT分析法、全面预算管理、关键绩效指标、平衡计分卡、作业成本法、标准成本法等管理会计决策工具和管理工具,在传统财务会计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实现精细化财务管理,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为决策提供更强有力的财务支撑。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中应用较早,但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引入较晚,处于不断探索和逐步完善阶段,尚未发挥出应有的能效[1]。近年来,我国高校由注重规模、数量的扩张逐步向追求更高教学科研质量的内涵式发展道路转型,对高校财务信息的决策支撑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正是管理会计优势所在,因而学术界和实务界对高等学校引入管理会计体系引发了热烈讨论。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的政府会计制度最重要的改革之处在于全面引入权责发生制,也将大力推进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在高校的推广和应用。

随着财政专项资金逐年增长,高校拥有更大的自主支配权的同时,也面临着日益突出的专项资金管理问题。目前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方式是由高校项目实施单位自主在财政部的指标库内选取若干适合本项目的绩效评价指标,并根据项目的具体实施情况,自行确定指标的目标值;在项目实施结束后,将绩效评价指标的实际值与目标值比较,分析差距并进行评分。此模式存在诸多弊端,高校自主选择绩效指标自由度过大,对于同类项目,各高校选取的评价指标可能不尽相同,同类项目的绩效无法在不同高校间横向比较;在同一高校内部,绩效评价结果也难以纵向比较。目前学界对专项资金管理的讨论更多地关注预算申报、专项资金使用过程中的财务规范等方面,而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研究却相对滞后,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尚不健全,通用评价指标无法涵盖所有专项项目,个性化指标体系缺失,完善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制度尚未建立[2]。本文以教育部直属高校S大学教育教学改革专项资金为例,探讨如何运用管理会计相关方法和工具,科学选取绩效评价指标,为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提供具有参考性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二、研究设计

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目标在于通过绩效评价对专项资金的使用进行监督和管理,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通过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评价相关职能部门和人员的工作绩效,落实人员奖惩等激励机制,提升人员能力和管理水平。最常用的管理会计方法主要有关键绩效指标法、平衡计分卡、投入产出法等。鉴于高校处于执行政府会计制度之初,权责发生制下的精准成本数据难以取得,投入产出法不适合用于专项资金绩效评价[3]。

平衡计分卡包含五项平衡:财务与非财务指标、长期与短期目标、结果性与动因性指标、组织内部与外部群体、领先与滞后指标之间的平衡,这种全面的平衡视角适用于高校专项资金管理的要求[4]。关键绩效指标(KPI)在明确组织绩效的基础上衡量工作人员绩效表现,适用于高校评价专项资金管理相关职能部门和人员的工作绩效,落实人员奖惩等激励机制要求。层次分析法(AHP)适用于具有分层交错评价指标的目标系统且目标值又难以定量描述的决策问题,适用于高校专项资金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5]。

基于此,设计运用平衡计分卡方法从财务、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为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构建多个候选评价指标,确保指标体系选取的多样性和全面性;在此基礎上,结合学校发展战略目标和专项资金特性,将四个维度的指标进一步细分,形成指标体系的层次性。最后运用关键绩效指标法,遵循关键、可控、客观和可量化原则,在上述四个维度分别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关键指标;对最终选取的不同类型的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使其能够应用到同一个评价系统中。综合运用BSC和KPI构建起的专项资金评价指标体系兼顾全面性、重要性及简洁可行性。由此可以看出,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是一个相对复杂的问题,涉及可以量化的定量评价指标,也涉及很多不能量化的定性评价指标,且总体评价目标及具体指标体系间具有分层交错的特点,适用于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绩效评价,计算并赋予各个指标权重,最终形成一个科学完善的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三、构建S大学教育教学改革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S大学地处西南地区,是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学校长期战略目标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大学。目前学校财务管理整体上比较规范,校级层面出台《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但仅从整体上笼统规定专项资金管理的归口部门、权责分配、管理流程、绩效评价及监督检查等方面,没有根据各类专项资金的特点分别制定管理细则,专项资金内控制度体系不健全。

基于BSC原理,结合高校专项资金的特点,将绩效评价的总目标划分为资金使用水平(财务层面)、满意度水平(客户层面)、内部管理水平(内部流程层面)、发展能力水平(学习与成长层面)四个维度,来考核专项资金的使用绩效。

结合S大学长远发展战略目标和目前教育教学改革专项资金管理实际工作情况,将上述四个维度的指标进一步分解成多个具体候选指标;运用KPI方法,从分解后的多个具体指标中选取关键指标,最终形成S大学教育教学改革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四、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一)基于指标层次构建对比矩阵

运用德尔菲法,并采取标度区间为1—9的判断尺度(如表2所示),对任意两个指标进行重要性比较,对其重要性程度采取问卷形式邀请多位高校财务管理人员进行打分,经汇总整理得出各层次的对比矩阵[6]。

(二)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运用MATLAB软件计算每一个对比矩阵的特征向量和指标权重。由于对比矩阵是主观比较两两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得到的,在对比判断中可能存在自相矛盾之处,所以计算出的权重不一定是有效的,需要运用MATLAB软件进行一致性检验[7]。

MATLAB软件测算原理是,计算对比矩阵最大特征根λmax和对应的特征向量W,计算一致性指标CI=(λmax-n)/(n-1),根据判断矩阵的不同阶数查表(如表3所示)得到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常量),计算得出随机一致性比率CR=CI/RI。当CR小于0.1时,对比矩阵通过一致性检验,权重可取,否则应对对比矩阵做出适当修正。

