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外合作办学“三全育人”长效机制探究

2021-05-11张志新

神州学人 2021年5期
关键词:三全育人办学育人

文|张志新

作为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支撑,中外合作办学在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和教育强国建设中正发挥愈加重要的作用。“十三五”期间,合作办学在“加强党的建设、完善法律政策体系、优化学科布局、完善审批和监管制度、支持建设教育开放新高地”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截至2020年年底,全国共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2332个,其中本科以上1230个,“十三五”期间获审批和备案的有580个。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任务目标。《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中指出要坚持教育对外开放不动摇,坚持内外统筹、提质增效、主动引领、有序开放,加大中外合作办学改革力度。合作办学面临在新发展格局下回应对外开放总要求,助力推进教育改革、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新形势新要求,面临百年未有之变局带来不确定性、受疫情影响教育国际合作交流仍存在阻碍、自身发展不均衡等内外部挑战。而应对新要求和困难挑战、提升人才培养效果、完成办学使命的一条有效途径,就是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基本原则,构建实施“三全育人”长效机制。

福建农林大学中加合作办学项目经教育部批准,由福建农林大学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戴尔豪西大学等加拿大知名公立院校联合举办生态学、风景园林、园艺、农业资源与环境等四个本科教育项目。项目自2003年启动以来,由福建农林大学国际学院负责执行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工作,经实践探索形成了良好的“三全育人”工作机制。

“三全育人”机制的主要特点

多主体联动,推进全员育人。负责领导挂点班级,经常性深入学生中间,了解动态,回应诉求;政工干部分年级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服务管理,分类别对接业务工作,努力承担好思想引领者、文化塑造者、事务管理者、心理咨询者等各项角色;教学教务管理人员动态掌握学业状况,协同各方抓好学风建设,发挥重要育人功能;班主任守好一方责任田,开展思想引领、学业指导、心理辅导、人文关怀等相关工作,传递正能量,倡导好风尚;其他教职工立足自身岗位,履行育人职责,言传身教,正面教育,积极引导。建立和巩固家校联动机制,协同育人;搭建交流平台,将各类教育资源为我所用,合力育人;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课堂主导作用,传道授业解惑,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教书育人。

加拿大戴尔豪西大学风景园林教师为项目学生进行户外授课

“双校园”衔接,推进全过程育人。基于“双校园”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全过程育人,围绕“入学适应阶段-国内学习阶段-出国前节点-国外学习阶段”全阶段教育主线,并注重动态调整以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保持连贯性。国内学习阶段,分类别、个性化开展育人工作,重点做好新生入学适应、思想引领、通识教育、英语能力提升、专业兴趣培养、学业规划教育;大学二、三年级侧重提高专业素养和语言水平、分类别培养、充实留学准备等;重视开展出国前培训,全面开展爱国主义、公民道德、法律法规、学业指导、生活指南等教育,保障平安留学。国外学习阶段,用好网络媒介,联动合作校方教职工、访问学者、国外学友,把握节假日、回国探亲等重要时间节点,点面结合,动态关注,适时关怀指导,确保育人工作不断线。

多维立体教育,推进全方位育人。发掘整合多样性育人资源,高度重视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统筹多层面教育,精心设计教学科研、日常管理服务、专业实践、校园文化、心理健康、学生资助等各环节,寓思想教育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全方面,突出爱国主义、国情与法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历史文化等重点教育内容。打造多元载体路径,用好第一课堂主渠道、第二课堂主阵地,联通校园、家庭、社会,融合线上线下媒介,重视开展互联网+思政教育,拓展教育新空间,构建立体式教育矩阵。

形成中外合作办学“三全育人”长效机制建议

在推进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进程中,中外合作办学“三全育人”工作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主线,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既要符合教育对外开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总体要求,也要兼顾合作办学特殊性,协调处理好中外多元教育主体的关系,以我为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树牢“立德树人,德育为先”理念。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突出爱国主义精神培育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加强师风师德建设,强化履职担当,引导教师以德立身立学施教,守好责任田,弘扬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践行“课程思政”理念,使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以生为本,研判学生成长规律和时代特点、群体特性,持续做好有益学生身心发展各项工作,强化价值观念引领、行为模式塑造,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培养具有强烈爱国情怀、宽阔国际视野、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

凸显时代特征。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全国教育大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等明确了新形势下高校思政工作的系统要求。《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从完善法律制度、创新工作机制、鼓励先行先试三方面部署加大中外合作办学改革力度,这为中外合作办学“三全育人”工作的创新发展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提供了行动指南。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深刻把握国际国内形势和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特征,以服务大局为出发点,以“十四五”规划建设和深化教育评价改革为契机,以党的领导为保证,以机制创新为抓手,以法制建设为保障,以成功经验为示范,统筹疫情防控,强化协同育人。

坚持系统观念。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下,应更注重整体设计、协调各方、统筹推进。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巩固齐抓共管、职能部门组织协调、育人各方积极参与的常态协作机制,教师队伍、政工队伍、行政管理队伍、学生、家庭、外方联动的教育机制,明确责任,强化履职。建强教师队伍,专兼结合,优化结构;健全激励机制,打造高思想素质、强业务能力的专职政工队伍;发掘行政人员思政育人力量,增强其角色感责任感;重视朋辈、家庭育人功能,调动其能动性;联动外方力量,为我所用,隐性育人。

二是坚持思政工作时空维度即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相结合。以“十大育人”体系为架构,德育为先与全面发展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与实践养成相结合,管理育人与服务育人相结合,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

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把握教育规律性,创新工作理念、方法,有的放矢、生动活泼地开展工作:推进教学改革和“课程思政”建设,优化课程设置,提升思政课比重,融思政教育元素入专业教学;强化实践育人,发掘整合实践资源、丰富实践内容,创新形式,拓展平台,推行“学分制”,增进国情社情认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浸润式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开展多样文化活动,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引导留学人员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塑造好中国形象。探索互联网+思政教育新路径,善用互动社区、专题网站、两微一端等新媒体载体兼顾进行好国内外学生培养教育,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健全思政工作评价机制,成立工作委员会,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督导评价体系,以制度化建设提升育人实效。

中外学生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外学生共同参与文艺表演

推进构建、实施中外合作办学“三全育人”长效机制,是深化教育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由之路,是落实立德树人职责使命、提高教育对外开放质效的持久策略。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办学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中外合作办学大有学问可作
“珠”育人