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芪健胃汤”治疗脾胃气虚型慢性胃炎30 例临 床 研 究
2021-05-11柯梦笔
魏 捷 柯梦笔
(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江苏镇江212002)
慢性胃炎是由各种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1]382,是消化系统常见病,近年来发病率居高不下,常缠绵难愈,时有反复,给患者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较大困扰。近几年来笔者观察到在我院中医内科诊治的慢性胃炎患者中,以脾胃气虚型患者为多见,基于此,笔者采用自拟参芪健胃汤治疗该类病证,取得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于我院中医内科门诊就诊且诊断为脾胃气虚型慢性胃炎的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0例:男15例,女15例;年龄29~70岁,平均年龄(50.27±10.97)岁;病程6个月~7年,平均病程(3.33±1.83)年;慢性浅表性胃炎1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16例;肠上皮化生10例,异型增生6例。对照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22~68岁,平均年龄(48.73±12.39)岁;病程5个月~7年,平均病程(3.43±1.64)年;慢性浅表性胃炎17例,慢性萎缩性胃炎13例;肠上皮化生9例,异型增生4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及辨证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17年,上海)》[2]中慢性胃炎的诊断标准。
1.2.2 中医辨证标准参照《慢性胃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3]3061中脾胃气虚证的辨证标准。主症:胃脘胀满,胃痛隐隐,餐后加重,疲倦乏力;次症:纳呆,四肢不温,大便溏薄;舌脉:舌淡或有齿印、苔薄白,脉虚弱。具备主症、次症各2项,参考舌脉,即可辨证为脾胃气虚证。
1.3 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辨证标准;年龄20~70岁;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心肺及肝肾功能有明显损害者;孕妇、哺乳期妇女;精神病患者;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正在参加其他临床试验者。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予自拟参芪健胃汤口服。基本方:党参10 g,黄芪15 g,炒白术10 g,茯苓12 g,法半夏10 g,陈皮10 g,木香10 g,炒枳壳10 g,干姜6 g,炒黄芩6 g,蒲公英12 g,焦神曲10 g,焦谷芽15 g,焦麦芽15 g,甘草3 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2.2 对照组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50086),每次20 mg,每日2次,餐前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江苏豪森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0315),每次5 mg,每日3次,餐前口服。
2组患者中伴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均先予西药三联杀菌,再按上述方法治疗。
2组疗程均为8周。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3.1.1 中医症状积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4],于治疗前后分别观察2组患者胃脘胀满、胃痛隐隐、疲倦乏力等主症及纳呆、四肢不温、大便溏薄等次症。根据无、轻、中、重主症分别记0、2、4、6分,次症则分别记0、1、2、3分。于治疗前后分别计算2组患者中医症状总积分。
3.1.2 胃镜及病理表现2组患者于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电子胃镜及病理检查。参照《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2009,深圳)》[5]207、《中医消化病诊疗指南》[6]21,观察慢性炎症、活动性、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等表现,并判断每种表现的级别(分为无、轻度、中度、重度4个级别)。
3.2 疗效标准
3.2.1 证候疗效评定标准(1)临床痊愈:主要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疗效指数≥95%;(2)显效:主要症状明显改善,疗效指数≥70%,<95%;(3)有效:主要症状明显好转,疗效指数≥30%,<70%;(4)无效:主要症状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疗效指数<30%[3]3063。疗效指数(%)=(治疗前中医症状总积分-治疗后中医症状总积分/治疗前中医症状总积分)×100%。
3.2.2 病理疗效评定标准依据电子胃镜及病理检查结果,将病理疗效评定标准分为以下4种:(1)临床痊愈:胃镜复查黏膜慢性炎症明显好转达轻度,病理显示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恢复正常或消失;(2)显效:胃镜复查黏膜慢性炎症好转,病理显示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恢复正常或减轻2个级度;(3)有效:胃镜复查黏膜病变范围缩小1/2以上,病理显示慢性炎症减轻1个级度以上,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减轻;(4)无效:未达到上述有效标准,或恶化者[5]209[6]26。
3.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4 治疗结果
3.4.1 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总积分比较见表1。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总积分比较(±s) 单位:分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总积分比较(±s) 单位:分
注: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1。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30 13.43±3.50 4.77±3.25**▲▲对照组 30 13.17±3.09 7.23±3.17**
3.4.2 2组患者证候疗效比较见表2。
表2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证候疗效比较 单位:例
3.4.3 2组患者病理疗效比较见表3。
表3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病理疗效比较 单位:例
3.5 不良反应治疗期间2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与治疗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
4 讨论
慢性胃炎多由幽门螺杆菌感染、饮食、酗酒、服药、自身免疫等多种因素引起,西医治疗包括减少胃酸分泌(如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增强胃肠动力(如枸橼酸莫沙必利片)、保护胃黏膜、抑制或杀灭幽门螺杆菌等方面[1]383。部分患者疗效欠佳,且易复发。
中医学认为脾主运化,胃主受纳,二者共司消化水谷之职,正如《素问·灵兰秘典论》所言:“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中医学家历来重视脾胃的调理,如金元·李东垣认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明·张介宾《景岳全书》云:“虚痞虚满者,非大加温补不可。”慢性胃炎可归属于中医学“胃脘痛”“痞满”“吐酸”等范畴,感受外邪、饮食不当、七情内伤、脾胃素虚等多种病因均可导致本病发作。充分发挥辨证论治的特色,采用中医中药治疗慢性胃炎具有一定的优势。笔者认为虽然慢性胃炎病因病机复杂,但脾胃气虚是其发病的重要内在基础。脾胃气虚,升降失职,运化失健,从而出现胃脘胀满、胃痛、纳呆、便溏等诸多表现。而且我们于临床上观察到,慢性胃炎患者中脾胃气虚型患者占比较大。因此我们选择脾胃气虚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重点研究对象,选用自拟经验方参芪健胃汤治疗。
参芪健胃汤是在六君子汤合理中丸基础上加味而成。因脾胃气虚,纳运不健,气血生化不足,形体失养,以致胃脘胀满,或胃痛隐隐,纳呆,疲倦乏力,故方中用党参、黄芪补中益气、健脾养胃,并用焦神曲、焦谷芽、焦麦芽健胃消食;因脾喜燥而恶湿,脾虚易生湿,下渗肠间,以致大便溏薄,故用炒白术、茯苓、法半夏健脾燥湿;因脾主肌肉四肢,脾胃虚弱,中阳不振,阳气不达四末,以致畏寒怕冷、四肢不温,故用干姜温中散寒;因补气太过易滞碍脾胃,故用陈皮、木香、炒枳壳等中药中的“胃动力药”行气健脾、止痛消胀,使诸药补而不滞;因胃炎患者常伴幽门螺杆菌感染,故加用炒黄芩、蒲公英等药,有抑制或杀灭幽门螺杆菌的功效[7-8];甘草补脾益气、调和诸药。全方可使脾气健、气机畅、湿邪化,临床获得较好疗效。
本研究显示,2组治疗后中医症状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治疗组中医症状总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且治疗组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及病理疗效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期间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提示采用参芪健胃汤治疗脾胃气虚型慢性胃炎安全有效。今后还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开展其作用机理等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