(三)指标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指标层次单排序是指指标层(中间层B)和方案层(最低层C)对各自的上一层次的权重,即表1中B层4个指标对A层教育教学改革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目标的权重,C层16个指标对其所属的B层指标的权重。

资金使用水平、满意度水平、内部管理水平、发展能力水平四个指标对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目标A的权重分别为0.2661、0.5554、0.1195、0.0589,可以看出满意度水平对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最为重要,资金使用水平次之,发展能力水平处于较次要的地位。详见表4。

预算收入完成率、预算支出完成率、预算执行进度、成本节约率四个指标对资金使用水平(B1)的权重分别为0.5046、0.3061、0.1314、0.0579,可以看出预算收入完成率对专项资金使用水平评价最为重要,预算支出完成率次之,成本节约率处于相对次要的地位。详见表5。

师生人员满意度、项目目标实现率、项目质量达标率、社会效益水平四个指标对满意度水平(B2)的重要性权重分别为0.2430、0.1494、0.5376、0.0699,可以看出项目质量达标率对专项资金满意度水平评价最为重要,师生人员满意度次之,社会效益水平处于相对次要的地位。详见表6。

管理制度健全性、内部控制完備性、资金使用合规性、财务监督有效性四个指标对内部管理水平(B3)的重要性权重分别为0.0968、0.5578、0.2731、0.0723,可以看出内部控制完备性对专项资金内部管理水平评价最为重要,内部管理水平次之,财务监督有效性处于相对次要的地位。详见表7。

经费增长率,学校、学科排名提升率,论文、专利等成果增长率,高层次人才增长率四个指标对发展能力水平(B4)的重要性权重分别为0.5697、0.2233、0.1541、0.0529。可以看出经费增长率对专项资金发展能力水平评价最为重要,学校、学科排名提升率次之,高层次人才增长率处于相对次要的地位。详见表8。

(四)指标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指标层次总排序是指方案层(最低层C)对目标层(最高层A)的权重,即表1中方案层的16个指标对目标层教育教学改革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目标的综合权重。

由层次总排序表可以看出,高校领导层和相关管理部门对教育教学改革专项资金项目质量达标率关注程度最高,综合权重为0.2986,师生人员满意度、预算收入完成率次之,综合权重分别为0.1350、0.1343;对论文、专利等成果增长率,财务监督有效性,高层次人才增长率等因素关注程度最小,综合权重分别为0.0091、0.0086、0.0031。详见表9。

五、研究结论

结合S大学最终的指标体系综合权重表(表9)分析,B2满意度水平对绩效评价总目标的权重高达0.5554,说明在教育教学改革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过程中,S大学管理层应该严把质量关,重视专项项目实施质量(C7综合权重0.2986),重点关注校内师生对专项项目实施过程及结果的满意度(C5综合权重0.1350)如何;其次是B1资金使用水平权重为0.2661,应主要关注专项资金预算收入完成率(C1综合权重0.1343),预算执行进度(C3综合权重0.0350)作为教育部定期通报的重点监督指标,也应给予足够重视;S高校对财务监督有效性(C12综合权重0.0086),论文、专利等成果增长率(C15综合权重0.0091)、高层次人才增长率(C16综合权重0.0031)等方面关注度不足,管理上存在较大的改善空间。

本文综合运用管理会计中常见的BSC、KPI和AHP三种方法,兼顾指标体系的全面性和可行性,以某部属高校S大学教育教学改革专项资金为例,探索了构建科学有效的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的途径。通过本文的论述可以发现,综合运用BSC和KPI方法构建的专项资金管理体系,相比于目前高校自行确定的传统评价指标,更能切合高校发展战略目标的要求,也更贴近专项资金管理工作实际情况,评价指标体系更加科学合理。层次分析法能够有效地解决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之间难以比较的难题,将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结合起来,把复杂的绩效评价目标通过层层分解,运用数学方法和软件工具计算出各指标间的相对权重,再进行重要性排序,使得学校领导层能够聚焦专项资金使用中的重点目标领域,发现专项资金管理过程中的薄弱环节。

本文将管理会计的方法和工具运用于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研究结论为高校绩效评价以及管理决策提供了比较客观的依据,将有助于提升高校专项资金管理水平,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推动高校可持续发展,促进高校长期战略目标的实现。本文的研究结论尚存在一定不足之处,在指标间相对重要性程度的确定中主要依赖专家的主观判断,人为因素对测算结果存在一定影响。由于高校专项资金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和风险性,在具体运用中还需要结合高校业务实践进行动态调整,以获得最优评价方案。

【参考文献】

[1] 齐鲁.高等学校管理会计应用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8.

[2] 李现宗,毕治军,颜敏.高校绩效管理转型研究[J].会计研究,2012(12):68-73.

[3] 乔春华.高校管理会计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5.

[4] 申艳艳.高效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研究:基于平衡计分卡的视角[J].会计之友,2016(1):115-117.

[5] 刘巧华.高校学科建设专项资金绩效预算模型探讨[J].会计之友,2018,(4):126-129.

[6] 李茹,宋碧艳,李鹏,等.“双一流”引导专项绩效评价研究[J].教育财会研究,2018,29(2):20-26.

[7] 于洪艳.“双一流”背景下高校财政专项资金支出绩效评价研究——以F高校为例[J].教育财会研究,2018,29(4):25-33.

猜你喜欢

平衡计分卡层次分析法管理会计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全面预算管理浅析
基层社会管理关键绩效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乳制品品牌顾客满意度实证研究
实务工作中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有效结合的途径研究
我国管理会计理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分析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道路拥堵的研究
浅谈中国制造2025与管理会计改革
网络环境下高校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