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十二郎文》结构探析
2021-05-11江苏省扬中市八桥中学
江苏省扬中市八桥中学
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篇幅较长,一咏三叹,思路较难把握。一般认为,韩愈写本文时,内心悲痛的情感不能自抑,因而随手写来,情感动人,结构上则较为松散。但细读文本,就可以发现,文章看似散漫,其实严谨有序,显示出高超的结构艺术。
一、文章的显性结构
作为祭文,文章呈现出首尾呼应的结构。
具体表现在第一段:“年、月、日,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灵。”和第十段:“呜呼!言有穷而情不可终,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呜呼哀哉!尚飨!”这两段文字体现了祭文的文体特点,也表达了韩愈对十二郎深深的哀痛之情。
二、前后语段遥相呼应
文章有一些语段是相对集中的,先看第九节:
“呜呼!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生不能相养以共居,殁不能抚汝以尽哀。殓不得凭其棺,窆不得临其穴。吾行负神明,而使汝夭。不孝不慈,而不能与汝相养以生,相守以死。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吾实为之,其又何尤!‘彼苍者天’,‘曷其有极’!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长;吾女与汝女,待其嫁,如此而已。”
阅读这一节,不难体会出其后悔、内疚、自责之情。这些情感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病不知时,殁不知日,生不相养,殁不能吊。
“病不知时”是文章第七段前半部分。汝去年书云:“比得软脚病,往往而剧。”吾曰:“是疾也,江南之人,常常有之。”未始以为忧也。呜呼,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抑别有疾而至斯乎?”
“殁不知日”是第七段后半部分。汝之书,六月十七日也;东野云:汝殁以六月二日。耿兰之报,无月日。盖东野之使者不知问家人以月日?如耿兰之报,不知当言月日?东野与吾书,乃问使者,使者妄称以应之乎?其然乎?其不然乎?
“生不能养”是第三段。吾年十九,始来京城,其后四年,又归视汝。又四年,吾往河阳省坟墓,遇汝从嫂丧来葬。又二年,吾佐董丞相幕于汴州,汝来省吾,止一岁,请归取其孥。明年,丞相薨,吾去汴州,汝不果来。是年,吾又佐戎徐州,使取汝者始行,吾又罢去,汝又不果来。吾念汝从于东,东亦客也,不可以久;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呜呼!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相与处,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升斗之禄。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殁不能吊”是第八段。今吾使健中祭汝,吊汝之孤与汝之乳母。彼有食可守,以待终丧,则待终丧而取以来;如不能守待终丧,则遂取以来。其余奴婢,并令守汝丧。吾力能改葬,终葬汝于先人之兆,然后惟其所愿。
因此,作者感到深深的愧疚。
三、语段内部结构严谨
这样的语段表现在文章四、五、六三段,这三段文字写了作者家族的悲剧。三代人的遭际一一对应,严丝合缝。
具体如下:
韩家的男丁英年早逝的悲剧一再上演,令作者悲痛、忧虑。
四、以第二段为全文枢纽
学生在阅读时,往往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文章第二节的记叙有何意义,对表现文章主题有何作用,这一节是否多余?
确实,乍看文章,往往会觉得第二段文字在文中显得有些突兀,与上下文没有多大关联。但细读文章,就会发现,这一段文字看似闲笔,却是全文关键所在,是全文的枢纽。
“呜呼!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既又与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两世一身,形单影只。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汝时尤小,当不复记忆。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这段文字叙写了两方面内容:一是身世之孤,幼年丧父兄,与十二郎相依为命;二是家世之悲,家丁零落,韩家香火难以为继。
那么这一部分与下文有什么关系呢?在梳理了文章后面的内容后,不难发现,这一段为下文作了必要的铺垫。
第二段第一部分交代了作者后悔的原因。这一部分从突出作者的“身世孤苦”着手,表现作者和十二郎从小相依为命的叔侄血肉之情,为下文抒发后悔、愧疚、自责之情提供依据。
而第二段第二部分则从突出韩家的“家世悲凉”着手,表现对韩家后继无人的忧虑,为下文抒发深沉的悲痛之情提供依据。
全文结构图
因而,文章第二段对全文内容的展开起着重要的铺垫作用;这一节不仅不是闲笔,而且是全文的关键所在。理解了第二段在全文中的作用,就可以明了本文的结构之妙,领略千古名篇的魅力。
同时,我们也可以了解文章结构的决定因素:首先是文体,作为祭文,文章要体现祭文的体式;最重要的是文章的思想感情,本文感情充沛、真挚,全文围绕“悔”和“悲”这两种情感展开。文章精妙的构思归根结底是由文章的思想感情决定,是为作者抒情服务的。
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可以依据文章的结构特点,设置主问题,以一条主线贯串全文,进而串联起文中的知识点。重视语感,突出诵读,由整体到局部,在把握文章内在意蕴的同时积累文言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有大局观和创新意识,深入研读文本,充分而合理地挖掘文本资源,使文言文焕发应有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